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20 17:31
(来源:源媒汇)
作者 | 利晋
上市仅9个月时间,新茶饮品牌“古茗”已经开始大手笔分红了。
近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古茗”)公告称,公司建议派发特别股息0.93港元/股,按已发行股份约23.78亿股计算,派发总额约22.12亿港元;同时,特别股息无须缴纳任何预扣税。
2025年2月初,古茗成功登陆港交所,是继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后的新茶饮第三股。根据上市募资公告显示,古茗发行价为9.94港元/股,总募资金额约18亿港元。
在招股章程中,古茗披露:计划在2025年12月前,将公司截至2024年底来自附属公司的留存利润、在宣派特别股息时计入资本公积的股份溢价,向股东(含公司上市后的新股东)派发特别股息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
如今,这一特别派息即将落地。
尽管古茗方面强调,不会动用上市募资所得款项派付股息,也不会对公司现有及未来经营以及财务状况产生任何重大不利影响,但此次派息依然分走公司将近一半的现金。
关键在于,派息金额中有超过70%,流入王云安、戚侠、阮修迪等公司高管及控股股东潘萍萍在海外设立的信托公司。
上市之前便已制定好派息计划,上市9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分钱,古茗的高管和实控人实在太过心急了。相比之下,“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4年多了未进行分红,未免有些“小气”。
疯狂开店与闭店潮
和很多新茶饮品牌一样,古茗赚的主要是加盟费,以及向加盟商销售设备、供货的钱。
根据古茗官网显示,加盟首年启动资金为23.3万元起。其中,设备费用约13万元,装修费用10万元,首批原料2万至4万元,而品牌合作费、运营服务费、培训服务费、开店服务费等均可进行首年0费用、分期支付。
首年启动资金中,设备费用、首批物料投入占比70%左右。这部分钱刚好是古茗赚走的部分。
2025年初,古茗发布了加盟调整公告,一方面对于新加盟商的首店,通过加盟费、部分大型设备、咖啡机等进行分期支付,同时如果门店亏损无须缴纳或延期缴纳加盟费;另一方面,老加盟商开新店则可直接减免加盟费、非同商圈减免培训费等。
并且,古茗转向重点扶持在店管理的创业型加盟商,拒绝投资型加盟商。
靠着大批加盟商加入和门店铺设,古茗成为了新茶饮界的“黑马”,门店数量成为仅次于蜜雪冰城的行业第二。
2025年中期,蜜雪冰城拥有超过5.3万家门店,古茗则有约1.12万家门店,茶百道有8444家门店。其中,期内新增门店数量前三分别为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对应新增门店数量为9796家、2042家和1663家。
以此折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每天开店数量为54.4家、11.3家和9.2家。
回到加盟政策调整上,这源于2024年古茗爆发了加盟商“退出潮”和“闭店潮”。当年,古茗退出加盟商的数量多达871家,退出率高达17.9%;门店倒闭的数量为674家,闭店率达6.8%。
从2025年上半年数据来看,当前古茗只是吸引更多新加盟商进驻,但老加盟商开新店的意愿并不高,闭店潮趋势未完全扭住。
2025年上半年,古茗加盟商数量为5875家,期内新增1338家,退出331家,退出率降低至5.63%。但平均加盟商经营门店数量,从2023年9月招股书披露的3.1家,下跌到2024年中期的1.98家,如今又跌至1.9家。
古茗爆发闭店潮,另一个因素也是大批新茶饮品牌疯狂开店,使得区域茶饮品牌相互搏杀。这就十分考验品牌本身的选址策略和门店铺设密度。
但古茗不只是与其他茶饮品牌竞争,内部竞争同样激烈。因为古茗在门店铺设上向街边店、社区店、商场店同时发力,而奈雪的茶、霸王茶姬茶百道均是以商场店为主。
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古茗300米门店密度(注:300米范围内存在两家门店的概率)中,一线、新一线城市分别为5.9%、15.3%,二线至五线城市则分别为18.7%、19.7%、23.1%和25.7%。
这意味着,古茗门店选址容易陷入内部营业蚕食状态,导致加盟商退出。
与古茗选址策略相似的蜜雪冰城亦是如此。2025年上半年,蜜雪退出门店数量同比增加388家至1187家,闭店率上升0.39%至2.24%。
最能赚钱的奶茶店
尽管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数量不及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但古茗成为了目前五家上市新茶饮品牌中,收入同比增长最大的一家,而且是最能赚钱的一家。
2025年上半年,古茗实现收入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毛利录得17.86亿元,同比增长41%;同期,蜜雪冰城、茶百道、霸王茶姬、奈雪的茶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9.3%、4.3%、17.8%和-14.4%。
蜜雪冰城主打“性价比”;霸王茶姬偏向中高端,加盟门槛高于其他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以直营门店为主;古茗、茶百道切入大众消费市场,古茗的加盟费用低于霸王茶姬,但高于茶百道和蜜雪冰城。
同样是走“疯狂开店”策略,古茗能实现收入同比增速更高的关键,在于销售设备和商品。
根据各家新茶饮品牌官网显示,古茗加盟设备费用投入为13万元左右,首批原料为2万-4万元;茶百道、蜜雪冰城设备费用分别为7.5万元、6万元;蜜雪冰城首批原料费用为5万元。可见,古茗是几家中费用最高的。
