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14 09:58
随着今年以来全球资金多元化配置趋势加大以及中国资产的吸引力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流入香港证券市场。
近日,香港交易所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以下简称“业绩报告”)显示,得益于市场交易活跃及新股上市热潮,香港交易所在第三季度延续了今年上半年的强劲表现。港交所营收和净利润连续第三个季度创下季度新高,同时,今年前三季度的总营收和净利润也创下历年来前三季度的新高。
多项业绩指标创新高
业绩报告显示,香港交易所前三季度总营收达219亿港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134亿港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三季度表现尤为亮眼,单季营收77.75亿港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49亿港元,同比增长56%。
港交所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及新股上市热潮。
今年前三季度,港交所主要业务收入同比上升41%,其中,现货市场及股票期权市场成交量屡创新高,带动交易及结算费用大幅增加。前三季度,港交所日均成交额高达2564亿港元,同比增长126%,成为交易和结算费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前三季度股本证券产品交易费收入达41.93亿港元,为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
沪深港通方面,2025年前三季北向沪深股通和南向港股通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达人民币2064亿元和1259亿港元,同创历年前三季新高,较2024年前三季分别上升67%和229%。前三季度沪深港通总收益上升至32.25亿港元,同比增长超八成,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衍生品市场同样保持增长态势,前三季度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则达170万张,同比上升11%。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417亿元,同比微跌5%,表现相对平稳。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香港交易所继续把握全球资产配置多元化趋势及中国资产吸引力的机遇,在今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均创下业绩表现新高。
在华泰证券非银团队看来,港交所盈利创下多项纪录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净额和存、托管服务费收入的超预期表现。三季度日均成交额环比增长20%,达2864亿港元,同比增长超200%。其中,2025年9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更是首次突破3000亿港元关口,达3167亿港元,创下单月新高。“同时,三季度交易日数量较上季度增加5天至65天,推动整体成交额攀上新高,成为交易类收入提升的核心动力。”华泰证券非银团队表示。
IPO表现强劲
今年以来,赴港上市的公司络绎不绝,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香港新股融资额居全球新股市场榜首,期内共有69家公司新上市,总融资额达1883亿港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也是2021年以来最强劲的同期表现。
陈翊庭表示,第三季度,我们的新股市场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新股上市申请数目众多,申请企业涵盖科技等多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业绩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25家,集资额总共789亿元,新股数量和集资额较2024年第三季度分别上升67%和87%。2025年9月,香港交易所迎来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紫金黄金),成为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第二大新股及最大单一上市新股,集资287亿港元。
截至2025年9月30日,港交所处理中的首次公开招股申请数目增至297宗,是2024年底的84宗的三倍多。此外,2025年前三季度的上市后增发金额大幅回升,总额达4572亿元,是2024年同期的两倍有余,也是2021年以来最高的同期纪录。
“第三季度港股IPO市场依然强劲。”华泰证券非银团队表示,港交所第三季度上市收入为4.5亿港元,环比增长11%。多家龙头企业在三季度登陆港股,如紫金黄金国际、奇瑞汽车、蓝思科技等,三家公司合计募资额约446亿港元,而紫金黄金国际是今年全球第二大新股。截至11月5日,在港交所排队IPO数量有291家,储备充足。另外,港交所于8月推出了新股定价新规,进一步优化了港股IPO的发行定价机制,有望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