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央企地产巨头,筹谋补血300亿

2025-11-13 20:13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微博

1.15万亿资产的地产龙头,开始密集补血。

11月13日,华润置地公告,拟配售手中4950万股华润万象生活的股份,套现20.6亿港元

3天前,其宣布准备申请一笔中期票据计划,募集39亿美元。若两大计划顺利推行,华润置地所补充的资金,折合人民币在300亿左右。

市场正等待回温,董事长李欣领衔的地产巨兽,在业绩承压的关键时期,同样在增强资金储备。

本月初,其发债平台“华润置地控股”刚完成核心高管调整。由华润置地总裁徐荣出任董事长,与新任财务总监赵伟,组成新的管理团队。

“徐荣与赵伟的搭配,预示公司后续融资动作或将进一步加码。”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评价称。

果不其然,融资动作紧随而来。

密集补血

李欣团队这次配售,时机瞅得准,正值华润万象生活的股价高点。这家商管龙头企业,同样由李欣掌舵,主营商业和物业运营管理,截至6月末,覆盖125个购物中心和27个写字楼,在管建筑面积为4.2亿平方米。2024年以来,华润万象生活的股价,从低点18.34港元,最高涨至46.54港元,一度创下近两年新高,市值重返千亿港元

华润置地作为大股东,在华润万象生活持股72.29%,此次配股价为41.70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折让约9.58%,相当于打九折,较年初股价仍高了1.6倍。

《21CBR》记者从华润置地方面了解到,本次配售获全球机构积极响应,认购倍数达4倍,最终长线投资者获分配近60%,包括多家主权基金及长线资管公司。配售完成后,华润置地对万象生活的持股比例,降至70.12%,依然握有实控权。

回笼的20.6亿港元,将极大补充华润置地的流动资金,用于收购储备土地、开发成本等。李欣团队还有一重考量。

公告指出,配售将令华润万象生活的股东结构更多元,增强其市场流动性和股权价值,大股东也将受益。今年以来,华润置地基于央企背景和稳健经营,已筹划多轮补血

最近一次在11月10日,华润置地公布了39亿美元中期票据计划,是时隔6年来首次进行境外债融资。今年以来,华润置地还在国内获得多项定期贷款、发行中期票据及公司债等。

架构调整

李欣治下,华润置地的内部调整,动作不断。

10月底,华润置地控股完成核心高管调整。徐荣正式出任董事长,与新任财务总监赵伟组队,分别接替李欣与郭世清的职务

徐荣与赵伟的新搭配,被外界解读为华润强化其财务团队,有望拓宽融资渠道。

具体看这两人的经验,赵伟是华润系的财务老将,曾任华润啤酒和华润医药的CFO。

徐荣在2023年初才加盟华润,去年12月就升任华润置地总裁。

当时公告称,他曾任职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招商局集团等,在城市更新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政府出身加上企业经验,两年多时间,徐荣跃升为公司“二把手”。

新管理层官宣数日后,11月5日,华润置地控股就发布公告,发行不超过65亿元的公司债券,债券票面利率为1.78%。

除了人事变动,李欣也对华润置地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调整。

年中的变动,主要是弱化大区的平台职能,形成“强总部、强一线、弱大区”的管理模式,大区转变为“运营督导”的角色。

具体来看,大区层面涉及住宅开发业务的职能全部取消,相关权限收归总部或下沉至城市公司。

商业综合开发建设部门,则保留在区域,因为华润置地的商业开发业务比重较大,而且需要体系化运营。

其实,李欣在去年初,就开始对组织架构动刀了,其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当时,他把原有7个大区重组为5个,28个地区公司重组为20个,并放权至一线,地区公司的权限增大,大区权力相应弱化。

克而瑞的一份报告显示,其监测的65家重点房企,今年以来纷纷调整组织架构,通过“换血”与资源重组,寻求降本增效与战略转型的新路径。

缓解压力

放眼地产行业,华润置地是少有稳健的房企,营收、利润有回暖态势。

当前,其确实有较强的资金需求。这个地产巨头,总资产达1.15万亿,今年重现扩张节奏。

1-10月,华润置地的权益拿地金额为538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