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邮·银行|深度报告|息差筑底,手续费改善,国有行全部营利双增

2025-11-14 09:0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邮证券研究所)

转自:中邮证券研究所

规模驱动业绩回暖,手续费改善趋势延续: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总体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91%、0.56%、1.48%。偏低基数影响下,银行业整体生息资产规模扩张、以手续费收入为代表的业务收入改善、息差整体企稳,主要业绩指标呈现持续修复态势,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生息资产保持增长,主动负债扩张降速: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合计生息资产同比增速9.40%,上市银行贷款及垫款、债权投资分别增7.83%、13.94%;计息负债中,吸收存款、主动负债规模增速分别为7.80%、10.90%,仍需关注后续存款搬家影响。

净息差下行趋势企稳: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1.35%,与上半年基本持平,除国有行微幅下滑之外其余均企稳。各类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与计息负债成本率普遍下行,负债端成本下行幅度稍大。

债市调整扰动非息收入表现,净手续费增速扩大:三季度以来债市显著调整,上市银行前三季度非息收入总体增5.02%,环比降1.99pct,其他非息收入形成一定拖累。在较低基数之下,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资本市场持续火热对于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拉动,2025年前三季度各银行板块净手续费均现增长,后续表现仍有向好趋势。

资产质量稳中有升,信用成本持续下行: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贷款不良率为1.23%,较上半年末有小幅度下降。信用成本较2024年同比与2025年上半年环比均取得显著下行。三季度末上市银行总体拨备覆盖率约235.98%,较上半年末出现小幅下行。

投资建议:

今年12月至次年3月末或将仍有大量定期存款到期,居民存量资产无风险利率将进一步下行,居民存款或将继续向保险资产迁移,同时受益于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工具支持,重点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将明显改善。

投资方向上:一是建议继续关注存款到期量较大,息差改善有望超预期改善相关标的:重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二是建议关注明显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改善的城商行:江苏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总体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91%、0.56%、1.48%。相较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总体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延续增长趋势,但除归母净利润增速扩大之外,其余两指标增速稍有减缓,环比分别变动-0.14、-0.52、0.69个百分点。

分银行类型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城商行营收表现仍保持强势,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指标均显著好于其他银行类型;国有行表现良好,营业收入与拨备前利润均保持小幅正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转正,各行普遍录得正增长;农商行表现次之,股份行表现相对靠后,三项指标均录得负增长。

从个股层面来看,202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提升的银行数量分别为29、27、35家。其中,营收增速在10%以上的银行数量为2家(西安银行、重庆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拨备前利润与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15%的银行数量分别为1家(西安银行)与2家(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其中部分主体已经连续保持多季度快速增长。

综合来看,偏低基数影响下,银行业整体生息资产规模扩张、以手续费收入为代表的业务收入改善、息差整体企稳,主要业绩指标呈现持续修复态势,整体符合市场预期。但个别银行经营压力仍然存在。

拆分业绩驱动因素,从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合计归母净利润增长驱动因素来看,生息资产规模增长为主要驱动因素,且2025年前三季度相较于2025年上半年程度进一步上升。此外,另两项主要驱动因素为减值损失下降、手续费收入,其中手续费收入重要性有所提升。拖累项方面,净息差、投资收益以及管理费用均在2025年前三季度对于业绩形成一定拖累。其中随着三季度净息差表现边际企稳,前三季度净息差整体拖累程度相对上半年有明显收窄。

生息资产保持增长,主动负债扩张降速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合计生息资产同比增速9.40%,增速较2025上半年的9.77%环比小幅下降0.37pct。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各自生息资产同比增速分别达10.14%、4.69%、16.25%、7.50%,城商行、农商行生息资产增速均有进一步提升,城商行、国有行增速保持在10%以上。

资产端分结构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贷款及垫款录得7.83%同比增幅,增速环比小幅下行0.24pct,期末占生息资产比重为56.96%,环比小幅下滑0.45pct;债券投资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债市持续调整未改上市银行债券投资需求,债券投资规模持续扩张,增幅达13.94%,环比提升1.14pct,期末占比达到28.63%,环比提升0.64pct;从增量角度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贷款及垫款、债券投资规模增长分别贡献了生息资产总体增量的48.11%和40.77%,其他生息资产贡献了生息资产总体增量的11.13%。

三季度来看,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持续演绎,对于包括外贸型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信贷需求形成的扰动仍在发酵。叠加企业反内卷与居民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的影响因素,三季度信贷需求整体偏弱。而随着包括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内的一揽子逆周期政策陆续出台撬动信贷增量,后续信贷需求或将呈现边际性修复趋势。

负债端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吸收存款同比增速7.80%,较2025年上半年的8.31%环比回落0.50pct。与此同时,上市银行主动负债规模增速继续回落6.96pct至10.90%。其他计息负债增速为16.94%,环比提升4.11pct。从余额占比来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吸收存款、应付债券、其他计息负债分别占计息负债余额结构的74.03%、8.13%、17.84%,整体保持稳定。

分银行类型来看,城商行吸收存款与主动负债规模增速均为最高,分别达12.47%、19.84%,显著高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国有行主动负债规模增速相对突出,达到17.65%,吸收存款增速7.66%,后者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相近;农商行与股份行的债券融资增速均转负,分别为-6.29%、-1.67%,环比分别下行13.44、2.36pct。此外股份行吸收存款规模增速相对偏慢,仅为6.47%,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或存在一定揽储压力。

