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用益-信托经理参考:多款创新型信托产品落地

2025-11-17 10:41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用益研究)

● 10月二手房价格全线回落

● 化债两周年,城投债投资新格局

● 券商月内已密集调研398家A股公司

● 2619单!慈善信托逼近百亿大关

● 多款创新型信托产品落地

● 信托深度入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

● 上海信托参股设立科技公司

● 中粮信托两年间“家庭信托”增长10倍

● 重庆信托低波组合年化收益5.76%

● 中信信托拟将中标山西省职业年金计划受托人

● 产融结合再结硕果 “化销融”落地江苏

● 海信集团与华能信托深化交流

●【观察】信托业人才标准体系框架推出在即

●【观察】新规下的信托转型阵痛与财富新局

一、财经视点

■ 10月二手房价格全线回落

库存持续优化背景下,房价仍面临下行压力的现象,受到市场关注。据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公布的全国70城房价数据,2025年10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7个,较上月增加1城;下跌城市有64个,较上月增加1城。二手房价格方面,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已覆盖全部70城。

点评:受消化速度放缓、项目同质化竞争加剧,以及二手住房价格对市场预期冲击等因素影响,三四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跌幅已连续2个月扩大,直接拉低了整体房价水平。

■ 化债两周年,城投债投资新格局

自2023年7月中央提出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化债已两年有余,距离2028年全国实现隐性债务清零的目标,进度近半。化解存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隐性债务10.5万亿元,各地通过地方债置换以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5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遏制增量方面,化债以来,城投有息债务增速得到较好控制,2024年增速降至5.5%,2025年中报进一步降至4.9%。

点评:城投债投资出现三大变化,一是作为传统的票息资产,信用利差明显收窄,收益呈现类“利率债”特征;二是各省间分化明显收窄,区域利差挖掘空间逼仄;三是在静态收益较低的背景下,不少投资者尝试向久期要收益。

■ 券商月内已密集调研398家A股公司

本月以来,券商调研积极性高涨,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券商月内已合计完成调研1990次,覆盖398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中资企业“出海”成为券商调研焦点。具体来看,本月以来,接受券商调研次数最多的个股为天合光能,累计被调研39次;其次为立讯精密安集科技,均获券商调研36次。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等行业“热度”较高。

点评:中资企业“出海”趋势有望大幅打开其利润增长空间。今年以来,一些代表性企业的海外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且展现出较大的盈利潜力。

二、信托动态  

■ 2619单!慈善信托逼近百亿大关

2025年以来,随着相关政策与制度持续完善,慈善信托行业“加速度”发展所带来的现实图景。根据“慈善中国”官网截至11月11日的统计,全国已备案的慈善信托数量达2,619单,财产总规模约99.13亿元,正稳步逼近百亿元大关。

■ 多款创新型信托产品落地

近期,爱建信托、厦门国际信托、国民信托先后落地家庭服务、预付保障、房企重整三类创新信托业务,从消费安全、财富管理、风险化解等民生领域入手,以信托财产独立、风险隔离等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

■ 信托深度入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

近期*ST东易*ST新研*ST名家等多家上市公司的重整公告中,云南国际信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重庆国际信托等机构密集现身,成为重整投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场需求端看,当前部分上市公司深陷债务危机,亟需专业机构解决“资产盘活+债务清偿+业务转型”的复合型需求。

■ 吉林信托原高管被“双开”

11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吉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原副主任(副局长)张巍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张巍出生于1978年7月,吉林靖宇人,曾在吉林信托工作长达近20年之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亲历了吉林信托连续4任董事长(张兴波、高福波、李伟、邰戈)相继落马的历程。

■ 上海信托参股设立科技公司

天眼查显示,11月10日,上海外滩金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萌,注册资本5000万元。股东包括上海黄浦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据了解,新成立公司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经营范围包括创业空间服务,科技中介服务,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

中国铁建、国通信托在内蒙古新设置业公司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内蒙古铁信兴合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铁建全资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持股。

■ 上市公司公告,申请5亿信托融资

11月12日晚,上市公司广汇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向信托公司申请信托融资。广汇物流公告称,因经营发展需要,公司向中国金谷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信托融资,融资总额5亿元。此次融资中,金谷信托代表“金谷·今朝38号资金信托”,该信托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公司出资不超过5亿元认购全部信托份额。

■ 五矿信托投向实体经济规模超4000亿元

“十四五”期间,五矿信托坚守产业金融定位、回归信托本源,在服务实体经济、融入产业链发展、践行金融为民等领域取得亮眼成效,以多元实践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在服务实体经济核心领域,五矿信托持续加大资源倾斜,截至2025年9月底,投向实体经济领域规模达4013.34亿元,占实收信托规模的78.03%,较“十四五”初期提升14.92个百分点,服务实体质效显著增强。

■ 中粮信托两年间“家庭信托”增长10倍

2023年11月,方禾家庭信托正式亮相,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与专业服务,在起步期便积累了200单的基础规模。2024年,业务迎来跨越式发展,全年落地单数接近1000单,同比增长超3.7倍,成功迈入行业第一梯队;2025年,中粮信托更是乘势而上,提前达成2000单里程碑,同比增幅高达110%,以“两年三级跳”的态势,成为家庭信托领域的“增长标杆”。

■ 重庆信托破局组合投资 低波组合年化收益5.76%

重庆信托为帮客户锁定长期稳定正收益,团队放弃单一债券配置,选择“股债商汇多元布局”的组合投资策略,顺势推出了“山金优享1号”。一年多运作印证策略有效性。截至2025年10月31日,这款月申购、季赎回的开放式净值化产品,所有客户均获正收益,年化收益区间4.61%~6.52%,平均达5.55%;历史最大回撤-0.71%,且63天即恢复至此前净值水平。

