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近1700亿元投入OLED高世代产线:技术竞争开启,明年起集中释放产能

2025-11-16 13:33

近期维信诺定增、控制权变更一事,让面板产业重投入下的压力受到关注。面板产业重资产、长周期、高成本的特点,使厂商需要一边争取更多收入,一边投入重资产产线建设。定增募资成为一些厂商缓解压力、改善资产负债表现的途径,另一些面板企业近期则在扩展融资渠道。

投入高世代OLED产线建设的金额颇高,成为近期业界的关注焦点。这是一种已在手机上普遍应用,仍待在电脑等中尺寸产品上继续渗透的技术。随着10月底TCL华星宣布启动G8.6代印刷OLED产线建设,国内在建8.6代OLED产线达到3条。其中维信诺持股的合肥国显在建的8.6代OLED面板产线投资额550亿元,TCL华星t8总投资额295亿元,加上京东方,三家国内厂商投资额超1400亿元。再加上三星显示,四家面板厂在8.6代OLED生产线上的投资总额则接近1700亿元。

一些业务较多元的厂商资金较雄厚,但新产线建设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照营收规模,维信诺、京东方去年营收额分别约79.29亿元、1983.81亿元,两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分别为-25.05亿元、53.23亿元。

重金投入后,这些产线未来能否转化为相当的收入、竞争力又如何,是当前业内尤为关心的问题。

“这是非常现实、非常关键的问题。高世代OLED已经历了一波投资高潮,在需求还没有充分释放之前,TCL华星的投资决策大部分已经定下了。”就如何看投资潮中公司相关产线的竞争力,TCL华星CEO赵军近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业内有4条高世代OLED产线已在推进,将在明年下半年到2028年之间集中释放产能,届时TCL华星将面临竞争。激烈竞争中谁能跑出来,还是取决于技术竞争力。

从时间线看,京东方8.6代线将于明年下半年量产,TCL华星t8项目预计2027年下半年量产,业内预计维信诺相关产线2027年第一季度开始放量。来自这些产线的产品将逐步进入市场。

比拼产能建设的同时,不同技术路线也在争锋。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OLED大致有5种技术路线,包括蒸镀、LGD的白光WOLED、三星的QD-OLED、印刷OLED和无掩模板相关技术。这些技术各有特点,其中蒸镀已成为小尺寸面板的主流,白光OLED主要面向大尺寸面板,印刷OLED则适用于大中小尺寸应用。

由于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各产线的竞争也是技术路线之间的竞争。记者了解到,应对接下来的OLED产能放量,当前厂商正着重提升产线各项指标。

TCL华星采用印刷OLED技术,赵军告诉记者,印刷OLED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已基本解决大硬伤或瓶颈,未来要做到完全成熟还需改进功耗,至少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蒸镀的功耗水平。此外,过去一年印刷OLED5.5代线的良率已从百分比个位数提升到70%,如何在8.6代线上提升良率也是一个挑战。材料体系上,此前印刷OLED已从封闭的高分子切换为小分子,与成熟的OLED材料体系兼容,预计明年年底能使印刷管线达到与传统OLED一样的水平。

赵军判断,各种OLED技术路线中,未来技术还将融合、拓展,应用范围也会扩大,例如印刷OLED将率先用在中尺寸产品,后续有机会应用于小尺寸手机,TCL华星近日在全球显示生态大会已展示了一款Real Stripe RGB像素排列、分辨率390PPI的手机显示。

其他厂商也在克服一些技术问题,例如摆脱其他厂商的技术封锁。

此前FMM(精细金属掩膜版)真空蒸镀是韩系面板厂广泛使用的技术。维信诺近日表示,公司的ViP技术可摆脱传统AMOLED工厂受制于FMM定制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规避了海外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但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ViP等技术也面临良率较低、材料待进一步开发等压力。京东方相关产线则采用FMM蒸镀制程,该公司近日判断目前OLED行业整体供过于求且竞争激烈,并预计未来高世代产线量产有助于进入高端市场。

作为较新兴的显示领域,OLED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厂商的OLED业务尚未实现盈利,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变化。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预计,在显示屏价格下跌影响营收的情况下,今年AMOLED营收增长陷入停滞,下半年营收预计略低于去年同期,明年营收状况将有所好转,营收预计增长5%。但该机构也表示,随着更多8.6代OLED产线投入市场,预计AMOLED的价格和规格竞争将愈发激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