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13 09:59
(来源: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核心结论:
远东宏信有限公司于201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作为我国首家上市的融资租赁公司,逐步发展为金融为“盾”、产业为“矛”的综合性集团。旗下子公司宏信建发于2023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设备运营服务提供商。我们看好远东宏信作为融资租赁龙头,租赁投放额的稳定性及负债端成本率下降的确定性,同时看好出海战略下公司产业运营分部的净利润扩张,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远东宏信的主要业务涵盖金融服务与产业运营两大分部,其中金融服务分部以融资租赁为核心,同时提供多元化创新金融服务;产业运营分部则分为以宏信建发为主体的设备运营,以及以宏信健康为主体的医院运营。在收入结构上,产业运营占比呈快速提升态势,2024 年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42.71%,同比增加 4.03 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充分体现出公司 “金融 + 产业” 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性,也印证了在金融服务稳健发展的同时,产业运营分部成功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具体来看,金融服务业务方面,远东宏信持续加大合规与风控力度,严格把控资产质量,生息资产规模保持稳定,且受益于普惠业务的扩张和负债成本的下降,利差有望进一步走扩;产业运营分部则深度融合产业与金融,充分发挥资源与业务协同优势,其中宏信建发率先推进出海业务拓展,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宏信健康已布局 26 家私立医院,聚焦医疗资源薄弱的三四线地区,打造独具远东特色的医院网络。
远东宏信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推动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并保持稳健态势。在风险管控方面,公司采取了审慎的项目投放策略,严格控制新增业务质量,同时有序压降城市公用类项目规模,使得不良资产的生成得到有效控制。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2025H不良资产形成率分别为0.50%、0.43%、0.23%,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40%、228%、227%。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风险、资产质量与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利率及汇率大幅波动风险。
投资要点
关键假设
1)金融服务业务:考虑到公司主动压降城市公用业务规模,保持稳健发展模式,我们预计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在2025-2027年增速为3%,生息资产在2025-2027年同比增速为0.50%/1.00%/1.00%,租赁资产平均收益率分别为8.00%/7.95%/7.90%;负债端考虑到公司适度拉长负债久期,银行借款占比增加且新增成本下降,且随着美元降息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计息负债规模增速为5%,计息负债成本分别为3.95%/3.80%/3.60%,净息差在2025-2027年分别为4.37%、4.32%、4.32%;金融服务业务总收入在2025-2027年分别为219.52、220.57、221.59亿元,同比+1.13%/+0.48%/+0.46%。
2)产业运营业务:考虑到医院运营和宏信建发之前较快的收入增长速度,目前医院运营业务因医保改革而收入增速放缓,因此假设2025-2027年医院运营的收入增速为-5%/-5%/5%,营收分别为38.88、36.94、38.78亿元。宏信建发的业务跟基建和工业周期紧密相关,且在国内的业务受到竞争压力,因此假设设备运营业务2025-2027年的收入增速为-2%/+0%/+5%,分别为113.49、113.49、119.17亿元。产业运营业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57.95、156.56、164.70亿元,同比-2.38%/-0.88%/+5.20%。
3)资产质量:远东宏信主动压降城市公用类业务规模,不良率保持稳定,且对普惠业务的不良资产100%进行核销,我们预计2025-2027年不良资产比例均为1.05%,拨备覆盖率为227%,和2024年基本持平。
我们预计远东宏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76.10亿元、375.77亿元、384.89亿元,同比-0.37%/-0.09%/+2.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1亿元、42.32亿元、44.30亿元,同比+4.87% / +4.47% /+4.69%,对应EPS分别为0.85、0.89、0.93元,BPS分别为11.22、11.79、12.41元,对应ROE水平分别为7.55%、7.51%、7.47%。
