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政校企对接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2025-11-17 06:09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王阳阳

“培养的实习生刚上手就流失,企业实在没精力反复投入”“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懂技术又会实操的太少,我们求贤若渴”“希望能和学校共建订单班,让学生毕业就能直接上岗”……日前,破解用工难“政校企”对接会在哈尔滨举行,省营商环境局与省教育厅联合搭建“面对面、零距离”对接平台,汇聚企业、职业院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学指导委员会及行业协会代表,共商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此次对接会直指龙江人才市场核心堵点。马迭尔集团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急需食品研发、质量安全、合规管理等领域人才;哈尔滨通易拍卖、春华秋实等企业面临专业人才短缺、应届生实操能力不足、人才流动率高的问题;哈尔滨博凯汽车、申沃食品等企业急需新能源维修、食品加工等技能型人才,且面临“招不到熟手、留不住能手”的困境。

“职业教育的根基在产业,必须与企业需求同频共振。”省教育厅职教处副处长张树舰表示,此次会议既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拓宽学生就业与实训出口,也要为企业提供用工保障,更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避免“一次性对接”。

会上,各方围绕“怎样把课堂搬进车间、把岗位预置成课程”等合作模式展开头脑风暴:申沃食品提出“订单班+实训基地”方案——企业把生产线直接嵌入校园,学生入学即入职、课程即工单,毕业前签订两年服务协议;哈尔滨极地公园打出“文旅+科教”组合拳,呼吁联合开设“海洋动物保育师”“极地新媒体运营官”两个微专业,填补东北寒地主题乐园复合型人才缺口;黑龙江省诚信建设促进会聚焦信用管理师等新兴职业,梳理岗位缺口,为院校设置信用管理相关专业提供数据支撑,共同推动校企共建培养体系。同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系统整合校内专业、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与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精准掌握企业用工动态,实现毕业生“点对点”直送岗位、企业“订单式”用工承接,为龙江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院校代表也积极回应企业需求。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于万辉介绍,学校聚焦黑龙江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与300余家企业合作,2025届毕业生通过校企合作渠道就业占比达41%,还将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覆盖工科专业。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卫波表示,学院牵头成立全国冰雪旅游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愿为企业定制化培养旅游、康养等专业人才。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立足龙江独有的满族、朝鲜族、赫哲族等民族文化富矿,打造民族表演、冰雪旅游等特色专业,为我省旅游业发展输送大量技能人才。黑龙江建筑职业学院创新推行“2+1”培养模式——两年在校系统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一年深入企业顶岗实战,把课堂搬到工地、把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熟悉岗位流程,实现“毕业即带岗、入职即上手”。

“今天的会议是‘政校企’协同发力的新起点。”省营商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用工成本问题,提出要实施大规模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推动“政校企”技能人才联合培养,降低用工成本。因此,推动政校企合作常态化,把企业“用工清单”转化为院校“培养菜单”势在必行。希望各方代表深化合作、同心协力、同向发力,为黑龙江全方位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