负债端来看,三季度权益市场持续保持强势、市场情绪高涨、风险偏好抬升,对于居民存款规模形成一定分流作用。伴随着存款利率保持低位、资本市场相对活跃,三季度上市银行吸收存款增速出现一定回落,市场环境对于银行稳定留存存款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仍需持续关注后续存款搬家影响。

净息差下行趋势企稳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总体净息差、净利差、生息资产收益率、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1.35%、1.22%、2.85%、1.62%。其中,净息差、净利差两项指标与2025年上半年基本持平,生息资产收益率、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下行3BPs、4BPs。

分银行类型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30%、1.49%、1.36%、1.49%,环比分别降0.65BPs、升0.97BPs、1.24BPs、0.01BPs。除了国有行净息差微幅下滑之外,其余各类银行净息差均现企稳。

资产端收益率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生息资产收益率测算值分别为2.75%、3.04%、3.06%、3.05%,相较2025年上半年环比呈现缓慢下行趋势,环比分别下行3.52BPs、3.31BPs、0.90BPs、3.37BPs;负债端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1.58%、1.67%、1.83%、1.68%,环比下行幅度分别为3.16BPs、4.82BPs、2.26BPs、3.46BPs,下行幅度相对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幅度稍大。

债市调整扰动非息收入表现,净手续费增速扩大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非息收入总体增速为5.02%,继上半年非息收入增速转正后有所下滑,环比降1.99pct。前三季度净手续费收入与其他非息收入增幅分别为4.60%、5.40%,相较2025年上半年环比分别增1.54pct、降5.36pct。其中,手续费收入在上半年增速转正之后增速进一步扩大,而其他非息收入则因三季度债市持续调整而受到明显扰动。

分银行类型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国有行非息收入以14.10%的增速继续领跑,主要原因为其他非息收入逆势保持23.92%的较高增速,亦是其他非息收入唯一保持正增长的银行板块;农商行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小幅下降0.45%,主要因为其他非息收入降幅较为收敛。而股份行、城商行则因为其他非息收入均录得双位数跌幅,非息收入分别下行5.99%、7.12%。后续若债市延续震荡甚至调整行情,各上市银行非息收入扰动或将延续。

从手续费表现来看,在较低基数之下,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资本市场持续火热对于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拉动,2025年前三季度各银行板块净手续费均现增长。其中,城商行以8.85%的净手续费增速居首,国有行增速5.93%次之。展望净手续费后续表现,随着2024年6月以来整体代销类相关费率下调的影响边际消退,以及银行渠道财富管理业务销售收入预计仍将受到资本市场火热的大幅提振,银行手续费指标后续表现仍有向好趋势。

2025年三季度,债券市场迎来显著调整。从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表现来看,部分银行交易盘以公允价值计量且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FVTPL)出现浮亏,且亏损银行所占比例相对上半年明显扩大,上市银行整体公允价值变动比营收规模为-0.58%,再度转负。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各自占比分别为0.34%、-1.81%、-3.22%、-1.62%,仅国有行录得浮盈。部分银行通过出售配置盘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AC)和公允价值计量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券(FVOCI)兑现收益增厚营收的情况有所减少,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占营收规模从2025年上半年的2.34%降至1.90%,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各自占比分别为1.70%、1.67%、3.76%、2.80%。

资产质量稳中有升,信用成本持续下行

从上市银行及各子版块不良贷款率来看,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贷款不良率为1.23%,较上半年末有小幅度下降。分银行类型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贷款不良率分别为1.26%、1.20%、1.03%、1.07%,其中国有行与股份行与上半年末持平,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小幅下行0.01pct、0.07pct。

信用成本角度,从2022年至今上市银行各期定期报告数据来看,读数显现了较强的周期性波动。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整体信用成本约0.14%,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信用成本分别为0.09%、0.25%、0.21%、0.09%,较2024年同比与2025年上半年环比均取得显著下行;从拨备覆盖率来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总体拨备覆盖率约235.98%。分版块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2025年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34.88%、215.47%、288.82%、356.72%,部分相较上半年末出现小幅下行。

总体来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整体稳健,贷款不良率稳中有降,信用成本波动中稳步下行,拨备覆盖率小幅下行。展望后续,随经济基本面修复、权益市场回暖、政策刺激进一步落地,资产质量有望保持稳健提升趋势,出现快速恶化概率较小。

投资建议

今年12月至次年3月末或将仍有大量定期存款到期,居民存量资产无风险利率将进一步下行,居民存款或将继续向保险资产迁移,同时受益于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工具支持,重点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将明显改善。

投资方向上:一是建议继续关注存款到期量较大,息差改善有望超预期改善相关标的:重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二是建议关注明显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改善的城商行:江苏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等。

模型测算误差,假设与实际偏离,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外部事件超预期恶化,不良资产大面积暴露。

证券研究报告《银行2025年三季报综述:息差筑底,手续费改善,国有行全部营利双增》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分析师:张银新 SAC编号:S1340525040001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也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审慎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中邮证券不对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