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认为公司或在监管趋严的形势下资产端收益率面临一定的压力,我们认为随着远东宏信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宏信建发出海战略的成功,资产端收益率将维持稳定,且随着负债结构的优化和美元降息周期的开始,公司负债端成本率有望下行,利差有望走扩。
股价上涨催化剂
1)随着美联储的进一步降息和公司负债结构的优化,公司用利息较低负债替换利息较高负债,负债端成本不断降低,在资产端收益率和规模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未来公司利差有望进一步扩大,有助于公司业绩的释放。
2)宏信建发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迅速,海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未来随着海外份额的进一步扩大,宏信建发有望为远东宏信贡献更多利润。
估值与目标价
我们选择中银航空租赁、江苏金租和国银金租作为远东宏信的可比公司。截至2025年11月11日,我们选取的3家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ROE均值为11.8%,2025年盈利预测对应的PB均值为0.95倍;我们预计远东宏信2025年ROE为7.6%,H股股价对应2025年的PB为0.62倍。公司资产端收益率保持稳定,随着负债端结构优化和美联储降息,利差有望进入扩张区间;并且公司普惠和海外业务发展较快,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远东宏信核心指标概览
01
远东宏信:金融+产业双轮驱动的综合集团
远东宏信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作为一家横跨金融与产业的综合性集团,同时也是我国首家于港交所上市的融资租赁公司,公司以金融服务业务为“盾”,产业运营业务为“矛”,构建自身护城河。一方面租赁业务稳健发展,负债端成本不断下降,利差有走扩的趋势,另一方面产业业务快速发展,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宏信建发作为全球设备租赁龙头,2023年在香港上市,出海战略取得巨大成功;宏信健康在新医院建成开诊后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1.1
公司概况
1.1.1、发展历程:由融资租赁公司逐步扩展为“金融+产业”战略的综合型企业
远东宏信自1991年创立以来,历经初创期、成长期、战略转型期、成熟稳定期四个阶段,逐步从一家传统租赁公司发展为践行“金融+产业”战略的综合型企业。
初创期(1991-2002年):1991年9月13日,远东宏信前身——远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起步。成立之初,公司主要依托股东背景,在融资租赁领域展开最初探索。1991-2005年在沈阳、北京、济南等多个城市设立地区办事处,形成全国性服务网络。
成长期(2003-2011年):2001年总部迁至上海后,公司业务加速升级。2003年成立医疗系统事业部,2007年战略转向“产业综合运营服务”,整合金融与产业资源。2011年3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融资51.32亿港元,用于产业投资与偿还贷款,提升资本实力,标志着其从一家国内租赁公司蜕变为一家受到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公众公司,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
战略转型期(2012-2020年):2011年上市后,公司进入深化改革的“战略升维”阶段。其标志是正式提出“金融+产业”的战略方针,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资金提供者角色,而是立志成为深度整合产业资源的综合运营服务商。在此期间,公司大力推动产融结合,通过旗下医院、学校等实业平台,深度介入产业运营,形成了独特的“资源全球化、经营本土化”的竞争优势。同时,资金筹措能力不断增强,融资渠道日趋国际化、多元化,风险管理体系日益精细化。战略重心向华东、华中等经济发达区域偏移,降低政策风险。
成熟稳定期(2021年至今):近年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 2022年启动“资源全球化、经营全球化”战略,业务重心从境内向海外延伸,覆盖东南亚等市场。宏信建发在东南亚、中东拓展海外业务并实现盈利,同时于2023年成功分拆上市(09930.HK),推动产业独立发展。
1.1.2、股权结构:兼具稳定性与多元性
“中化系”作为国有资本代表,奠定股权稳定基石。远东宏信早期发展依托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强力控股。1991年,公司前身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中化集团即作为主要发起方参与设立。2000年,通过一系列重组,中国中化集团全资控股了远东租赁,形成稳固的国有控股架构。在该阶段,中化集团作为绝对控股股东,为公司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产业资源与信用背书,助力其在融资租赁等基础产业领域快速拓展业务、夯实发展根基,国有控股结构有效保障了公司战略的稳健推进与运营连续性。
随着股权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化集团逐步减持远东宏信股份。2013年中化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减持11.38% 股份,持股比例降至27.94%,此后持续减持,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化集团持股比例为19.32%。这一股权更迭标志着远东宏信从早期中化集团绝对控股的国有背景企业,逐步转变为决策机制更为灵活的市场化企业。
