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信建投 | 互认债基提高久期、降低投资级占比

2025-11-19 07:2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姚紫薇 孙诗雨

本文重点聚焦跨境产品的分析和跟踪,包含互认基金、QDII基金以及香港市场ETF。互认基金中,近一月部分中等久期高收益债基和重仓日韩科技股的股基领跑;多数债基略微提高久期、降低投资级占比,股基多重仓大中华。QDII基金中,日经225 ETF近期显现出较好弹性,黄金基金领跑。近期香港上市的科技成长和半导体龙头杠杆ETF表现突出,数字货币ETF收跌。

互认基金

市场概况:截至目前,42只证监会已注册的北上互认基金在内地公开销售,最新规模合计约2506.20亿人民币。其中超半数为权益类基金,共25只;17只为债券型基金。从规模来看,当前债券型基金占主导,规模合计约1645亿元,占比70%左右。

业绩跟踪:债基中,近一月部分中等久期的高收益策略产品表现领先,如汇丰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长久期品种中摩根国际债券表现较领先。股基中,近一月重仓日韩科技股的摩根太平洋科技基金等取得了较突出的业绩表现。

持仓信息:债基中,14只产品提高久期,2只产品降低久期;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中银香港全天候亚洲债券基金久期变化最为明显,前者增加0.57年,从1.65年提高至2.22年;后者提高0.4年,从4.2年提高至4.6年。信用方面,4只产品以高收益债为主,其他多数以投资级为主,最新一期多数基金投资级占比有所下降。股基多重仓大中华,全球投资品种以美股为主;重仓股多为科技、金融龙头。

QDII基金

业绩跟踪:股基中,近一月领先基金以投资日本的产品为主,多数为被动产品,如易方达奥明日经225ETF、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ETF、工银大和日经225ETF等;主动产品中建信新兴市场优选等相对领先;近一月领先基金整体涨幅在6%以上,ETF展现出更强的Beta弹性。债基中,近一月高等级信用品种表现相对稳健,如工银全球美元债、银华美元债精选等。原油产品回调明显,黄金产品近一月持续取得了领先的业绩表现。

香港上市ETF

近一月表现领先的股票ETF均为科技成长类产品,受到韩国半导体上涨的推动,包括Global X Asia Semiconductor ETF(14.75%)等。债券ETF中,投资于亚洲投资级美元债、超长期限中国主权债的产品领先。南方东英旗下跟踪三星电子的2倍杠杆产品取得了突出的业绩表现,涨幅达到62%。数字货币产品中,近一月整体表现较落后,MicroBit Bitcoin Spot ETF USD近一月跌幅3.5%。

1. 互认基金

1.1 市场概况

债券型互认基金规模回升,整体占主导。依据资产类别进行划分,互认基金包含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截至目前,42只证监会已注册的北上互认基金在内地公开销售(不同份额视为一只),最新规模合计约2506.20亿人民币。42只产品中超半数为权益类基金,共25只;17只为债券型基金。从规模来看,新规后债券型基金获得更多资金青睐,当前债券型基金占主导,规模合计约1645亿元,较上个月提升,占比保持在70%左右;股混型基金规模提升明显,合计达到861亿元。

从投资区域来看,北上互认基金投资区域以亚太为主,不管是权益类基金还是债券型基金,数量都较多、规模较大。权益类产品中其他产品分别投资于全球或中国及中国香港;债券型基金中投资于全球的头部产品规模较大,包括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摩根国际债券基金、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等。

基金管理人方面,21家香港管理人涵盖6家国际资管机构(摩根基金(亚洲)、施罗德、东方汇理、汇丰投资、百达、瑞银资管)、6家港资系机构(恒生投资、行健资产、东亚联丰、惠理、弘收、高腾)及9家中资系机构(建银国际、中银香港资管、中银保诚、海通国际、博时国际、华夏基金香港、易方达香港、兴证国际、南方东英)。

