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16 15:55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投中网;作者:韦香惠
拥有《权力的游戏》和《哈利波特》等超级大IP的美国传媒巨擘华纳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正在经历颇为戏剧性的出售风波。《华尔街日报》对此评价,“Warner Bros. Discovery未来控制权的争夺战是一场大卫与歌利亚(David vs. Goliath)式的对决。”
主力买家是来自硅谷的“超级富二代”大卫·埃里森(David Ellison),他的父亲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富豪、甲骨文(Oracle)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2010年,大卫·埃里森创立制作公司天舞传媒(Skydance Media),今年8月,该公司刚刚完成了对好莱坞百年影厂派拉蒙(Paramount Pictures, Inc.)的收购。该影厂手握《教父》、《碟中谍》、《变形金刚》等顶级IP,但近年来在流媒体大战中步履维艰,债务缠身。交易完成之后,派拉蒙更名为派拉蒙天舞(Paramount Skydance)。
这位来自硅谷的“不速之客”对好莱坞的野心显然并不止步于此。此前,派拉蒙天舞已经给出华纳兄弟探索三份收购协议,均遭到了拒绝。最近一次报价近600亿美元。据彭博社10月27日报道,如果两家公司合并,派拉蒙天舞计划将保留华纳兄弟探索公司的大部分资产,首席执行官大卫·埃里森的目标是保留两个工作室的创意团队,同时精简营销和发行流程。
10月21日,华纳兄弟探索对外宣布,公司正“审查战略替代方案”,称已收到收购该公司全部或部分业务的提议,并将评估包括出售全部或部分资产在内的多种选项。
华纳兄弟探索原先于2025年6月宣布将分拆为两个独立的媒体公司,但仅数月后又声称对“出售公司或其部分业务”持开放态度。此番变动,对这家好莱坞老牌媒体集团而言,无疑又将是一次关键的转折。
当前的华纳兄弟探索(WBD)堪称“完美猎物”。它拥有好莱坞最具商业价值的内容资产——从DC宇宙的“超人”“蝙蝠侠”,到J.K.罗琳创造的魔法世界《哈利·波特》,再到《权力的游戏》《老友记》等经典剧集,以及象征品质与口碑的HBO品牌,其IP库的深度与广度足以与迪士尼分庭抗礼。
然而,在这座内容金矿背后,十余年的并购遗产与巨额债务阴影早已挥之不去。2018年6月,美国电信巨头AT&T以约854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试图打造“通信+传媒”的超级帝国。但整合过程并不顺利,不仅遭遇了反垄断审查与资金协商的拖延,也有管理文化与创意产业的严重不兼容。大规模重组尚未完成,疫情便突袭而至,令重金投入的流媒体平台HBO Max错失先机,未能搭上流媒体红利的第一班列车。
陷入债务与战略双重困境的AT&T最终选择止损。2022年4月,探索频道以约430亿美元收购华纳传媒,成立新的“华纳兄弟探索公司”。合并后,华纳兄弟探索试图推动流媒体与内容版图的融合:将HBO Max更名为“Max”,引入更多探索频道的纪实内容;今年夏天,又重新启用“HBO Max”品牌,意图强化国际化布局。与此同时,华纳兄弟影业依旧依托经典IP与制作能力维系产能。
但传统电视网络与广告业务的下滑速度远超预期,使公司收入结构严重失衡。更严峻的是,合并带来的债务超过350亿美元,利息高企,长期压制盈利空间。面对增长停滞与财务压力,WBD在2025年6月宣布将公司拆分为两个独立上市实体——“流媒体与制片厂公司”(The Streaming & Studios Company)和“全球网络公司”(Global Networks)。前者囊括华纳兄弟电视、影业、DC制片厂、HBO及其庞大影视库;后者则整合全球娱乐、体育、新闻及数字品牌。
然而,资本市场并未买账。距离合并仅三年,WBD的股价已较最初腰斩。如今,这家昔日的传媒巨头正处于财务脆弱与战略混乱的十字路口。
此时收购意味着能有机会以划算的“折扣价”获得一个能与迪士尼和Netflix正面对抗的顶级内容军火库,只要能理顺其内部管理混乱的局面,其IP的真正潜力就能得以释放。
在一众潜在买家中,埃里森家族的出现显得格外特别。对于习惯了百年影厂、传媒世家和华尔街资本轮番坐庄的好莱坞而言,他们带着浓厚的硅谷“代码味”,更像是一群闯入者——但出手之快、目标之大,却让所有人不敢小觑。
