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21 20:57
【解剖大盘】
今天全球市场都惨不忍睹,美股纳指跌2.15%;亚太方向,日经225指数收盘下跌2.4%,韩国首尔综指收跌3.78%,A股也是重挫,恒指收盘跌2.38%。
如果说前几天还是钝刀子割肉,今天就是空头露出了獠牙。要说导火索也有:美东时间周四,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非农就业意外大增11.9万人,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5万人。美国9月就业报告显示经济仍具韧性。这个数据本来就是鸡肋,因为属于过时的东西。问题在于还在粉饰,看上去还不错,这就让投资者反而感觉问题挺严重,尤其是万斯还一阵吹嘘,这就起到了反作用。另外还有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12月降息更不确定了。
资本市场的态度就是用脚投票,尤其是比特币,截至北京时间21日16:00,比特币日内大跌超8%,报84372美元。币圈对风险的敏感度最高,因为叠加了很多杠杆,其下跌往往是比较危险的讯号。而贝森特意外现身“比特币主题酒吧”,这是明显给币圈站台,也不难理解,特朗普家族在币圈有大量的投资。
科技股也是抛售的品种,"大空头"Michael Burry在财报发布后连续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多篇帖子,质疑英伟达芯片的使用寿命、股票稀释以及AI公司间的“循环融资”。他认为AI真实需求"小得可笑",几乎所有客户都由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昨日英伟达公布强劲财报,但也扛不住压力出现下跌,因此,昨日走强的英伟达这条线又跟随下跌,如鸿腾精密科技(06088)均跌超8%,连中芯国际(00981)都没有扛住,破位跌超6%。
更糟糕的是,美股两大消费相关板块(非必需消费品和必需消费品板块),同时成为市场上表现最弱的两个领域。根据Bespoke的统计,2025年至今,这两个消费板块均未曾领涨过市场,而且自10月初美国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开始以来,两者均持续大幅下挫。美国消费占比超70%,差不多是全球的消费发动机,消费都转弱,加上科技也不行,这还怎么玩。
亚太地缘政治这块仍不见好转。据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天表示,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想法不变,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也没有改变。外交部:日方应立即收回错误言论。目前暂未见到更加剧烈的举措,但往往是这样,总感觉不踏实,就怕后面会有啥动作。这两天军工的中船防务(00317)明显有资金在介入。
这种情况下,连银行都不动了,这就说明大环境确实太差了。部分游资搞搞底部的氢能源品种,重塑能源(02570)因获中证监批准发行内资股涨超6%;国富氢能(02582)发布公告,于2025年11月20日,该公司根据认购协议,于2025年11月20日因认股权证行使而发行29.34万H股。今天涨超5%。
AI应用端也有所活跃,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千问APP公测版上线。11月18日,蚂蚁集团发布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支持“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同时它也是业内首个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AI助手,在此之前,Sora 2也引发市场关注。日前,OpenAI发布了下一代视频生成模型Sora 2。
11月21日,腾讯混元大模型团队宣布开源最新视频生成模型Hunyuan Video 1.5,该产品基于Diffusion Transformer(DiT)架构、参数为8.3B的轻量级视频生成模型,支持生成5—10秒的高清视频。据悉,该模型已在“腾讯元宝”上线。相关品种云知声(09678)基于山海大模型打造的医疗大模型,在权威医疗专业大模型MedBench评测中长期稳居全球第一,各项指标全面超越GPT-4。这印证了云知声的医疗大模型在专业能力上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今天涨近2%。
持续调整较长时间的小米集团-W(01810)终于有企稳迹象,公司发布公告,于2025年11月20日,该公司斥资5.08亿港元回购1350万股股份,每股回购价格为37.38-38.1港元。近期围绕小米有不少负面新闻,现在公司公关也换人了,这个阶段用真金白银回购是最有效的手段。
有消息传,住建部正考虑一系列提振楼市方案。看上去相关措施是有可能推出的,因为现在拖后腿的就是地产。本来如果其它产业如科技这块能快速取代是最好的,但问题是还无法替代,就相当于又回到了原点,因此必须要有刺激政策才行。相关个股如恒大(06666)涨超3%,碧桂园(02007)、龙湖集团(00960)均涨超1%。
市场跌成这样,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美股更着急,今天早上,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美联储发出了很多信号,其中一些令人困惑。美联储应该关注数据,美联储应该继续推进降息周期。美股三大期指盘前在反弹。
多家媒体11月20日披露,美国总统特朗普正按“激进的时间表”赶在年底前结束俄乌冲突,试图强迫乌克兰接受美俄新拟定的28点和平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要求乌克兰放弃东部顿巴斯地区领土、乌军规模限制在60万人内、乌宪法写入永不加入北约、邀请俄罗斯重返G8等。据称,美方现施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下周四(27日)感恩节前签署协议,目标是本月晚些时候在莫斯科提交和平协议,并于12月初走完全部流程。俄乌冲突能尽快结束也算是一个利好。
【板块聚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在国家管网集团召开2025—2026年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周调度启动会。会上,中国气象局通报了今冬明春供暖季气候预测情况,各参会单位研判分析天然气供需形势,并汇报有关工作安排。
运行局局长陈洪宛同志强调,2025—2026供暖季正处“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关键期,天然气是冬季能源保供的重点,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做好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各单位要切实保障天然气生产供应稳定,妥善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加强北方地区取暖用气供应保障,强化天然气和电力协同联动保障,提前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准备,全力做好高峰期天然气保供。供暖季期间,发挥好天然气日调度、周会商机制作用,及时协调处理各类问题,切实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主要品种:华润燃气(01193)、昆仑能源(00135)、新奥能源(02688)、中国燃气(00384)。
【个股掘金】
中船防务(00317):Q3营收净利双双大增 造船行业景气向
今年10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291万修正总吨(CGT),按CGT计比去年同期的471万CGT下降了38%。其中,中国船企承接新船订单98艘213万CGT,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3%,位居榜首。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43亿元,同比+13%,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250%。其中,2025Q3营收41亿元,同比+5%,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219%。
点评:地缘局势不确定性加剧,军工板块关注度有望提升。中船防务是中船集团旗下大型骨干造船企业和国家核心军工生产企业,公司手持订单充足,高价订单陆续交付释放利润。公司是华南地区海军核心军船保障基地,同时覆盖民船、海工装备等领域,手持订单超600亿元排产至2028年。
品牌优势显著:全球新接订单按载重吨计占比超10%,国内中型集装箱船市占率第一,且和马士基等国际巨头长期合作,复购订单占比超60%。控股子公司黄埔文冲有超170年建厂史,支线集装箱船、疏浚工程船等产品在国内外口碑出众,高端船型毛利率比行业平均高5-8个百分点。
深海经济:布局深海资源开发与海洋科研领域,涉及“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珠海云”号智能无人科考母船等顶尖装备,还率先布局氨/甲醇双燃料船等绿色船型另外,当前二手船价已出现回暖并已突破2024年高点,伴随二手船价提升新船性价比提高,新造船价格有望重启上行。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盈利能力有望随高价船交付稳定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