从产品分布的情况来看,外资、中资和港资机构分别拥有181212只北上互认基金,规模合计分别约1363731412亿元。外资中,摩根基金共有7只北上互认基金,规模合计超过750亿元,汇丰投资5只产品规模也超过300亿;港资中,东亚联丰有5只北上互认基金,但规模相对较小,合计约116亿元,惠理基金的两只产品规模合计超过180亿元;中资中,易方达、南方东英、华夏旗下互认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分别约280180130亿元。

近期新获批互认基金汇丰亚洲多元资产高入息基金(2025/9/26),包含人民币/美元的累积/派息份额。该产品为混合型基金,聚焦亚太多元资产,把握不同资产类别轮动机遇,主要投资亚太高息股及亚洲债券

1.2 业绩跟踪

由于互认基金份额多样,在进行分析时,我们优先选取人民币非对冲累计份额;但不同基金份额设置差异较大,部分产品选取其他类型份额,业绩可能受到汇率及派息的影响。对于互认债券型基金,按照组合久期进行分类,1年以下为短久期,1-3年为中短久期,3-5年为中等久期,5年以上为长久期;对于互认股混型基金,按照主要投资区域进行分类,分为中国/中国香港、亚太、全球。

互认债券型基金中,近一月部分中等久期的高收益策略产品表现领先,如汇丰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1.19%),该产品以亚洲高收益与未评级债券投资为主,重仓区域包括印度、印尼、中国内地等;汇丰亚洲高入息债券基金信用策略相对均衡,近一月表现也较好(0.53%);高腾亚洲收益基金以投资级别亚太地区美元债券投资策略为主,底层资产为亚洲政府债及企业债等,近一月收益0.59%。除此以外,长久期品种中摩根国际债券表现较领先,近一月涨幅0.80%;产品主要投资于全球发达与新兴市场的投资级债券,宏观决策是整个投资流程的核心所在

中长期视角来看,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在近一年和近三年均取得了较好的风险收益表现。其中,华夏精选固定收益进行全球配置,投资级策略为主,中短久期;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以基本面稳健的美国及亚洲投资级美元债为组合基础配置,同时精选其他国家具有吸引力债券,增强组合收益和分散度,久期灵活调整。

互认股混型基金中,近一月日韩市场领跑,港股回调,重仓日韩科技股的摩根太平洋科技基金(5.46%)、东亚联丰亚太区多元收益基金(4.83%)表现领先。除此以外,惠理高息股票基金(4.28%)、摩根亚洲股息基金(4.06%)等表现也较好。港股基金表现落后,整体负收益,跌幅最大超过5%。全球投资品种中,百达策略收益涨幅在3%左右。

今年以来整体上看,港股投资为主品种表现较领先,瑞银香港中国机会股票基金、恒生指数基金今年以来涨幅均超过30%;亚太投资品种中摩根太平洋科技基金、惠理价值基金年内涨幅超过30%。由于内地港股投资工具已较为丰富,投资范围更广泛的互认基金品种能起到更好的补充作用,中长期来看,摩根亚洲股息基金、惠理高息股票基金、中银香港环球股票基金等近三年风险收益特征整体表现较优秀。

1.3 持仓信息

互认基金信息披露透明度较高,根据产品最新披露月报,我们分别整理了不同类型基金的持仓特征标签,以跟踪产品的投资组合情况;多数产品最新月报数据截至2025/9/30。

1.3.1 债券型基金

考察互认债券型基金的久期特征,中短久期(1-3年)、中等久期(3-5年)、长久期(5年及以上)品种分别有2只、10只、4只;14只产品提高久期,2只产品降低久期。其中,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中银香港全天候亚洲债券基金久期变化最为明显,前者增加0.57年,从1.65年提高至2.22年;后者提高0.4年,从4.2年提高至4.6年;弘收高收益波幅管理债券、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等略微降低组合久期。另外,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东亚联丰亚洲债券及货币基金连续提升久期至3年以上,调整为中等久期投资标签。