远东宏信的股东结构呈现出多元化与集中并存的特点。中化资本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19.32%的持股比例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孔繁星以18.28%的持股比例紧随其后,二者合计持股比例超过37%,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双核心股东格局。此外,远东宏信的前十大股东中还包括多家通过离岸平台持有股份的公司,如Capital Rise Limited(6.61%)、Idea Delicacy Limited(5.72%)等,这些股东的持股比例虽不大,但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股权集中度来看,远东宏信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61.6%,股权相对集中,这一结构有利于公司战略决策的高效执行和长期发展战略的稳定性,同时多元化的股东构成也为公司提供了丰富的资本渠道和治理资源,有助于公司在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方面获得多方面支持。
1.1.3、子公司分布: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多元化业务体系
远东宏信的子公司广泛分布于融资租赁、医疗、投资、贸易等多个领域,构建起以融资租赁为支柱、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多元化业务体系。依据2024年度报告,远东宏信通过全资控股或参股子公司达成战略布局;具体来说,借助远东宏信普惠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开展普惠业务,依托远东宏信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拓展医疗健康产业,凭借远东宏信资本有限公司开展投资管理,通过远东宏信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布局国际金融领域,以宏信建发海外(香港)有限公司开展海外租赁业务。
1.2
财务表现:金融服务稳健发展,产业运营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1.2.1 财务表现:财务稳健,低杠杆稳回报凸显竞争优势
远东宏信的主要业务包括金融服务分部和产业运营分部。其中金融服务分部业务为远东宏信的核心业务,融资租赁是金融服务分部中的重中之重。同时,远东宏信积极为各行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涉及普惠金融、商业保理及资产业务等领域,旨在助力企业构建综合化竞争优势。此外,远东宏信还深度参与产业运营,产业运营分部覆盖设备运营、医疗健康以及教育等多个领域。
远东宏信近年来整体经营表现呈现稳健发展态势,远东宏信基于对经济的判断审慎投放业务规模,收入和利润在短暂承压后稳健增长,ROA和ROE有触底反弹的趋势。近十年来远东宏信营业收入由2015年的1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7亿元,CAGR为+13.88%,归母净利润由2015年2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9亿元,CAGR为+4.94%,由于国内供需格局和租金下滑影响,远东宏信净利润在2024年有所下滑;远东宏信2023-2025H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0亿元、377亿元、173亿元,同比+3.8%/-0.6%/-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亿元、39亿元、22亿元,同比+1.0%/-37.6%/+3.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于2025上半年由负转正。 2023年和2024年ROE分别为13.0%/7.8%,截至2025年上半年年化ROE为8.66%。
远东宏信产业运营分部业务成为营业收入新增长点。出于对战略的调整,远东宏信从 2007 年开始布局产业运营业务。近十年来,产业运营分部成为远东宏信收入新增长点,产业运营分部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2015年的10.23%增长至2024年的42.86%。
产业运营分部中医院运营和设备运营收入稳步增长。远东宏信的医院运营业务持续提升经营效能,拓展多元业务。收入从2015年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1亿元,CAGR+40.29%;由于医疗保险改革,2024年和2025年收入略有承压,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43%/-15.49%。受益于公司海外战略的成功,宏信建发专注于海外市场拓展,设备运营收入从2018年的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6亿元,CAGR+36.54%,由于国内业务受地产和基建周期影响,2025H收入同比下降-10.72%;未来受美国降息影响和海外战略的执行,负债端利率或有进一步下行的可能,收入有望提升。
