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金2026年展望 | 全球研究:从关税博弈到AI浪潮,增长的下一步

2025-11-19 10:08

全球市场:展望2026年,我们认为在关税新常态与政策双宽松的背景下,非美地区传统周期相关的投资和消费或仍能持续其复苏态势。但终端消费在贫富分化拉大,经济、政治和就业前景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恢复或较为缓慢。资本开支端将受益于来自产业链重组、AI、财政、货币政策等因素的支持,但其恢复的速度或受到终端需求(消费)复苏的影响。

区域方面:欧元区仍维持复苏态势。相较于2025年,内需或取代净出口成为对经济的主要贡献项,2026年经济和市场最主要的关注点在于财政政策可否兑现。日本方面,在消费与设备投资扩大的背景之下,我们认为2026年日本经济增速或仍能实现高于潜在GDP的增长。东南亚六国平均经济增速仍有望继续跑赢全球,其中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区域最高增速和最大经济规模的市场,有望持续成为产业出海、上游矿业投资与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布局的核心交汇点和受益者。我们建议增加非美地区配置,并保留货币敞口。

行业层面:持续看好AI、电气化、金融的相关领域。AI方面,我们分析师认为海外算力需求高景气度将持续到26年底,同时预计26年电力、储存两大领域产能仍维持紧张。电气化将继续受益于能源转型、基建项目和数据中心投资推动。AI基建、产业链重塑等持续带动海外用电量增速中枢上抬,缺电逻辑将继续演绎,有利于电力运营领域。2026年美国消费增速或面临降温,而非美地区消费虽边际修复,但整体缓慢。我们对消费行业维持谨慎态度。基本面分化持续的背景下,我们建议关注估值较为合理、有正向潜在催化的板块,如医药和汽车的边际变化。


2025年,经历了贸易摩擦大幅升级的全球经济和市场都呈现出了超预期的韧性。到2025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和市场集中度的讨论再度回归投资者视野。这种分化可否持续?是其他领域追赶还是AI领域下修?展望2026年,我们关注三个方面:

主线一:关税新常态 - 究竟谁来买单?

自特朗普关税推出以来,关税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小于我们的预期。展望2026年,虽然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或有一定下降,但我们认为随着对前期前置出口的进一步消化,关税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影响、以及对价格的进一步传导或会持续。

主线二:货币、财政双宽松 

展望2026年,关税的持续影响、外部约束的减少(美联储降息)且通胀可控情形下,目前市场预计大多数非美发达国家和新兴亚洲仍将保持降息的趋势,但是降息幅度小于今年。2026年,我们预计财政政策将开始逐步兑现。此外日本方面,我们认为新上任首相高市早苗总体上仍将延续执政党的政策路线,但财政政策立场上或更为宽松。我们预计明年美联储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发达国家自身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为非美发达经济体的内需复苏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主线三:资本开支端的繁荣与消费端的疲弱

向前看,我们认为景气度较高行业的资本开支端扩张(如国防、AI基础设施等)仍会持续。而传统周期相关的资本开支虽然一方面受益于利率下降、财政及产业链重塑等因素的利好,但其恢复的速度或受到终端需求(消费)复苏的影响。

消费端,受益于较好的资产负债表、较景气的劳动力市场和实际工资的增长,我们认为2026年非美发达国家的消费将持续修复。

但(1)不确定性较高的经济前景(关税、本地政局)、(2)边际恶化的就业环境(如来自AI与自动化的压力)和(3)较高的通胀等因素或使得消费者信心恢复较为缓慢。而在对国防开支、基建、工业政策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有所增加的背景下,财政端对消费者的投入也面临压力。

投资建议:

行业:持续看好AI领域,对消费行业维持谨慎。虽然近期AI行业泡沫迹象有所增加,但目前我们仍保持相对乐观,因为:(1)除特斯拉外的Mag 7科技企业的估值仍不算过高;(2)科技相关行业的盈利预期仍在上调;(3)自下而上看,中金海外科技行业分析师认为2026年资本开支前景可预见性仍强,且能与工业、电力分析师对其相关领域(如数据中心、电力、电气化)的资本开支和营收相互印证;(4)相较于2000年TMT时期,此次AI行情发生在不同的地缘背景下。在各国追求“科技独立”以及“国家安全”的诉求下,政策端或持续有所支持。消费方面,今年大众消费相关的行业(如日用品、个护等)表现平淡。2026年,我们预计美国消费增速或面临降温(详见中金宏观《美国宏观2026年展望:供需新变局》),虽然欧洲和日本的消费继续复苏,但这一复苏过程受上文提到的结构问题影响可能相对缓慢。区域:我们建议增加非美地区配置,并保留货币敞口。

关注估值较为合理、有正向潜在催化的板块与区域。行业上,我们建议关注医药和汽车的可能变化。医药方面,展望2026年,潜在催化因素包括关税谈判进展、各国控费政策演变与新药研发突破。汽车行业,我们分析师认为2026年推出的新车型竞争力或将超市场预期。微观层面上,汽车板块或看到利润率回升,盈利下修压力趋稳。宏观层面上,利率的持续回落以及非美地区消费的企稳提供边际利好。区域上,关注AI敞口较小的欧洲以及2025年落后其他新兴市场的印尼。欧洲,2026年,财政政策落地带来的经济和盈利修复或成为边际催化。新兴市场方面,建议关注印尼市场:一是政策风险的下降,二是镍价已接近底部,三是目前MSCI印尼的前向估值已在历史相对较低位置。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