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跌0.58%,恒生科技指数跌0.77%

2025-11-13 12:05

华盛资讯11月13日讯,港股三大指数普跌,恒生指数跌0.58%,国企指数跌0.64%,恒生科技指数跌0.77%。

恒指成分股中,石药集团涨4.31%,中国生物制药涨6.36%,紫金矿业涨3.92%;九龙仓置业跌3.13%,中国海洋石油跌3.14%,华润万象生活跌5.94%。

科指成分股中,比亚迪股份涨0.90%,百度集团-SW涨0.95%,华虹半导体涨1.48%;京东集团-SW跌2.17%,腾讯音乐-SW跌12.11%,金蝶国际跌2.37%。

板块方面

生物科技-HK走强,三生制药涨7.44%,百济神州涨6.96%,中国生物制药涨6.36%,信达生物涨5.45%,石药集团涨4.31%。

金属与采矿走强,赣锋锂业涨11.25%,天齐锂业涨9.04%,马鞍山钢铁股份涨7.09%,新疆新鑫矿业涨6.58%,洛阳钼业涨5.95%。

有色金属齐涨,中国白银集团涨12.31%,中国黄金国际涨6.50%,灵宝黄金涨4.47%,中国铝业涨4.22%,紫金矿业涨3.92%。

媒体与娱乐涨跌不一,腾讯音乐-SW跌12.11%,网易云音乐跌3.61%,猫眼娱乐跌0.38%,大麦娱乐跌0.00%,欢喜传媒涨1.30%。

煤炭下挫,能源及能量环球跌3.51%,力量发展跌3.30%,中国神华跌2.79%,中煤能源跌2.44%,金马能源跌2.29%。

个股方面

新秀丽涨17.99%;

龙蟠科技涨16.34%;

瑞浦兰钧涨14.34%;

巨星传奇跌17.58%,巨星传奇于2025年11月13日发布配售及认购协议公告,将按每股7.20港元配售最多7500万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3.693亿港元,其中约67.70%用于举办国际知名艺人演唱会及展览成本,约16.25%用于创建独有明星IP及相关IP内容成本,约6.06%用于研发及采购食品饮品产品成本,约9.99%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德昌电机控股跌13.62%;

腾讯音乐-SW跌12.11%;

港股半日成交额top10概况

港股半日成交额top10(2025.11.13)

序号

股票名称

股价/港元

成交额/亿港元

涨/跌幅

1

阿里巴巴-W

154.9

54.77亿

-1.21%

2

腾讯控股

649.5

39.34亿

-1.14%

3

小米集团-W

43.28

34.42亿

-0.96%

4

华润万象生活

43.38

28.95亿

-5.94%

5

中芯国际

73.2

22.88亿

-0.07%

6

赣锋锂业

59.35

14.76亿

11.25%

7

中国平安

60.05

13.97亿

-0.41%

8

百济神州

227.4

13.73亿

6.96%

9

美团-W

100.4

13.66亿

-1.38%

10

紫金矿业

33.9

13.25亿

3.92%

大行最新观点

中信证券:医疗健康产业的内外因催化因素都有望延续

中信证券发研报称,展望2026年医药投资趋势,认为中国医药企业创新兑现及政策端支持创新药械、优化集采、推动商保等产业支持政策有望延续,医疗健康产业将回归临床价值和需求导向的定价体系,带来稳定的国内医药市场环境。该机构认为医药行业将继续维持超配,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布局:创新驱动和国际化出海相关标的、自主可控下核心零部件及试剂等进口替代标的,以及受益于集采优化、医保支付改革等新政的相关标的。

中信证券:国产储能产业链具备明显优势 电芯、储能系统环节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约为290GWh,2030年有望达到1.14TWh,显示储能行业增长潜力巨大。该行认为国产储能产业链具备明显优势,电芯、储能系统环节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建议关注布局海外储能产业链的头部厂商,看好储能系统集成商、电芯供应商及PCS供应商的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影视行业内容驱动需求的趋势延续 关注后续重点IP续作表现以及政策对优质内容的激励效果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3Q25传媒行业整体收入延续温和增长,龙头企业带动利润高增。影视行业内容驱动需求趋势持续,重点关注IP续作表现及政策对优质内容的激励效果;游戏板块景气度维持高位,精品化内容及丰富产品储备支撑高景气延续;营销板块温和增长,龙头盈利向好,互联网广告主投放增加,AI与程序化投放提升效率;出版板块在主业承压背景下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和降本增效推动利润改善,新业务布局持续推进。

中信证券:核聚变招标放量在即 商业化进度有望超预期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核聚变作为"人类终极能源"具有释放能量高、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优势,随着技术进步推动行业热度及融资规模持续提升。该行测算显示,仅国内2025-30年间核聚变装置总投资或超3000亿元,其中磁约束路线装置将通过"实验堆-工程示范堆-商业堆"三步走战略在2025-30年实现批量建设,场反位等多路线也有望快速落地并为行业贡献显著增量。

中金公司:电网与储能或将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环节

中金公司发研报称,"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截至2025年7月,全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分别为575、1110GW,新能源装机占比达45.9%,已超越火电成为第一大装机。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有望突破13亿千瓦,到2035年风光装机目标达36亿千瓦以上。该机构认为,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提升,电力系统消纳与稳定运行压力将逐渐凸显,电网与储能将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环节。

此内容由AI大模型工具“华盛天玑”生成,并由华盛内容团队编辑审核。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 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 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 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 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 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 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 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