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19 07:3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全球储能产业狂飙,新能源电池材料龙头中伟股份(300919.SZ,02579.HK)已进行布局。
11月18日,中伟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构建镍系材料、钠系材料、磷系材料的战略布局,在储能领域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钠电千吨级订单并出货。
中伟股份刚于11月17日登陆港股,募资净额约34.33亿港元,拟用于韩国生产基地建设、开阳磷矿开采开支等。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中伟股份打造了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并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已经达到107.8亿元,占比增至50.58%。
实现“A+H”上市
中伟股份成为新能源材料行业“A+H”第一股。11月17日,中伟股份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股票中文简称为“中伟新材”,股份代号为“02579”。
根据招股书,中伟新材本次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股数为1.04亿股(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根据每股H股发售价34港元计算,经扣除全球发售相关承销佣金及其他估计费用后,并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中伟新材将收取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4.33亿港元。
据悉,本次港股基石投资者有贵州新型工业化基金、宝达投资、中创新航、东圣先行、高毅、湖南兴湘新兴产业母基金、蓝思香港、欣旺达等。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上市以来,中伟股份频繁募资。
早在2020年登陆深交所时,中伟股份便以24.6元/股的价格共发行5697万股股份,募集资金14.0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2.75亿元,用于高性能动力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西部基地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
此后,中伟股份又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实施了两次定增,分别募资49.99亿元、43.07亿元,用于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部湾产业基地三元项目一期、印尼基地红土镍矿冶炼年产6万金吨高冰镍等多个项目。
本次港股募资,同样将用于基地建设及扩产。根据招股书,募资额约50%款项将用于韩国生产基地建设;约15%款项将用于开阳磷矿开采开支;其余款项将用于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和数字化推进。
持续布局海外资源
中伟股份是专业的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主要产品包括三元/磷酸铁前驱体、四氧化三钴、镍等,并打造了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根据招股书,自2020年起,中伟新材在锂电池用镍系、钴系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连续五年出货量全球第一,2024年的镍系材料和钴系材料的市占率分别为20.3%、28.0%。按销售额计,公司2024年全品类pCAM全球排名第一,市占率为21.8%。
同时,公司加速钠电布局。11月18日,中伟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离子电池凭借其资源丰富、低成本、高安全性、低温性能强的优势,成为众多储能场景的理想选择。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钠电千吨级订单并出货。全球储能市场装机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公司磷系材料已实现3/4代磷酸铁快速量产,高压实密度达行业先进水平。
业绩面上,2022年至2024年,中伟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3.44亿元、342.73亿元、402.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3亿元、19.47亿元、14.67亿元。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2.97亿元,同比增加10.39%;实现归母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下降15.94%。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得益于镍产品等核心业务销售的提升,带动前三季度营收增长,但成本端的价格压力使公司归母净利润产生下滑。
中伟股份正加速国际化步伐,深化原材料资源保障,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5年,公司完成对印尼镍矿46.7%股权的收购。
目前,公司摩洛哥生产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磷矿资源和清洁能源资源,同时作为面向欧美市场的战略枢纽,以及建立覆盖欧美的电池“黑粉”回收能力;公司的印尼布局在作为可靠、优质、高性价比的原材料基地基础上,增加作为东南亚及南亚区域的电池材料枢纽的职能;公司正在计划于韩国基地建设电池材料生产设施,从而更好地服务全球第二大电池生产国的核心客户。
公司客户覆盖全球。2024年,中伟股份境外收入178.8亿元,占比达44.5%。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107.8亿元,占比增至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