■ 中信信托拟将中标山西省职业年金计划受托人

2025年11月14日,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式发布,经省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评选委员会评审:拟确定中信信托担任山西省职业年金计划受托管理人。此次中信信托成功入围山西市场,是继多省市布局后的又一重要突破,也印证了其在职业年金管理领域的行业认可度。

■ 昆仑信托西北成功落地昆仑资管山东墨龙项目

2025年10月30日,昆仑信托西北地区业务总部成功设立 “昆仑资管山东墨龙经营收益权转让与回购固定收益类信托计划” 。该信托计划总规模5600万元,首期成立2750万元,标志着西北地区业务总部在产融结合业务领域再结硕果,为集团长期合作的装备制造供应商精准赋能。

■ 国元信托助力打造预付式消费资金监管“合肥样本”

11月13日下午,合肥预付式消费资金监管服务平台——合肥“预付宝”正式上线运行。合肥市长罗云峰,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潘海峰,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严克斌,市领导刘卫宝、王海霞,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高智钢,蚂蚁集团副总裁、支付宝总裁李俊,国元信托总裁于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洪日昌等出席活动,并共同启动平台上线。

■ 产融结合再结硕果 “化销融”落地江苏

近日,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地区业务五部成功落地江苏省首单“化销融”业务,规模370万元,该项目融资资金以受托支付方式全部用于向中国石油华东化工销售江苏分公司采购化工品,实现了我司在该区域创新业务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金融活力!

■ 海信集团与华能信托深化交流

11月10日,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率队到访华能信托,与华能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孙磊展开深入交流,为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再添新彩,共同勾勒产融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海信集团副总裁、财务公司总经理吴大鹏,华能信托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芳陪同交流。

■ 苏州信托到江苏信托调研交流

2025年11月13日,苏州信托党委委员、副总裁姚文德带队到访江苏信托开展同业交流,江苏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宝秀出席了交流座谈。双方聚焦当前信托行业的核心发展任务,重点围绕信托业务转型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双方还就标品业务风控体系构建、数据与系统互联互通、财富管理团队绩效激励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关键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与经验。

三、市场观察

■ 信托业人才标准体系框架推出在即

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第二届人才与培训专业委员会扩大会议暨信托人才标准建设座谈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会上审议了《信托从业人员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报告(讨论稿)》,系统提出行业统一人才标准体系框架,为破解人才结构性矛盾提供解决方案。

业内观点:

1、目前行业人才体系建设存在一定短板,部分信托公司存在“业务先行、人才滞后”的特征,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难以适应业务转型需求。相较于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同业成熟的人才标准体系,信托行业人才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尚无统一的人才评价标准。

2、建立标准是实施行业自律的主要手段,协会在业务标准方面正在逐步完善,人才标准方面也处在探索阶段。建立统一人才标准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既能锚定能力基线、满足监管合规与投资者保护需求,又能破解“业务先行、人才滞后”的结构性矛盾,还能在金融人才竞争中建立可比参照系,巩固信托业在金融体系中的专业话语权。

3、针对行业痛点,《报告》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三维+四要素”人才标准分析框架,构建覆盖业务全生态、人才全周期的立体评价体系。专委会将以“标准引领、育用结合、生态共建”为原则,深化行业人才工作。一是推进标准转化,尽快审发研究报告、起草信托从业人员自律管理规则,打造“标准—培训—评价”闭环;二是构建“产学研用”育人生态,推动校企合作、同业交流,组织人员赴前沿行业学习;三是设立行业数字学习平台与人力库,用技术提升人才培养配置效率。

■ 新规下的信托转型阵痛与财富新局

2025年10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信托业监管迎来里程碑式变革。该办法将资产管理信托明确定位为基于信托法律关系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全面强化合格投资者标准、销售行为、投资管理、风险控制与信息披露要求。

业内观点:

1、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托业正经历从"融资平台"向"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源的回归,这一过程虽伴随阵痛,但必将推动行业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转型的核心挑战在于路径依赖的突破。信托公司习惯于刚性兑付思维和通道业务轻资本模式,骤然转向真正承担投资风险的主动管理,需要重塑公司文化、激励机制和客户关系。

3、未来信托业务将呈现专业化与精品化趋势。信托公司需依靠自身资源禀赋走差异化道路。信托公司需夯实投研基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深化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资产服务生态协同。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1、本周资产管理信托市场“数增量减”,成立规模下滑超两成。受上周超大额标品信托落地的基数效应影响,本周标品信托整体成立规模顺势下滑。而非标信托成立规模反弹回升,其经济强省的优质政信项目凭借稳健底层资产与强信用背书受市场青睐,短期内成为资金配置的优选方向。

2、本周资产管理信托发行市场反弹回暖,发行数量及规模均有所增长。多家信托公司聚焦经济强省优质项目,优化产品结构以契合监管要求,本周政信信托发行规模大幅增长。

3、本周非标信托产品成立市场行情回暖,成立数量及规模均大幅增长。本周基础产业类非标信托成立规模大幅攀升,尽管随着信托新规的逐步落地,城投非标融资的规范化转型将持续推进,规模萎缩成为长期趋势,但是受资产荒以及低利率时代的影响,短期内政信产品凭借独特的 "高安全边际 + 相对高收益" 优势吸引了部分避险资金。

4、本周标品信托成立市场热度回落,成立规模显著下滑。核心原因在于上周重量级产品落地属于偶然性爆发因素,并非市场常态化表现,本周规模回落是对前期的自然修正。剔除该偶然性因素,标品信托整体运行态势较为平稳。 

作者:用益信托研究院

来源:用益信托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