对于古茗来说,销售设备和商品比加盟费更赚钱。2025年上半年,古茗销售商品及设备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41.8%,较上一年占比提升至79.4%;加盟管理服务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39.2%,占比下降至20.5%。
疯狂开店的好处,不言而喻——古茗可以同时赚销售设备和商品、加盟费的钱。
相比古茗,蜜雪冰城的收入增长大部分是依靠商品销售。2025年上半年,蜜雪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5%至138.4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93.1%,比例提升约0.1%;体现在净利润上,录得净利润27.2亿元,净利润率为18.27%。
“双向赚钱”的古茗,上述同期录得净利润16.3亿元,净利润率为28.72%,较上一年提高了10.26%。若剔除金融资产变动产生的收益,净利润率则为23.7%,仍提高了5.25%。
2025年上半年,茶百道、霸王茶姬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3.3%、11.2%,奈雪的茶仍为亏损状态。
古茗,成为了目前最能赚钱的奶茶店。
巧妙的“20亿”
在成为最能赚钱的奶茶店之前,古茗已经做好了“分钱”计划。
2025年2月,在上市招股时,古茗发布了派发特别股息的安排,派发金额不少于20亿元。其中,股息来源于两部分:截至2024年底来自于附属公司的留存利润,计入资本公积的股份溢价。
留存利润,是指过往公司盈利未进行分配的资金;计入资本公积的股份溢价,则是指投资人获取公司股权时,实际出资额超过注册资本产生的溢价。
而前述古茗提出的20亿元,是一个十分巧妙的派息金额。
其实,在2024年之前,古茗留存利润并没有超过20亿元。2021年至2023年,古茗股东权益储备分别为-12.16亿元、-8.32亿元和5.83亿元;账面上,同期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3.72亿元和10.96亿元。
有产生净利润,但没有形成留存利润的原因是什么?
从古茗的收现比来看,上述期间值在23%左右,可以理解为,收入100元里,实际收到现金只有23元。并且,古茗产生现金流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该立项金额占到经营性现金流比例分别为69.3%、33.5%和15.7%。
换成大白话来说就是,古茗的经营性现金和利润,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产生的。
这里有两个疑问:一是这笔在2020年规模约53.7亿元的投资资金是怎么来的?二是在2021年、2022年为何突然大幅削减至22.58亿元、7.45亿元?
在古茗的招股书中,并没有披露有关融资历程。据天眼查显示,古茗境内主体公司——古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6.74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美团龙珠、冲盈资本等。
结合古茗在招股书中的披露情况,可以推断,其有可能通过借款方式进行理财产品投资,从而获得收益。其中,2021年至2024年,古茗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25.9%、14.4%、11%和30.2%。
一般来说,上述比例超过15%,普通被认为主业正在丧失核心竞争力,需要投资活动填补利润。而投资类资产,往往会被视为“定时炸弹”。
恰在2024年,古茗又有了一笔多达74.45亿元的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使得当年总资产“横空多出”10多个亿,年底权益储备刚好超过20亿元。
随即,古茗宣告计划特别派息不低于20亿元。
16亿港元流入股东境外信托
在古茗完成上市之后,2025年6月末,公司权益储备飙升至63.52亿元。金额激增,很大程度上源于现金及银行结余金额上涨。再往深一步来看,上涨主要是日常营运产生的现金流量及全球发售所得款项。
根据发布配售公告,古茗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超额分配约2736万股,额外募资约2.17港元,所得净额约2.09亿港元,IPO总募资金额刚好上升至20.3亿港元。按当时汇率折算,约为18.74亿人民币。
2025年6月末,古茗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金额约42.69亿元,2024年底则为19.35亿元。以此计算,IPO募资占比新增比例约80.3%。不过,古茗方面强调,不会动用上市募资所得款项派付股息。
那么,多达22亿港元的派发金额,将流入谁的口袋?才是关键所在。
启动赴港上市程序时,古茗境内主体进行股权架构调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前期投资人,红杉资本、美团龙珠、冲盈资本等选择了持有古茗设立的境外上市主体的优先股,而非普通股。
持有古茗绝大部分普通股的股东,恰是公司四个创始人——王云安、戚侠、阮修迪和潘萍萍。而这四个人,都是一致通过境外设立的家族信托间接持有古茗的股份。
其中,王云安透过Modern Leaves Limited持有古茗股份39.56%、戚侠透过Chivalrous Lancers Limited 持有股份18.11%,阮修迪透过Cousin Tea Limited持有股份12.58%,潘萍萍透过Spring Equinox Drinks Limited持有股份2.53%。
上述四人持有古茗股份比例高达72.78%。这个持股比例,已经接近港股设定的股权高度集中警戒线75%。而上一个为人所知,持有如此高股份比例又进行大额分红的,便是恒大老板许家印。
这意味着,古茗这次特别派息,将有约16.1亿港元流入四大创始人的海外信托账户。
关于此次派息原因及对公司现金流影响;公司理财、加盟商及门店快速扩张、区域门店饱和度等情况,源媒汇致函古茗投资者部门,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