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华润,抛出大规模融资

2025-11-14 09:28

来源:拾遗地

文/十一弟

刚过去的十月份,是楼市的传统销售旺季——银十。

只不过,旺季不旺了。

房地产止跌回稳,官方已经提出来一年多了。

市场有其自身规律,它硬是支棱不起来。

今年,就连行业前五的央企开发商,也掉队了——

三季度,行业一哥保利,出其不意地由盈转亏,单季度亏损将近8个亿。

今年前十个月,保利的销售规模2228亿,下滑了两成以上。

在百强房企榜单上,华润置地排名第四,排在它前面的,也是三家央企——

保利、绿城、中海。

华润置地是现在的房企利润王,照样没能扛住市场下跌——

到上个月,它的销售规模1696亿,减少了17%。

其中,今年十月份,华润置地的单月销售额,大幅下滑了51%,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在中期业绩会上,华润置地的管理层,对后市的判断,也犯迷糊了——

“虽然今年以来稳楼市政策密集出台,对核心城市的改善性需求形成一定拉动。”

“但进入二季度后,市场动力再度放缓,行业整体虽有企稳迹象,但复苏基础依旧脆弱。”

楼市长期趴窝,跌跌不休,根本看不到底,换谁也很难乐观起来。

最近,华润置地启动了一轮大规模融资,来补充自身的流动性。

它旗下有一个物业管理与商业运营的上市平台——华润万象生活,持有其超过72%的股权。

今年以来,港股的一波牛市,也带飞了华润万象生活。

十一弟查了下——

从年初到现在,华润万象生活的股价,涨幅将近三分之二,市值超过1000亿港元。

股价大幅上涨,华润置地看到了减持的窗口期,趁着高位,赶紧套现——

它决定减持其持有华润万象生活的4950万股股票,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

华润置地是折价卖出,每股出售价格定在了41.7港元,较当前股价有一定比例折让。

抛售华润万象生活2%的股票后,华润置地的持股比例下降至70%左右,从中套现逾20亿港元现金。

据说,这些资金将用于拿地、项目开发建设及经营开支。

五年前,华润置地把华润万象生活拆分出来,送到港股上市,从未进行过减持。

大股东高位套现,华润万象生活在二级市场应声下跌。

作为轻资产业务平台,华润万象生活的两大业务板块——

无论是物业管理,还是商业运营,都是现金奶牛。

一只手坐收物业费,另一只手坐地收租。

光是去年,它就赚到了36亿利润。

去年末,华润万象生活每股派息1.257块钱,以华润置地持有的16.5亿股计算,它拿到了将近21亿现金分红。

减持华润万象生活之前,华润置地还抛出了一项更大规模的融资计划——

它委托了六家投资银行,未来一年内,打算在港交所发行39亿美元债。

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277亿融资。

十一弟查了下,华润置地上一次在境外发行美元债,还是在六年前。

当时,它发行了一笔本金10.5亿美元的永续债,年息3.75%。

今年,境外资本市场重新对内房企打开了融资通道,绿城、新城发展先后恢复了美元债发行。

但很难说,现在是寻求境外发债的好时机——

由于内房企整体信用还未修复,境外发行美元债,需要付出巨大的融资成本。

年初,绿城发行了两笔本金总计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年息为8.45%。

之后,新城发展也发行了两笔本金总计4.6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年息高达11.88%。

目前,绿城的开发业务毛利率,跌到了13%;新城控股的开发业务毛利率,跌到了8%。

这哪里是融资,分明是给外资打工,白花花地送钱。

不过,好死不如赖活着——

境外资本市场的高息融资,其实是饮鸩止渴,给自己强行续命。

横竖就是赌一把——

这些融资协议,哪怕利率再高,条件再苛刻,只要能拿到钱,房企们也都敢签。

这几年,楼市不景气,不少房企信用崩塌。

不过,受益于政策大力支持,开发商在境内的融资成本,整体大幅降低。

十一弟查了下,到上半年,华润置地的平均融资成本,已经降到了2.79%。

绿城的平均融资成本为3.4%,新城控股为5.55%,龙湖为3.58%。

到上半年,华润置地名下背负了2813亿有息债务。

它的资金成本低到令人发指的2.79%,当然能比其他房企的盈利能力,高出一大截。

在开发项目层面,哪怕是央企利润王,现在的盈利能力,肯定也大不如前了。

华润置地的开发业务毛利率,已跌至不足16%了。

只不过,由于境内融资成本下降,从前被银行大口吃掉的利息,现在留在了房企。

于是,压力就给到银行了。

境外的资本家,可不会惯着你,想从他们手上拿到资金,就必须付出大代价。

这次,华润置地狮子大开口,一下子抛出了39亿美元融资计划。

接下来,就看它能把利率谈到多低了。

兜里真要缺钱的话,硬着头皮、咬着牙,也得把融资协议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