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2025“双十一”年轻人消费报告:近八成人愿为快乐买单,“价保”成最看重服务

2025-11-14 19:19

按:

月薪八千的年轻人,都把钱花在哪?

无缝衔接中秋国庆假期,从10月8日到11月14日,历时37天,这个再次刷新“史上最长”纪录的“双十一”,终于落下帷幕。

与以往相比,今年“双十一”有什么新变化?当“双十一”逐渐从“一日限定”的爆发式购物狂欢节,演变成“漫长的季节”,消费者是更有参与感还是感到更疲惫?

针对往年消费者抱怨的“玩法复杂”、“凑单疲惫”等痛点,今年各平台纷纷喊出“玩法简化”、优惠直给、“无需凑单”“官方立减”等口号,面对平台的“改变”,消费者的真实体验如何?

为了深入了解本届“双十一”消费者的真实消费体验,《消费者报道》在今年10月24日~11月11日期间展开了问卷调查,共回收730份有效问卷。其中00后、95后和90后占比超过五成,男性占据大多数,近九成参与者身处一线、新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月收入水平在8000元以上的占比达到62.5%,无论是所处区域、收入水平还是年龄段,他们都是当前消费市场上的中坚力量。

 01. 

消费者对“双十一”依然有期待

尽管社交平台上大家嘴上喊着买不动了,纷纷表示听到“双十一”这个词就感觉好累,但此次实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消费者对“双十一”依然期待,参与或计划参与今年“双十一”的人占比达到75.7%。

与此同时,近七成消费者对创下“史上最长”纪录的大促周期表示支持。同时,也有25.1%的消费者表示“与我无关”,第一批买完需要的产品就直接结束。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面对各大平台“双十一”五花八门的优惠规则,44.7%“的消费者觉得“有些复杂,但为了优惠愿意花时间”,近三成消费者表示乐于研究,享受计算优惠的乐趣,不过也有23.8%感觉到麻烦和疲惫,希望优惠能更直接。

 02. 

消费者要的并不是“绝对低价”

尽管“双十一”吸引力依然强大,但走过了17个年头后,另一个所有人能明显感知的事实是,曾经那股“买买买”的狂欢消费热潮早已不在,如今“双十一变淡”也成为一种老生常谈。

这背后,是消费环境变了,也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变了。

在谈及2025年消费观念,近五成消费者表示自己倾向于“极简消费(如无必要不花钱)”。与此同时,“追求品质(在可负担范围内选择更高品质)”以46.8%的占比紧随其后。

近年来,不少贵价品牌业绩暗淡,而“平替”“低价”的品牌普遍过得不错。例如拼多多、名创优品、萨莉亚、蜜雪冰城等。这让绝对低价看似成为一种大势所趋。

但从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绝对低价”并不是唯一真理。年轻人们依旧在追求品质生活,只不过,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无所顾忌地超前消费,而是按需购买,只为“物超所值”的高性价比商品买单。

这样的消费观念之下,今年“双十一”,超八成消费者将购物支出控制在了5000元以内。77.1% 的消费者采用 “目标导向式”(42.1%) 或 “精准清单式”(35.0%) 购物,严格按计划执行,极大减少了冲动消费。

与去年“双十一”同期情况对比可见,四成人与去年持平,30.3%的人比去年增加了,27.9%比去年减少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增加消费支出的人群中,00后占比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在消费领域,00后正在成长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03. 

不同品类消费态度差异大

在计划购买的品类里,数码家电(45.5%)、美妆护肤(42.9%)、服饰鞋包(36.9%)、家居日用(30.2%)、食品生鲜(27.5%)位列TOP5,由此可见生活日常刚需依然是购物的重点。

具体到不同品类,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并不相同。例如,对于服饰鞋包,近一半(47.2%)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追求极致性价比”;在家居日用品类,则更偏向于选择“平价实用”;到了食品生鲜与健康保健领域,消费者的态度明显不同——更重视品质与品牌,愿意多花钱,其中在食品生鲜品类中,看重品质与品牌的比例高达36.1%。

整体来看,消费者仍是秉承着“该省省,该花花”的消费理念,在日常用品上,追求实用与性价比,但在涉及健康、安全与体验的消费商,则愿意投入更多。

 04. 

理性之下,“快乐”突围

消费往往是为了满足两种需求,一种是实用需求,另一种则是心理需求。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理性购物的大趋势之下,为兴趣和情绪付费的“快乐消费”依然占据一席之地。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消费逐渐回归理性的当下,走红的是谷子经济、Jellycat和泡泡玛特等。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进行了快乐消费,其中39.3%的消费者“快乐消费”占“双十一”整体消费总额约一半,更有5.5%的消费者的“双十一”消费中70%甚至几乎全部为“快乐消费”。

在“快乐消费”类目中,旅行类消费以及音乐节、脱口秀等文娱消费这类体验类的消费成为最受欢迎的“快乐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关于今年消费观念选择中,65%的00后选择了“快乐消费”。不过具体到此次“双十一”消费中,为快乐花钱的中坚力量,并非“00后”,而是“80后”。有61.2% 的80后消费者将约一半的预算用于快乐消费,音乐节、脱口秀等文娱消费(64.1%)以及“出行相关(囤机酒产品、航班大促)、户外徒步、露营消费”(40.6%)是他们快乐消费的主要类型。

而00后以及90后在今年为“快乐消费”的支出类型则更加多样,除了出行与文娱类消费之外,游戏、潮玩、IP等领域都有较高的参与度。

 05. 