信用特征方面,互认债券型基金投资范围更为广泛,其中有4只产品最新一期以高收益债投资为主,包括东亚联丰亚洲债券及货币基金、中银香港全天候中国高息债券基金等;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汇丰亚洲高入息债券基金等3只基金相对均衡;其他多数互认债基仍以投资级债券为主,投资级债券持仓占比整体在75%以上。从投资级占比变化来看,最新一期多数基金投资级占比有所下降,其中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最为明显,但一部分来自杠杆降低,整体投资级占比仍在90%以上;汇丰亚洲债券基金、东亚联丰亚洲策略债券基金、中银香港全天候中国高息债券基金等也有有小比例信用下沉;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投资级占比则略微提高。

1.3.2 股混型基金

从股混基金最新一期重仓情况来看,亚太投资为主的品种中,多数仍重仓大中华地区;摩根太平洋证券第一大重仓区域为日本,占比超过30%,除此以外重仓中国内地(17%)、中国台湾(13%),摩根太平洋科技基金日本配置比例也较高(22%);另外,部分基金重仓印度(摩根亚洲增长基金、汇丰亚太股票(日本除外)等)、韩国(惠理高息股票基金、东亚联丰亚太区多元收益基金等)、澳大利亚(摩根亚洲股息基金、汇丰亚太股票(日本除外)波幅等)。全球投资品种以重仓美股为主。从重仓行业和个股来看,多数为科技、金融业龙头,包括腾讯控股、台积电、汇丰控股等。另外,百达策略收益、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当前股债配置相对均衡,股票仓位在60%左右。

 2. QDII基金

2.1 业绩跟踪

考察QDII基金业绩表现,样本仅包含最新规模大于2亿元的非联接基金。

股混基金中,近一月领先基金以投资日本的产品为主,多数为被动产品,如易方达奥明日经225ETF、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ETF、工银大和日经225ETF等;嘉实、易方达旗下标普生物科技相关产品表现也较好。主动产品中,建信新兴市场优选(李博涵,程星烨,房乐)、华夏移动互联人民币(刘平,徐恒)等相对领先。近一月领先基金整体涨幅均在6%以上,ETF展现出更强的Beta弹性。

债券基金中,近一月均取得了正收益,但不超过1%。高等级信用品种表现相对稳健,如工银全球美元债、银华美元债精选等,近一月涨幅在0.5%左右;另外富国全球债券、融通中国概念近一月涨幅也在0.4%以上。其中,工银全球美元债投资于美元投资级债券的比例不低于80%,组合三季度保持了中性偏高久期,持续加大对企业信用资质的甄别,防范信用风险;银华美元债精选进行了灵活的久期操作,7月增配长久期品种,9月美联储降息落地前又开展了部分止盈,同时在8-9月人民币升值期间进行了部分灵活锁汇。近一年来看,富国亚洲收益、国泰境外高收益等在回报和回撤控制上均取得了相对领先的表现。另外,QDII额度紧张的情况下,QDII债基当前均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状态。

QDII另类主要包含全球投资的REITs、商品类产品,近一月在原油持续回调的情况下,相关产品表现落后,易方达原油、嘉实原油、南方原油跌幅均超过3%;黄金产品近一月继续取得了领先的业绩表现,其中易方达黄金主题、嘉实黄金、诺安全球黄金、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涨幅均超过2%。

2.2 新发基金

2025年10月新成立2只QDII基金,其中主动管理的富国医药精选发行规模达到10亿元,由绩优医药基金经理赵伟管理,聚焦境内外创新药领域;被动产品南方恒生科技ETF发行规模约4.5亿元,恒生科技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另外,11月新发首批两只巴西ETF,华夏布拉德斯科巴西伊博维斯帕ETF、易方达伊塔乌巴西IBOVESPAETF,两只产品募集火爆,首发上限均为3亿元,首日售罄且配售比例均不到12%。

今年以来共新成立QDII基金17只,发行规模合计约103.92亿元。其中,发行规模最大的是9月新发基金东方红医疗创新,发行规模约19.81亿元;其次为中欧恒生消费指数,发行规模约18.97亿元(2025/3/7成立);10月新发的富国医药精选、9月新发的天弘恒生科技ETF,以及年初成立的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发行规模也达到10亿元(2025/1/16成立)