公司近年来总资产和净资产保持稳定增长。公司2013年股改后加大投放,保持扩张战略,公司总资产由2015年的139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359亿元,CAGR+15.80%;净资产由2015年的21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15亿元,CAGR+11.69%。2021年后受公司审慎稳健的发展战略影响,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总资产增长至2025H的3638亿元,净资产增长至2025H的510亿元。
02
远东宏信主营业务:金融业务稳健增长,产业运营快速发展
2.1
金融服务业务:资产总额保持稳定,净利差触底反弹
远东宏信提供的金融服务以融资租赁为主,此外还有多元化的保理、供应链融资、ABS等创新金融服务等。远东宏信的融资租赁业务包含设备直租赁与售后回租赁。设备直租赁能解决企业购置设备的资金需求,远东宏信先购买设备出租给企业,企业支付租金,租期结束后设备所有权转移给企业,该业务融资比例高、期限长、还款方式灵活且授信审批便捷;售后回租赁则可盘活企业现有设备资产,企业先售出现有设备给远东宏信以转移所有权并保留使用权,远东宏信支付设备款,企业再支付租金,租期结束后设备所有权转回企业,此业务能盘活存量资产、资金用途灵活、授信额度可循环使用且放款速度快。
远东宏信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实现高质量增长,模式日趋成熟,已成为驱动金融板块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2025年6月30日,普惠金融业务生息资产规模同比增长49.19%,显著高于公司整体金融业务的表现。该业务聚焦中小微企业,通过线上化审批、电子签约等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加快资金周转,已累计为超27,000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超700亿元资金支持,服务网络覆盖全国超140个城市。2025年上半年,普惠金融生息资产净额达221.9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8.67%,利息收入达14.51亿元,同比增幅达124.10%,平均资产收益率维持在14.72%的高位,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渗透力。
2023年后远东宏信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略有下滑。远东宏信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在2015-2022年快速增长,由于国内租赁业务竞争加大、宏观经济承压等原因,2023年后承压,2023-2025H远东宏信金融服务收入分别为234、217、111亿元,同比-0.58%/-7.10%/+2.10%。
2.1.1资产端:生息资产总额保持稳定
远东宏信利息收入占比不断升高,费类收入占比不断减少。远东宏信金融与咨询业务涵盖金融服务及咨询服务这两类,分别获取利息收入和服务费收入,利息收入为重资本业务,费用收入为轻资本业务。远东宏信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以融资租赁为主,同时还包含多元化的创新金融服务等,这两者均属于赚取利息的资产负债表业务。因监管要求融资租赁业务回归本源,聚焦主责主业,远东宏信近年来聚焦融资租赁主营业务,收缩咨询等其余金融服务规模。赚取利息收入的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64%提升至2025上半年的96%。
因国内融资租赁业务竞争加大,且公司加大合规及风控要求,严格把控资产质量。2022年来融资租赁毛利及毛利率略有下滑,但毛利率在2025H企稳。远东宏信2023-2025H毛利率分别为57.3%/56.7%/57.5%,同比-4.4pct/-0.6pct/+1.7pct。
近年来远东宏信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和生息资产总额保持稳定。公司在2015年-2022年经历了快速扩张期,应收融资租赁款和生息资产总额不断扩张;2023年来受监管要求和公司战略转变影响,应收融资租赁款和生息资产保持稳定。截至2025年6月30日,远东宏信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为2465亿元,同比+0.56%;生息资产总额为2643亿元,同比-3.74%。
融资租赁收益率保持稳定,资产端收益率略有下滑。融资租赁收益率计算方式为融资租赁利息收入除平均生息资产余额,资产端收益率计算方式为利息收入和咨询收入总额除去生息资产总额。因赚取咨询收入等轻资本类型业务收益率高于融资租赁的重资本业务收益率,故资产端收益率一直高于融资租赁收益率。但随着远东宏信逐步聚焦融资租赁主营业务,两者的差额逐步减少,且资产端收益率逐步下降。2023-2025H融资租赁平均收益率为8.24%/8.06%/8.08%,资产端收益率为8.44%/8.09%/8.39%,二者差额分别为0.21pct/0.03pct/0.31pct。
远东宏信2024年存量应收融资租赁款集中在城市公用、医疗健康、工程建设和文化旅游类产业,收益率在2024年有所下滑,但随着城市公用类业务的逐渐规范和医保改革的推进,收益率有望企稳回升。2024年远东宏信存量应收融资租赁款中城市公用、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和工程建设行业占比分别为45%/16%/15%/12%,收益分别为8.17%/8.46%/8.46%/7.83%,同比-0.18 pct /-0.19 pct/-0.19pct /-0.17 pct。
2.1.2负债端:计息负债总额增速放缓,资金成本不断降低