作为全球顶级富豪拉里·埃里森的儿子,大卫并非只是玩票的“金主”。他对电影制作的热情由来已久,深度参与项目开发与制作,表现出精准的商业判断与创意嗅觉。
他创立的天舞传媒已成为好莱坞最具代表性的独立制片公司之一,不仅是《碟中谍》《星际迷航》等系列大片的核心出品方,还主导了《壮志凌云2:独行侠》的开发与发行。这部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在全球狂揽近 15 亿美元票房,成功挽救了疫情后的北美院线市场。
而对父亲拉里·埃里森而言,这场“好莱坞冒险”并非单纯的投资。甲骨文主营的云计算服务带来的营收固然亮眼,但与亚马逊、谷歌等同行相比,其在跨行业协同上始终缺乏亮点。谷歌依托 YouTube 巩固云服务市场,亚马逊则通过 Prime Video 构筑内容与云的闭环生态。因此,甲骨文希望通过影视内容找到自己的“应用场景”也无可厚非。
早在数年前,埃里森家族就被传出有意收购字节跳动旗下的 TikTok 海外业务——这一消息虽未成真,却透露出他们渴望在娱乐与科技融合领域有所突破的雄心。如今,随着派拉蒙+ (Paramount+) 和 HBO Max 的潜在整合,这一愿景似乎正在加速落地。
彭博社最新报道称,根据埃里森的计划,华纳兄弟的 HBO Max 流媒体服务将并入现有的 Paramount+ 平台。
报道还称,两家公司均没有出售或分拆旗下有线电视网络的计划。不过,报道称,派拉蒙旗下的CBS新闻部门可能与华纳兄弟旗下的CNN新闻部门共享资源。此外,埃里森还计划在合并后的体系中引入人工智能与新兴生产技术,以提高影片产能,目标是让新公司每年能推出约 30 部电影。
这样看来,埃里森家族的出手不仅象征着硅谷资本正式“登陆”好莱坞,也意味着一个技术驱动的新电影工业时代,或许正悄然开启。
尽管华纳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简称 WBD)已多次拒绝派拉蒙天舞(Paramount Skydance)的收购提案,但业界普遍认为,公司高层并非完全排斥被收购的可能,而是在等待一个更理想的报价与交易结构。
根据《路透社》报道,康卡斯特(Comcast)也在关注 WBD 的资产情况,可能会启动内部审查;Netflix 同样被认为是感兴趣的潜在买家之一。
面对外界揣测,WBD 于10月21日发表声明称,董事会将考虑一系列选择,包括计划中的分拆、整个公司的交易,或华纳兄弟及探索全球业务的单独交易。它还在考虑另一种分离结构,使华纳兄弟和探索全球(Discovery Global)的分拆能够合并。此外还表示,除了计划中的分拆,“不能保证”会达成交易或出现其他结果。
公司强调战略评估没有明确时间表,CEO大卫·扎斯拉夫扎斯拉夫表示:“我们资产组合的重大价值日益获得市场认可并不令人意外。”消息公布后,WBD 股价应声上涨 11% 至 20.33 美元,而派拉蒙股价则下跌 3%,收于 16.51 美元。
考虑出售之举,正值扎斯拉夫着手为公司瘦身重整、削减高企债务,并穿越流媒体与有线电视的动荡周期之际。
扎斯拉夫曾告诉同事,他更希望公司继续执行他将这家媒体巨头一分为二的计划。根据该计划,其电视和电影制片厂以及HBO Max流媒体业务将由扎斯拉夫领导的一家上市公司持有,而包括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TNT在内的有线电视网络将并入另一家公司,由现任首席财务官冈纳·维登费尔斯(Gunnar Wiedenfels)运营。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流媒体大战”的黄金期,那么 2025 年的华纳兄弟探索,或许已站在这场战争的尾声。它的出售意向不仅是企业层面的被动选择,更是整个娱乐产业结构转型的缩影。
随着流媒体红利见顶、资本回归理性,好莱坞正经历一场深度的“去巨头化”浪潮。在 Netflix 等轻资产平台凭借算法与全球分发迅速扩张的同时,华纳兄弟探索、派拉蒙等背负庞大电视网络、主题公园与体育版权成本的传统巨头,正在资本层面沦为“旧世界的遗民”。
无论WBD最终选择出售或拆分,这将不仅是一笔企业交易,更意味着美国的媒体行业结构从垂直整合走向分布式生态,从“规模至上”转向“价值重估”。这座全球最具价值的内容资产库之一究竟花落谁家,预计将受到投资者与竞争对手的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