穷养自己,富养宠

虽然在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消费者中,仅有12.3%的人在“双十一”期间为宠物花钱,但这届养宠人,即便穷养自己,也愿意富养宠,给自己的宠物花起钱来绝不手软。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本届“双十一”中,近六成宠物主在宠物上的花费超过1000元,其中30.9%的宠物主在宠物上的花费在2001~5000元,有2.7%的消费者在宠物消费上超过5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交互分析后可以发现, 本届“双十一”总花费在2001~5000元的消费者中,有高达62.2%的人群,其宠物消费也恰好落同一个区间,而在总支出为1001~2000元的群体中,这一比例也达到39.3%。这意味着,对于这部分宠物主而言,宠物消费可能占据了他们“双十一”总消费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

除了花得多,也花得更精细。“把宠物当家人”的养育心态推动者越来越多宠物主将人的消费平移到宠物身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宠物消费,宠物美容服饰(54.5%)超过食品保健(44.5%)、猫砂等日用品(42.7%)成为本届“双十一”最多养宠人下单的品类。除了颜值消费之外,此外,人类健康管理的理念也逐步延伸至宠物领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宠物主购买了健康医疗类产品或服务。

《2025天猫双11宠物消费观察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报告指出,猫用保健品成为“双十一”增速最快的宠物品类,针对心脏、泌尿等问题的特色保健品同比增长超120%,养宠人开始从为宠物“治病”升级到“防病”。报告表示,这与“把宠物当家人”的情绪消费特征高度吻合。

 07. 

在社交平台种草,购买仍偏好“淘天”、“京东”等电商

当前,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在消费者“发现好物”以及形成购买决策的过程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5.7%的消费者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内容平台获取“双十一”相关商品信息和推荐,其次才是电商平台本身(64.3%)和直播带货(36.6%)。

但从实际下单行为来看,本届“双十一”的主战场依然聚焦于传统电商平台。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消费者选择的购物平台中,“淘天”(淘宝/天猫)以64.9%的占比位居首位,京东紧随其后(63.4%),另有近四成消费者选择在拼多多下单。

新兴力量中,在抖音参加“双十一”的消费者(24.6%)已经超过了快手、唯品会、小红书等平台,但跟“淘天”、京东、拼多多相比还有差距,而2023年才首次加入“双十一”的小红书,消费者实际下单比例仅有5.7%。

“优惠力度大,购买价格最划算”(45.2%) 毫无疑问成为消费者选择购买平台的首要决定因素,喜欢的主播(39%)排名第二,说明直播带货的影响力依然强劲。此外,“退换货流程方便”(38.2%)和“优惠机制更直接简单”(37.3%)也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08. 

价保成为消费者最看重的售后服务

近年来,“双十一”,价格“瞬息万变”、“时高时低”成为不少消费者吐槽的焦点。或许因此,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在售后服务方面,价格保护(53.6%)成为消费者最看重的服务,其后依次为退换货便利性(46.2%) 与发货时效保证(41.3%)。

据了解,当前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双十一”期间都推出了“全程价保”服务,承诺若消费者在购买一段时间内发现商品降价,可申请退差价。然而,不少消费者反馈,价保服务本身存在诸多限制,如不涵盖优惠券、购物金等优惠方式。但由于大促期间,平台常通过红包、不同面额的优惠券等方式进行降价,这使得即便消费者发现商品降价,也无法申请价保,从而导致价保服务实际保障效果有限。

在谈及对未来“双十一”的期待这一问题,大量问卷参与者表示,希望平台进一步简化优惠规则,例如采取“明码实价”、“限时直降”,或者固定时间段内全场折扣等方式让优惠更简单直观,“不用再到处找券,东凑西凑”。

此外,不少消费者对“双十一是否真为全年最低价”表示怀疑。有参与者指出,部分商品在活动前半个月悄然提价,导致大促期间的实际成交价并未达到预期低位。多名参与者提出希望大促期间保持统一优惠力度,避免出现价格“时高时低”或是现货比预售更低价的情况。有消费者提出希望显示近180天价格走势,帮助决策。也有消费者希望延长价保时长,增加自动理赔功能,无需手动申请,系统可自动识别降价订单并返还差价。

此外,在商品组合上,也有部分参与者提出希望推出“小剂量试用”“单品独立定价”等方式,避免套组、赠品过多导致不必要的开销。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年年轻人的“双十一”消费情况,那就是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商品,同时享受更好的服务,而这势必对品牌、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谁能让规则更简单、价格更真实、服务更可靠,谁自然就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