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三季度阿里亏掉360亿,美团亏掉200亿,京东亏掉130亿?即时零售业务如何变成了利润屠夫?

2025-11-12 18:0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财富情报局

  朋友们!又到了一年一度互联网大厂交卷的时刻——Q3财报季马上杀到!

  虽然正片还没上演,但场外已经有机构开始递小纸条了。你猜怎么着?这回可不是集体吃鸡,而是有人笑出鹅叫,有人哭成狗。

  高盛那边率先甩出预测:腾讯是唯一实现同比利润增长的大型科技股,其余公司同比降幅介于18% 至 252% 之间……好家伙,这哪是跌,是直接跳崖吧?

  更刺激的是,投行巨头摩根士丹利直接甩出一份35页的小作文,标题贼吓人——《京东,凛冬将至》。不仅把京东评级从平配咔嚓成减配,还补了一刀:说京东是未来12个月最惨电商股,没有之一!

  看到这儿是不是有人坐不住了:都是出来混江湖的,凭啥就腾讯穿金戴银,京东就蹲路边喝风?这不科学啊!

  不着急,咱们来看看报告具体咋说的。

  第一个核心思想:现在行业整体赚钱变难了

  高盛直接甩数据:第三季度巨头利润整体同比下滑31%!(要知道第二季度才降9%啊喂)这可是今年最惨跌幅,没有之一。

  在一片哀嚎中,高盛偏偏独宠腾讯一人,说它是大型科技股里唯一利润还能同比往上窜的“天选之子”。至于阿里、美团、京东嘛…懂的都懂,眼泪哗哗的。

  人家腾讯确实能打,游戏+广告业务分别狂揽16%19%的增速,云业务也稳增14%(高盛说的)。不过现在大家都在暗中观察:这哥们该不会又像当年搞短视频那样,又开启新一轮烧钱大战”…

  而阿里、美团、京东为啥这么惨?原因特别具体——它们仨在即时零售战场上疯狂砸钱,加起来怒亏680亿!算下来每天睁眼就亏掉7.7个“小目标”,这烧钱速度,王健林看了都摇头。

  具体来说:阿里亏360亿、美团亏200亿、京东亏130亿。这场外卖大战打得几位互联网大佬鼻青脸肿,激烈程度完全超出了机构的想象。

  今年7月初,高盛还预测阿里未来一年在即时零售的亏损大概是410亿,结果人家一个季度就干到了360亿……美团也没好到哪儿去,野村证券等机构预计它第三季度外卖亏损接近200亿,基本实锤。

  如果高盛这波预测靠谱,那意味着阿里三季度盈利得跌个80%-85%,美团的调整后亏损更是同比扩大了2.25倍。到底有多惨?咱们坐等正式财报揭晓。

  当然也有点好消息:即时零售这烧钱高峰可能快熬过去了。预计第四季度这三家的亏损会收窄到190亿、130亿、130亿。

  不过高盛也补了一刀:现阶段想实现亏损额直接砍半?没戏。想看到它们真正盈利回暖?耐心等到2026年吧……

  如若高盛所说,阿里、美团、京东净利润都要跌。其中最惨的,可能还是京东。

  高盛说腾讯是独苗,大摩反手就补刀:京东是电商股里最惨的那个,没有之一!

  “Winter is Coming.”——这句出自《权力的游戏经典台词,被大摩直接拿来当标题砸向京东,人家直接甩出减持评级+28美元目标价,这哪是看空,简直是拿着喇叭喊:快跑!

  要知道在资本市场,顶级券商一般不会这么撕破脸。毕竟上市公司都是金主爸爸,平时得哄着。可这回大摩愣是写了35页报告硬刚,说明啥?数据实在太扎心,不吐不快啊。

  大摩第一说京东是未来12个月处境最差的电商股。

  京东一直把家电3C当作自家护城河,结果大摩调研了2000覆盖全国1-4线城市发现:京东居然是靠国家补贴撑场子的!

  调研显示,58%的消费者会选择京东作为使用国补券的平台,其次是淘天(49%),然后是线下门店(包括小米)27%,美团闪购18%,拼多多17%

  这哪是护城河,分明是国家在帮它挖渠。补贴这玩意儿就像兴奋剂,药劲过了更虚。大摩预测京东Q4收入增速要掉到5.6%家电和电子产品销售可能同比下滑,等到2026年更是只剩4.4%

  大摩第二说即时零售无法成为京东新的增长极。

  京东即时零售是有一定成果的,订单曾经冲到2500单峰值,但大摩认为目前面临三大难题:

  1市场份额从二季度的11%跌到三季度末的8%,在美团阿里面前还是个小透明

  2用户嫌送得慢特别是高峰期),商家骂系统烂难以高效管理订单、修改菜品信息),骑手说赚得少单均收入回落至行业平均水平)——完美实现了“全链条吐槽”

  3、商家盈利能力下滑:刚开始补贴平台全包,后来让商家承担50%,现在商家要承担70%-80%更绝的是,51日开始连新商家的“免佣金”福利也取消了,且不在免配送费(之前配送费由平台全额承担)。

  预测京东即时零售(包括餐饮和即时零售),三季度单均预计亏9元,2025全年总共亏340亿元。

  大摩第三说过去5年,京东搞新业务那真是老母猪卡栅栏——进退两难。每次都是钞能力开道,KPI画饼,短暂爆发增长后便陷入停滞或边缘化

  回顾京东这些年折腾的新业务,简直比追星塌房还惨:

  惊喜拼拼:2021烧了100亿,2022年业务规模就大幅缩减现在查无此人

  低价战略:京喜APP改名换姓,基本宣告凉凉

  直播电商:钱没少花,连个头部主播都没捧出来

  大摩总结说,京东做新业务的历史记录表明,除非京东即时零售业务能马上止血还能打通任督二脉,否则这坑只会越挖越深。

  最后算总账:大摩预测京东2025-2030净利率要跌到2.3%-2.5%ROE也下跌因此下调评级至低配,维持目标价28美元,对应102026年预期市盈率。

  10倍市盈率啥概念?阿里值12倍,拼多多值13倍,就京东最不值钱。所以大摩的最终判决是:京东是我们眼里最不看好的中国电商股,没有之一。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儿要骂街了:你这人咋光泼冷水不说点好话?

  冤枉啊朋友们,这冷水真不是我泼的,是大摩跟高盛两位大佬拎着冰桶往上浇的啊!

  而且高盛,也不是全篇唱衰,最后还是给几位大哥留了点面子的:

  报告预计阿里到四季度,每单亏的钱能少一点。为啥?人家现在不搞广撒网了,专盯优质用户,顺便让外卖小哥跑得更快。再加上双十一都过了,不用再砸那么多钱抢用户,总算能喘口气。

  至于京东,虽然外卖做得不咋地,但还是把它当成拉新的法宝。高盛预测到明年下半年,它可能通过优化营销、让京东物流的骑手顺便送外卖之类的方式,让每单生意少亏点——注意,是“少亏”,不是“赚钱”。

  而美团明年下半年外卖业务估计还得继续亏大钱,但每单的亏损额会慢慢收窄。高盛觉得,食品配送市场竞争将导致格局更加分散,而美团股价已经反映长期市场份额(从75%降至 50%)及每单长期利润(从 1.5 元降至 0.8 元)的下调预期了——大家自己品去……

  当然啦,这几家公司接下来马上要发新一季度的财报,数字可能会稍微好看那么一丢丢。但比数字更有趣的是——几家公司接下来会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

  至于咱们,看戏就完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