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年内港股回购超1500亿!小米集团近10个交易日回购18亿,股价能否止跌企稳?

2025-11-21 18:15

今年以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了28.8%,连续第二年走升。不过,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步伐并未明显放慢,仍有许多企业保持较强的回购力度。尤其是近期市场回调,回购活动似乎有再次升温的苗头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今年港股市场已有246家公司进行了股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超过1500亿港元,仅次于上年创下的港股历史回购记录。年内,每家公司平均回购了6.15亿港元
 


其中,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友邦保险依然领跑回购榜前三,年内分别回购了629亿、303亿、177亿港元。此外,中国宏桥、中远海控、快手-W、小米集团-W、药明生物、安踏体育、太古股份公司A等亦高居前十。
 


历史经验表明,港股市场的回购活动往往与大市走势呈现负相关性,也是市场触底反弹的显著“信号”。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在市况不佳时加大股份回购力度,以实现“抄底”效果,增强对公司股价的信心与支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受外围因素影响,港股大市有所回调。而与此同时,近期港股回购活动也再次升温,其中以回调最深的科技和可选消费行业回购升温最明显。
 


典型例子如小米集团,自9月底以来已从高点下跌超过36%,几乎抹平了年内涨幅。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小米集团的市值从1.55万亿跌至万亿以内,市值缩水超5000亿港元,甚至抵过另外几家造车新势力“蔚小理零”的总市值之和。
市场人士指出,小米集团股价的下跌,可能是短期成本压力、手机核心业务增长放缓以及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业务长期盈利能力担忧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与此同时,小米集团自年初就停止的回购行动,在9月底之后也重新开始启动,近10个交易日已累计回购超过18亿港元。11月20日,小米集团单日的回购金额便超过了5亿港元,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回购金额纪录。不过,相较于“跌没”的数千亿市值而言,这种回购力度似乎尚不足以止住颓势。后续小米集团是否将继续加大回购仍有待观察。
有人在加大回购力度,当然也有人在逐渐减小力度。例如,友邦保险在今年前7个月持续回购公司股份,但自7月中旬开始便已暂停了回购动作。在此之前,友邦保险已连续三年多积极回购股份,长时间占据港股回购榜前三位。而今年以来,友邦保险股价已累涨超40%。
此外,受近期铝价持续上扬带动,股价节节攀升的中国宏桥,其回购活动也有所减弱,在此之前动辄一天回购数千万至上亿港元,而自9月底以来的日均回购金额已降至数百万港元。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