近年来远东宏信计息负债总额增速放缓,结构上看,银行贷款占比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和资产端的变化趋势一致,远东宏信负债端资产总额自2015年后不断扩张,自2015年的79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341亿元,CAGR+14.48%,2024年来由于LPR下行趋势放缓、公司控制投放规模等因素,计息负债总额基本稳定。2023年以来远东宏信平均计息负债规模维持在2300亿元左右;其中银行贷款占比逐渐增加,由2021年的52%提升至2024年的68%。
远东宏信租赁业务利息支出稳中有降,整体资金成本不断降低,且远东宏信有发行海外美元债的能力,随着美元降息周期的开启,远东宏信的资金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由于LPR不断走低,公司适当增加租赁资产规模,租赁业务利息支出由2015年的4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00亿元,CAGR+12.24%,近三年随着资产端的稳定,总体租赁业务利息支出稳中有降, 2023-2025H利息支出分别为100、94、47亿元,负债端平均资金成本分别为4.26%、4.06%、4.02%,同比+0.2pct/-0.2pct/-0.14pct。
受益于远东宏信普惠战略和出海战略的成功,远东宏信净息差2024年触底反弹。自从2018年开始,资产端收益率和负债端成本率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行,负债端成本率自2018年的5.17%下行至2024年的4.06%,下降111个BP,资产端收益率由2015年的8.70%下降至2024年的8.09%,下降61个BP。远东宏信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审慎判断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维持利差的平稳运行,2016-2022年息差维持在4.60%-4.80%上下波动,2022-2024年由于经济承压和竞争加大等因素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幅度略大于负债端成本率下行幅度,息差有所减少,分别为4.72%/4.18%/4.03%;2025年随着资产和负债久期的适度拉长和对原有高成本产品的替代,息差企稳反弹。
2.2
产业分部:设备运营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远东宏信将产业与金融相融合,充分展现自身资源和业务协同能力。除了主营的金融业务外,公司还拓展了产业运营业务,重点涵盖设备运营及医院运营两大领域。其中,设备运营业务以宏信建发为核心主体,宏信建发已于2023年分拆上市;而医院运营业务则以宏信健康为运营主体。
在产业运营分部中,设备运营业务的收入占比不断提高。自2021年起,设备运营业务成为了产业运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42%上升到2024年的的72%,2025H由于国内业务承压,宏信建发的收入占比有所下降。宏信健康的业务发展较为平稳,收入规模占比相对稳定。
2.2.1设备运营分部:非高空作业平台收入提升,毛利率略有承压
设备运营业务由三大业务条线构建,分别为经营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以及平台与其他服务。
1)经营租赁服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各类工程设备的租赁服务。其设备管理规模庞大,涵盖高空作业平台、新型支护系统、新型模架系统等多种设备。例如,高空作业平台包括直臂车、剪刀车、曲臂车等多种类型,可满足不同施工场景的需求。
2)工程技术服务:主要是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公司拥有专业的工程师团队,具备产品研发、仿真模拟、设计咨询、施工工艺、BIM 服务等多维度核心优势。其新型支护系统广泛应用于市政、轨交、管廊、水利等建设领域,为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提供更多选择。
3)平台及其他服务:主要指宏信建发作为纽带连接设备供给方和需求方,以转租模式为核心,通过整合外部设备资源,为客户提供灵活高效的设备解决方案,赚取租金。宏信建发在运营管理设备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是外部设备持有人的委托管理。
近些年宏信建发经营租赁服务收入略有下滑,平台类和工程技术服务收入逐步上升。由于国内租赁业务竞争压力增大,且国内房地产、工业厂房建设项目开工承压,宏信建发的经营租赁业务略有下滑。2022-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52、51、46亿元,同比+16%/-1%/-10%,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53%、40%,同比-7pct/-12pct/-14pct。同时工程技术服务、平台业务等轻资本业务不断扩张,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2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8亿元,CAGR+32.50%,平台业务收入从2022年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2亿元,CAGR+141.30%。
2020年起宏信建发的高空作业平台增长放缓,非高空作业平台成为设备运营增长新动能。高空作业平台为宏信建发的优势产品,随着国内新基建的放缓,宏信建发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非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业务,2022-2024非高空作业平台收入分别为46亿元、53亿元、68亿元,同比+27%/+15%/+27%。