 3. 香港上市ETF

跟踪香港市场上市ETF情况,目前157只产品规模合计约5491亿元。分类型来看,股票ETF在数量和规模上均占主导,共94只,规模合计超过4300亿元,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约60%和80%。其次数量较多的品种是债券ETF和杠杆/反向ETF(Trading)等。香港上市ETF品种较丰富,可作为多资产和另类策略的补充,除了股票ETF、债券ETF、货币ETF、商品ETF以外,还包括:

✔  杠杆/反向ETF:有跟踪指数的产品,如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富时中国台湾指数等;也有跟踪单只股票的个股杠杆/反向ETF,包括英伟达、特斯拉、三星电子等;另外还有跟踪数字货币的杠杆/反向ETF产品;杠杆倍数包含-2x、-1x、2x品种。

✔  数字货币ETF:2024年4月30日,6只数字货币ETF在香港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成为亚洲首批加密货币现货ETF。华夏基金(香港)、博时国际、嘉实国际三家机构分别推出比特币与以太币现货ETF各1只。

✔  流动性另类策略ETF:流动性另类投资基金(Liquid Alternatives)是投资于另类资产或采用另类投资策略的公募基金,目前香港上市品种以Covered Call策略ETF为主。与采用类似策略的私募基金相比,流动性另类投资基金具有投资门槛较低、费率较低、流动性更强的特征,但往往受到更严格的投资约束。

下表展示了近一月表现较好的香港ETF。股票ETF中,表现领先的均为科技成长类产品,受到韩国半导体上涨的推动,如Global X Asia Semiconductor ETF(14.75%)、Global X Emerging Markets Asia ActiveETF(10.48%)、Pando CMS Blockchain ETF(10.33%)等。其中,Global X Asia Semiconductor ETF、Pando CMS Blockchain ETF今年以来涨幅突出,年内取得超过50%收益表现。

债券ETF中,Global X Asia USD Investment Grd Bd ETF、Premia JPM Asia Crdt IG USD Bd ETF、Premia China Trs & Plcy Bk Bd Lg Du ETF相对领先,涨幅在1.3%以上。其中,前两者主要投资于亚洲投资级美元债,高信用质量策略匹配避险需求;后者追踪ICE 10+ 年期中国政府与政策银行债指数,专注超长期限中国主权债,中国央行10月底宣布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释放流动性宽松信号,利好超长债。

其他类型产品中,南方东英旗下跟踪三星电子的2倍杠杆产品取得了突出的业绩表现,涨幅达到62%,跟踪英伟达、MicroStrategy的2倍杠杆产品也取得20%以上涨幅。数字货币产品中,近一月整体表现较落后,MicroBit Bitcoin Spot ETF USD近一月跌幅3.5%。商品ETF中,黄金行情推动下Value Gold ETF表现领先,上涨约4%,原油产品近一月落后。流动性另类策略产品中,Global X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备兑认购期权主动型ETF近一月略微收跌不到0.1%,该产品为主动型备兑看涨期权ETF,通过持有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并卖出看涨期权生成收益。

新发产品方面,9月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新发两只ETF,分别为平安东西方股票精选ETF、平安科技精选ETF,前者跟踪Solactive全球太平洋股票精选港元净收益指数,覆盖港股和美股的上市公司;后者跟踪万得科技精选港元净收益指数,覆盖在中国香港及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旨在追踪中国内地及美国市值最大的科技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与AI相关的公司权重占主导。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文中数据统计来自于第三方数据库,不同数据库的更新时效不同,数据的完备性与提取时间具有一定关联,数据可能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基金定期报告所披露的规模和持仓等信息为静态时点数据,存在短期调仓以粉饰报表的可能,不一定能反映基金真实的投资行为。由于基金定期报告披露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基金投资行为可能已发生变化,存在一定的偏差。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互认债基提高久期、降低投资级占比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姚紫薇 SAC 编号:S1440524040001

孙诗雨 SAC编号:S1440524060007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