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14 18:58
深圳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部分赛事、闭幕式承办城市,正以其体育魅力和支付便利化的“深圳温度”吸引世界目光。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全运会期间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全面优化支付服务环境,创新推出多项支付便利举措,并联动开展交通出行、观赛游玩等场景支付惠民活动,为深圳赛事经济注入金融活力。
11月9日至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深圳作为闭幕式承办城市和13项重量级赛事的举办地,迎来了一场特殊的“考验”——如何让数以万计的运动员、观众与外籍嘉宾,在感受体育激情的同时,体验一座国际化城市的金融温度?
支付无界:
从“第一站”到“最后一公里”的闭环
“支付服务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更是国际赛事保障的核心环节。”这场金融协同行动的牵头方——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深圳人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机场口岸到赛事场馆,从商圈酒店到社区网点,这场由中国人民银行统筹引领、金融机构协同发力的支付服务升级行动早已启动。
为了向来深的工作人员、运动员、观众、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深圳人行早在9月赛事开始前,就组织辖内近60家银行、支付机构开展专项支持保障工作,从账户服务、适老无障碍设施、特殊群体绿色通道、刷卡及移动支付、现金供应、ATM运维、商户巡检等七方面全面部署,为全运会保驾护航。各银行聚焦支付便利化与重点场所服务效能提升,推进自查整改与优化升级,让全运会支付服务覆盖更广、落地更深。深圳金融系统用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为这场体育盛会筑起了一道便捷、高效、温暖的金融保障线。
对于机场、口岸等“来深第一站”,深圳人行推动建设了5个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支付、文旅、通信、交通、移民等综合服务,并组织金融机构常态化派驻工作人员,动态更新完善宣传工作手册,全面提升外籍来华人员入境支付体验。
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抵达大厅,一位外籍游客正在交通银行双语专员的指导下了解如何在鹏城消费。“工作人员甚至准备了多语种手册,并介绍了消费、交通等各方面的服务。”他感慨,“实在太方便了。”
据了解,全运会期间,深圳人行分别组织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湾口岸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支付及赛事方面的双语咨询、引导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各口岸服务中心已受理外籍人士业务咨询超1.7万人次。而在全市范围内,重点商户外卡受理率已达99.99%,1647个银行网点织成高密度外币兑换网络,支持外卡取现的ATM占比97%。
这场支付升级的协同效应在细节处尤为明显——工商银行在机场和口岸布设数币智能机,实现“2分钟申领+外币充值”;中国银联推出“外卡公交地铁5折”活动,让境外游客轻松穿梭城市;中信银行深入深圳大学为志愿者开展支付培训,确保服务触点延伸到每个角落。
“各机构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在统一指导下协同互补。”一位参与项目的相关人员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搭建基础设施,银行夯实服务网点,银联激活消费场景,形成了完整的金融服务生态。”
跟着全运会去旅行:
“处处可消费、时时有惊喜”
在深圳万象城,香港游客陈女士的退税体验成为金融创新的最佳注脚。她在退税商店购买了一款智能手表后,直接扫描Alipay+退税受理台卡,退税款瞬间到账电子钱包。“以前退税要填表、排队,现在就像收发红包一样简单。”她笑着说,“这种感觉会让消费变得更快乐。”
这得益于深圳人行与深圳市税务局联合推出的“退付至境内外电子钱包”“跨境支付通退付”等创新举措。与此同时,针对港人的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已扩大至8家,近400家在港合作银行网点让港人“足不出港”开立内地账户。
目前,港人在深开设内地账户超322万户,其中代理见证开户超42万户,累计交易近393亿元,该金额占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业务的九成。
除了方便,还有实惠。“跨境支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体验工程。”中国银联深圳分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跟着全运会去旅行’活动,将跨境支付嵌入观赛、游玩、住宿全流程,让便利可感知。”
“处处可消费、时时有惊喜”。中国银联深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全运会这段时间,我们特意给深圳本地朋友和来看比赛、参赛的人准备了不少支付优惠,覆盖了日常吃喝购物场景。”
金融服务升级:
从“标准化”到“有温度”
金融服务的光芒不仅照耀赛场,更温暖着每个角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深圳工行”)在全辖网点配置轮椅、放大镜、盲杖等26项便民物品,并在33家网点完成养老金融专区建设,21台支持存折功能的ATM帮助老年客群跨越数字鸿沟。深圳工行福民支行创新设立“服务体验官”,邀请老年客户体验从进门到办业务的全流程。
“金融服务的最高境界是无形。”一位在“工行驿站”休息的老年观众说,“我不用学习新技能,不用适应新机器,他们适应了我的习惯。”
中国银联的“全运颐年乐”活动则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在全运会售票点、社区养老助餐点设立联合服务站点,为老年人提供支付信息、金融知识普及等一站式服务。
在深圳,赛事场馆内欢呼如潮,场馆外的便利店内,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用各自熟悉的方式完成支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一贴即付、外卡一挥而过、手机Pay轻松触碰……“这些无声的支付瞬间,见证着一座城市通过金融协同的力量,让国际赛事不仅成为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成为便民惠民的实践场。”一位业内人士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