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首席视野】杨德龙:大盘反复震荡整理 显示4000点附近多空分歧较大

2025-11-18 13:37

杨德龙系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2025.11.17 周一

近期,上证指数在突破4000点创10年新高之后,再次出现一定的震荡调整。4000点是一个重要的指数关口,大盘站上4000点验证了我之前的判断,站上4000点之后,市场分歧加大,一部分投资者认为4000点可能是行情的终点,但我认为4000点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如果说4000点之下属于牛市的上半场,被戏称为“小登股”的科技板块一枝独秀,那么下半场或将会轮到更多的板块。

今年很多投资者将科技股戏称为“小登股”,把传统白马股戏称为“老登股”,而介于中间的新能源、军工、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板块则称为“中登股”。我认为一轮牛市下来,大部分投资者应该都能赚到钱,而不是只有一部分投资者赚钱。一轮牛市下来,各个板块都会有轮动上涨的机会,而不是只有一个方向一枝独秀。这轮牛市上涨的规律可能是先集中投资“小登股”,再集中投资“中登股”,最后集中投资“老登股”。现在“小登股”和“中登股”已经轮番上涨,“老登股”也已经蠢蠢欲动。

最近我受邀参加民间股神林园的新书发布会,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并与林园进行了对话。我们就这一点达成一致,即这轮牛市下来应该是大部分投资者都能赚到钱,而不是像今年只有一部分投资者赚钱,很多人没赚到钱。这也是为什么大盘已经突破4000点,还有很多人不认为这是一轮牛市。

我们还认同传统白马股很快将迎来上涨机会,近期白酒、免税、医药等板块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老登板块已经蠢蠢欲动。从资金面来解释这个规律便是在牛市的上半场,场外资金入场量还比较小,主要是场内资金在投资,这时资金会抱团投资题材性强、成长预期大的科技股,也就是“小登股”。随着市场行情深化,居民存款开始向资本市场转移,投资者通过开户入市或买基金入市,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对增量资金来说,他们需要掂量是追高买入已经上涨的科技股,还是配置还没怎么上涨的“中登股”或尚未启动的“老登股”,这时就会形成资金向不同板块扩散,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牛市。因此我提出,牛市的上半场,也就是今年,股市属于结构性牛市,明年可能会转向全面牛市。

港股市场方面,今年港股的红利股受到了资金的青睐。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特别是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等红利资产受到青睐,今年净买入金额超过4600亿元。比起同样一家公司的A股,港股的股价一般便宜30%左右,A股和H股存在一定价差。对于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买入港股红利股的股息率更高,这也为港股市场带来了更多资金,因为港股估值低,红利股的股息率高,这就带来了较大优势。

从港股市场的新增资金来看,南向资金的贡献非常大,累计已突破5万亿港币大关,且连续14个交易日净流入,创出新的纪录。今年以来流入港股红利板块的资金量达到1.3万亿港币,这也体现出港股的吸引力,即低价优势使得红利股的分红率更具投资吸引力。除了南向资金,外资也在加速流入港股。

除了红利股之外,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也表现不俗。当然近期科技股出现调整,恒生科技指数一度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很多投资者比较迷茫,不知道这是趋势性回落还是上涨过程中的调整。我倾向于认为港股和A股一样,牛市将持续两到三年的慢牛长牛,而不是一年的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对应的科技互联网板块也都是经济转型受益的公司,因此恒生科技指数的调整应该是短期调整。总体来看,对于港股我也是积极看好牛市的。

今年科技板块一枝独秀也有深刻背景。“十五五”规划内容已经正式公布,从规划方向来看,重点推动的就是科技创新板块,像今年表现不俗的仿生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算力、算法、低空经济、深海装备、创新药等。国务院最近印发了《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积极为科技产业和投资市场划了重点,也就是说这一轮科技革命是人工智能革命,AI+行动已经开始。

这次实施意见的发布,简单来说是搭起了技术到市场的桥梁。不管是元宇宙、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这些新赛道,还是智能工厂、虚拟电厂、智慧文旅这些产业升级场景,甚至养老助残、远程医疗这些民生服务,都要大规模落地应用,明确要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的闭环。像低空物流、工业AI质检这些以前听起来很遥远的技术,现在有了政策护航,商业化速度肯定要提速,相关产业链也会跟着受益。现在政策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有望在未来两三年转化成实际业绩,这让科技股的上涨更有持续性。

机器人板块无疑是AI+消费最好的场景之一,今年以来已经出现两次大幅上涨,但最近出现较大回落。这次回落让很多投资人担心是不是趋势终结,我认为不是,因为机器人是未来产业,也是我国继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第四大产业赛道,机器人未来的大规模应用将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方式。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方案,其中对赌的一点便是未来10年特斯拉要交付100万台机器人。特斯拉产业链主要在中国,中国相关上市公司肯定受益,根据我们的制造能力,如果特斯拉在未来10年交付100万台机器人,中国整体交付量应该会达到1000万台以上,这将对整个板块发展带来很大推动。

换句话说,今年关注机器人的题材、概念,到明年可能就要看谁能拿到订单,后年可能就要看谁能兑现业绩,所以这个产业是一个中长期发展的产业,大家要保持信心。另一方面,后期该产业会进入去伪存真的过程,真正有订单、有业绩的公司或将继续上涨,而一些概念难以落地的公司可能会跌回来,然而不止人形机器人,整个科技板块在未来都会存在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这点大家要注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