因国内业务竞争加剧、工程项目开工不及预期等原因,宏信建发三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均略有承压,但因宏信建发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非高空作业平台毛利率下降幅度小于高空作业平台毛利率。2024年宏信建发经营租赁服务、平台及其他业务、工程技术服务毛利率分别为38.1%、31.8%、26.4%,同比-6.4pct/-8.3pct/-2.8pct;分业务来看,高空作业平台2024年毛利率为36%,较2023年-8.7pct,非高空作业平台2024年毛利率为30.2%,较2023年-4.5pct。
宏信建发的出海战略自 2024 年起进入加速布局阶段,系统性推进 “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拓展,在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沙特、阿联酋、土耳其等 7 个国家设立海外服务网点, 2024 年末增至 53 个;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达3.89 亿元,同比增长27倍,标志着首批海外市场开始贡献稳定收入增量,同年第三季度海外业务实现单月盈利,海外资产管理规模原值突破31 亿元,资产结构优化与属地化运营初见成效。
2025 年上半年,宏信建发出海战略成效显著跃升,海外服务网点进一步扩展至 63 个,海外营业收入达 5.97 亿元,同比激增 719.8%,占公司总收入比重由 2024年半年报的 1.5% 大幅提升至 13.7%;期间公司通过收购马来西亚本土头部设备租赁企业东庆公司 80% 股权,巩固东南亚市场领先地位,同时主动将国内低效设备转移至海外高回报市场,海外设备管理规模达 16.4千台、支护材料管理达 25 千吨;公司实施“三 + 三 + 三”战略,聚焦东南亚与中东市场推动“全球本土化”运营,借助数字化管理系统与物联网技术提升设备调度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上半年海外业务毛利约2.7亿元、毛利率约 45.38%,较国内17.84%的毛利率具有较大优势。标志着海外业务从规模扩张正式迈入盈利贡献新阶段,有望为公司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2.2.2 医疗运营分部:新医院开诊成本增加,收入略有下滑
宏信健康聚焦医疗资源薄弱的三四线地区,通过投资并购、改制重组、规划新建等多种模式围绕医疗机构开展产业投资与运营,打造独具远东特色的医院网络,目前已有医院26家、实际开放床位数约1万张、医院职工超1万人。
由于行业环境及竞争格局变化、新医院运营成本增加等原因,医疗运营分部收入在2024年略有下滑。2018年至2023年医疗运营分部收入获得了快速的增长,CAGR+14.07%。2022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医疗反腐,2023年医院运营分部收入有所反弹,同比+15.53%,2024年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医保改革。
2.3
资产质量:资产质量不断向好,不良资产率保持稳定
由于远东宏信对新增项目审慎投放,同时受监管指导压降城市公用类项目规模,资产质量不断向好,不良资产率保持稳定,不良资产形成率和关注类资产比例不断下降,2021年后拨备覆盖率略有下滑后保持稳定充裕。2023-2025H远东宏信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04%、1.07%、1.05%,保持稳定,不良资产形成率分别为0.50%、0.43%、0.23%,不断下降,同时远东宏信一直采取与行业特征相匹配的核销策略,对期末不良资产100%进行核销,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40%、228%、227%,较为充裕。截至2025年中报,关注类资产比率为5.81%,正常和关注类资产拨备覆盖率为227%。
不良资产主要集中于城市公用、医疗健康、化工医药和电子信息行业,由于宏观环境、行业竞争、地区经济差异等因素,医疗健康行业不良资产率在2024年见顶后下降,其余三个行业在2025H较2024年末有一定的上升。截至2025年中报,远东宏信存量不良资产集中于城市公用、医疗健康、化工医药和机械制造行业,分别占比59%、9%、7%、8%;不良资产率分别为2.01%、1.66%、1.18%、1.85%,环比+0.46pct/-0.77pct/+1.13pct/+1.26pct。
03
融资租赁公司主业对比:远东宏信融资租赁余额及利差占优
3.1
资产端:远东宏信租赁余额规模较高
我们选择租赁余额规模较大的中银航空租赁、江苏金租和国银金租与远东宏信进行主营业务上的对比分析,租赁余额包括应收融资租赁款和经营租赁产生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整体来看,远东宏信的租赁规模大、资产收益率适中。
远东宏信由于出色的营销能力,租赁余额跟江苏金租以及中银航空租赁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同时由于远东宏信的投放行业较为分散,以及普惠金融业务的大力发展,整体收益率低于以飞机租赁为主要业务的国银金租和中银航空租赁,但整体收益率高于同样以分散行业投放为主要特征的江苏金租。总体来看,2024年生息租赁余额国银金租(3357亿元)>远东宏信(2658亿元)>中银航空租赁(1692亿元)>江苏金租(1278亿元),收益率国银金租(12.60%)>中银航空租赁(9.98%)>远东宏信(9.08%)>江苏金租(6.53%)。
从投向行业方向来看,国银金租主要投向飞机租赁、绿色能源和高端装备租赁行业,江苏金租主要投向清洁能源和交通运输行业,中银航空租赁主要投向飞机租赁,远东宏信主要投向城市服务和医疗行业。截至2024年底,江苏金租存量应收融资租赁款25.54%集中在清洁能源业,18.76%集中于交通运输业;国银金租29.80%集中于飞机租赁业,24.10%集中于绿色能源与高端装备租赁;远东宏信44.21%集中于城市公用行业,15.21%集中于医疗健康行业。
