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兢强科技:连续4年现金流为负,也要分红、美的依赖症、毛利率这么高

2025-11-20 17:45

兢强科技:连续4年现金流为负,也要分红、美的依赖症、毛利率这么高不会上市后就跳水吧?请尹舒何建军李中全吴海峰郭青柏5位委员关注

一边是连续为负的经营现金流,一边是慷慨大方的股东分红,兢强科技的北交所IPO之旅充满争议。

安徽兢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堪称北交所近期最受关注的案例之一。该公司在招股书中展示了一组令人眼前一亮的数据:2024年营业收入达155,912.74万元,同比增长28.09%,扣非净利润7,423万元,同比增长32.09%。

然而,当我们剥开这层光鲜的外衣,却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客户高度集中、供应链剧烈波动及募投逻辑混乱等多重问题。

一、美丽数据下的财务隐忧

兢强科技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主营电磁线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主要以铝基电磁线产品为主。据招股书显示,公司漆包铝线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类企业中名列第二,堪称行业老二。

从表面数据看,兢强科技的成长性可圈可点。2024年营收接近15.6亿元,净利润也保持增长态势。

然而,利润数字的背后,却是现金流长期为负的尴尬局面。

2021年至2024年,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负1.90亿元、负1.41亿元、负0.30亿元和负1.63亿元。这种净利润与现金流的严重背离,暴露出其业绩的纸面富贵实质。

一家企业连续四年经营现金流为负,意味着其主营业务实际上并未真正创造真金白银的流入。

 二、大客户依赖: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兢强科技的客户集中度之高,令人咋舌。老客户贡献率长期超过百分之九十,尽管报告期内分别新增客户91户、158户、180户,但新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始终徘徊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八之间。

这意味着公司的所谓市场拓展,实则主要是老客户内部的品类延伸。

美的集团作为兢强科技的第一大客户,2021年至2023年销售金额在1.7亿元至2.4亿元之间。

客户高度集中带来的风险显而易见——一旦美的集团、长虹华意等核心客户因自身经营调整减少采购,兢强科技的收入将面临断崖式下跌的风险。

三、蹊跷的毛利率:技不如人却利润更高

兢强科技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是:其毛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5.02%、9.19%、9.78%、10.39%,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6.60%、4.77%、5.89%、7.19%,前者比后者高出三到八个百分点。

对于这一现象,公司的解释是:其主要产品为铝基电磁线,而同行业可比公司产品主要为铜基电磁线。在金属价加加工费的销售定价模式下,使用价格更低的铝作为导体的漆包铝线产品毛利率更高。

然而,细究之下,这一解释难以完全令人信服。

2023年,兢强科技向美的集团销售低规格漆包铝线的毛利率竟然为-0.6%,等于是亏本卖给第一大客户。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整体毛利率仍能高于同行,不禁让人疑窦丛生。

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研发投入并不突出。2021年至2023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390.15万元、1,465.73万元、1,506.56万元,研发费用率始终低于同行均值。

四、供应链剧变:神秘供应商突然涌现

兢强科技的供应链在2024年发生了剧烈动荡。原第一大供应商厦门国贸,在2023年前占采购额的47.17%,在2024年突然取消长单合作,采购占比骤降至12.6%。

与此同时,一家名为上海基托的新贸易商迅速跃升为第一大供应商,全年采购额达5.28亿元。

令人费解的是,这家背景模糊的供应商突然获得巨额订单。2024年公司向上海基托单签合同采购量高达24,938吨,远超长单模式下的2,031吨。

这种从稳定长单转向高频单签的突变,不仅暴露了公司议价能力薄弱,也加剧了成本波动风险。

五、募投项目:逻辑混乱的产能扩张

兢强科技本次IPO计划募资用于新增15,000吨铝基电磁线及10,000吨铜基电磁线产能。这一扩产计划存在根本性矛盾。

北交所问询函明确指出铝基电磁线未来有替代铜基的趋势,行业共识是轻量化、低成本的铝材将逐步取代铜材。

在这一背景下,公司逆势大规模扩产铜基产能,与其自身技术判断相悖。

更值得警惕的是,募投产品尚处样品测试、小批量生产阶段,潜在客户转化率未知。若未来铜价上涨或铝基技术加速突破,新增铜基产能恐成沉没资产。

六、现金流紧张仍慷慨分红

尽管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为负,兢强科技却在2023年派发了0.65亿元的现金股息。

这一分红金额甚至超过了公司当年的净利润——2023年兢强科技的净利润为6259.07万元。

一边是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需要募集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一边却在大手笔分红,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让人对公司的资金管理策略产生疑问。

七、北交所的穿透式审查

面对如兢强科技这样的IPO申请,北交所正在展现出越来越严格的审核态度。近期,北交所对拟IPO企业进行多轮递进式问询,严查业绩含金量及募投可行性。

监管问询内容已明显向纵深推进,从传统财务数据核验延伸至业务实质与持续经营能力的多维审视,聚焦业绩可持续性、募投项目合理性及收入真实性三大核心维度。

这种穿透式审查理念,有望揭开类似兢强科技这样的表面光鲜的财务报表,审视企业真实的经营质量。

兢强科技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典型困境——没有技术壁垒,缺乏定价权,依赖大客户,现金流紧绷。

明天的审议会议,不仅是兢强科技的大考,也是北交所审核成色的试金石。请尹舒、何建军、李中全、吴海峰、郭青柏5位老中医,好好诊断一下呗。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