3.2
负债端:远东宏信计息负债规模及成本率处于中等水平
远东宏信计息负债规模处于中等水平,同时由于公司市场化的股权背景以及公司商租的属性,在负债成本率方面不具备优势,因此负债成本率高于江苏金租和国银金租,但小于同样为商租的中银航空租赁。计息负债规模方面,2024年国银金租(3421亿元)>远东宏信(2659亿元)>中银航空租赁(1187亿元)>江苏金租(1066亿元),由于江苏金租在2018年上市后负债端成本下降较快,且在2021年发行了可转债,在2023年后负债端成本率低于国银金租,2024年负债端成本率中银航空租赁(4.52%)>远东宏信(4.06%)>国银金租(3.80%)>江苏金租(2.78%)。
3.3
利差:远东宏信利差优于江苏金租
因各租赁公司行业投向、客户群体定位不同,利差也有显著差异。近年来由于飞机的订单交付延期,带动了飞机的融资租赁需求的增长,因此飞机的资产端收益率也有相应的增长。因此国银金租的利差高于远东宏信和江苏金租,远东宏信利差高于江苏金租。2024年利差国银金租(8.79%)>中银航空租赁(7.20%)>远东宏信(5.01%)>江苏金租(3.74%)。
04
远东宏信盈利预测和估值展望
4.1
远东宏信盈利预测
1)金融服务业务:考虑到公司主动压降城市公用业务规模,保持稳健发展模式,我们预计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在2025-2027年增速为3%,生息资产在2025-2027年同比增速为0.50%/1.00%/1.00%,租赁资产平均收益率分别为8.00%/7.95%/7.90%;负债端考虑到公司适度拉长负债久期,银行借款占比增加且新增成本下降,且随着美元降息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计息负债规模增速为5%,计息负债成本分别为3.95%/3.80%/3.60%,净息差在2025-2027年分别为4.37%、4.32%、4.32%;金融服务业务总收入在2025-2027年分别为219.52、220.57、221.59亿元,同比+1.13%/+0.48%/+0.46%。
2)产业运营业务:考虑到医院运营和宏信建发之前较快的收入增长速度,目前医院运营业务因医保改革而收入增速放缓,因此假设2025-2027年医院运营的收入增速为-5%/-5%/5%,营收分别为38.88、36.94、38.78亿元。宏信建发的业务跟基建和工业周期紧密相关,且在国内的业务受到竞争压力,因此假设设备运营业务2025-2027年的收入增速为-2%/+0%/+5%,分别为113.49、113.49、119.17亿元。产业运营业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57.95、156.56、164.70亿元,同比-2.38%/-0.88%/+5.20%。
3)资产质量:远东宏信主动压降城市公用类业务规模,不良率保持稳定,且对普惠业务的不良资产100%进行核销,我们预计2025-2027年不良资产比例均为1.05%,拨备覆盖率为227%,和2024年基本持平。
我们预计远东宏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76.10亿元、375.77亿元、384.89亿元,同比-0.37%/-0.09%/+2.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1亿元、42.32亿元、44.30亿元,同比+4.87% / +4.47% /+4.69%,对应EPS分别为0.85、0.89、0.93元,BPS分别为11.22、11.79、12.41元,对应ROE水平分别为7.55%、7.51%、7.47%。
4.2
远东宏信PB估值
我们选择中银航空租赁、江苏金租和国银金租作为远东宏信的可比公司。截至2025年11月11日,我们选取的3家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ROE均值为11.8%,2025年盈利预测对应的PB均值为0.95倍;我们预计远东宏信2025年ROE为7.6%,H股股价对应2025年的PB为0.62倍。公司资产端收益率保持稳定,随着负债端结构优化和美联储降息,利差有望进入扩张区间;并且公司普惠和海外业务发展较快,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行业竞争风险:公司主营融资租赁业务,该业务受经济周期影响显著,若稳增长未达预期,将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行业竞争加剧会导致公司业务收益水平下降,进一步压缩盈利能力。
资产质量与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若客户信用风险显著提高,将直接导致公司资产质量变差,对业绩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此外,宏观经济大幅下滑时,客户还款能力会降低、坏账风险增加,进而推高不良率,需计提更多减值损失,最终不利于公司净利润。
利率及汇率大幅波动风险:融资租赁公司资金端对利率及汇率波动敏感度高,利率宽松时能降低资本市场融资成本,汇率方面,公司有一定美元外汇敞口,虽通过利率互换、货币掉期等工具实现对冲,但极端波动仍可能冲击权益价值。
证券研究报告:《远东宏信首次覆盖报告:金融为“盾”、产业为“矛”的综合集团》
对外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1日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孙寅(S0800524120007)
陈静(S0800524120006)
chenjing@research.xbmai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