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创新药之王利润爆表

2025-11-11 19:30

(来源:商图药讯)

百济神州近日发布了三季度业绩,作为国内已经毫无疑问的创新药之王,百济神州非常生动的给各位展示了一款创新药大药在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过程中的收入、费用表现和利润释放节奏,不论是跟踪百济神州,还是未来研究其他创新药全球商业化的标的,都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

1、三季度业绩

百济神州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5.95亿元同比增长44.21%、其中产品收入273.14亿元同比增长43.86%Q3单季度收入100.77亿元同比增长41.14%、其中产品收入99.54亿元同比增长40.62%,从收入端来看随着基数的提升,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具体产品来看:

泽布替尼前三季度收入27.83亿元同比增长53%仍是公司主要收入增量来源,其中美国收入19.90亿欧洲收入4.29亿美元,中国区收入18.53亿元

Q3单季度泽布替尼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50.8%、环比增长9.57%,其中美国区收入7.43亿美元环比增长7.10%Q3美国区收入占比提升至74.3%,欧洲区收入1.63亿美元、收入占比16.3%,中国区收入6.61亿元环比增长9.80%

上篇文章说到中美创新药价差的问题,泽布替尼在美国单月用药费用约1.61万美元,其中到百济报表上的收入是1.25万美元,以此推算百济在美国Q3卖了7.43亿美元(约53.5亿元)大概对应5.94万盒;而在国内的月用药费用是1.02万元/盒,在国内Q3销售6.61亿元对应销量是6.48万盒,8倍的销售额差距,国内销量还更多

替雷利珠单抗前三季度收入40.06亿元+19.23%Q3单季度收入13.63亿元+16.60%PD-1海外已经在美国和欧盟等多个市场获批多个适应症,估计百济会搭着卖一卖、初步搭建一下实体瘤的商业化团队,为未来后续实体瘤管线的全球临床和商业化做准备。

代理及其他品种前三季度收入33.58亿元同比增长24.63%Q3单季度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17.3%,代理品种增速相对偏低。

利润端,Q3毛利率85.9%同比提升3.1%,其中产品毛利率86.3%同比提升1.4%Q3研发费用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销售及管理费用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净利率4.13%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89亿元、净利率6.84%

前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47.29亿元/6.93亿美元(去年同期-4.74亿元/-0.71亿美元),Q3单季度经调整净利润3.04亿美元(去年同期0.52亿美元),25年Q1-Q3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36亿美元、2.53亿美元、3.04亿美元,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12%19%22%,前三季度经营现金净流量7.1亿美元,Q3单季度为4.03亿美元,经调整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均大幅提升

在百济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的情况下,全球化的大品种在利润端开始爆表。这就是创新药国际化的魅力。

截至25Q3末,百济神州在手现金41.1亿美元,有息负债9.5亿美元,净现金31.6亿美元。

公司又略微上调了全年的业绩指引,上调的不多,就不再赘述。

2、研发管线更新

在研管线方面,25年三季度以来也有一些进展:

Tarlatamab塔拉妥单抗(DLL3*CD3):百济神州与安进合作开发的全球首款实体瘤TCE此前825日百济神州宣布把该产品的海外分成权益以8.85亿美元现金+0.65亿美元潜在付款卖给Royalty Pharma,不得不说百济的格局还是相当不错的,每年拿销售分成对百济这样志在成为全球顶级biopharma的公司来说并没太大意义,不如回笼现金投入到自研管线的开发中。塔拉妥单抗在国内已经于257月递交上市申请,用于二三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有望在26年获批上市

BGB-11417索托克拉片(BCL-2):百济神州仅次于亚盛医药在今年4月和5月分别递交了r/r CLL/SLLr/r MCL的国内上市申请(亚盛的BCL-2利沙托克拉治疗r/r CLL/SLL已经在今年7月获批上市),如果能赶在26630之前获批,还有机会与亚盛一起参与26年底的国家医保谈判;单药治疗r/r WM的注册II期临床和联合泽布替尼一线治疗CLL/SLL的全球III期临床都已经完成患者入组,r/r MCL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有望在今年底之前向FDA递交r/r MCL的上市申请。公司还将在26年上半年启动联合泽布替尼头对头阿卡替尼+维奈克拉的全球III期临床。

BGB-16673BTK CDAC):百济在今年2月和5月分别启动了单药对照研究者选择疗法和单药对照礼来匹妥布替尼(第三代非共价BTK抑制剂)的全球III期临床,在Q3已经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公司预计26H1有望读出支持加速获批上市的r/r CLL的临床数据

BGB-43395CDK4):百济在今年的ASCO上披露了CDK4抑制剂的早期临床数据,但由于随访时间太短,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到三季报时间,百济宣布调整CDK4抑制剂的开发策略,不再开发二线治疗的适应症,直接去挑战一线治疗的大市场——将在26H1启动一线治疗HR+/HER2-乳腺癌的全球III期临床,因此也不会再披露二线治疗的数据。这个选择对于百济来说属于“孤注一掷”,主要是HR+/HER2- BC目前竞争确实也比较激烈,二线治疗有AKTPI3KHER2-ADCTROP2-ADC等多种创新疗法的竞争,导致二线治疗的市场趋于碎片化。

公司直接打一线治疗的市场,如果能成功成为一线治疗标准疗法,甚至未来可以继续往辅助/新辅助推进,则可以直接抢占目前全球150亿美元的CDK4/6抑制剂的市场。这也是百济继泽布替尼后又一次的“背水一战”。

BG-C9074B7-H4 ADC):这是百济以4000万美元首付款+12.8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自映恩生物引进的一款ADC药物,到今年三季度已经完成概念验证,有望在26年进入III期临床,这对映恩生物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此外在肿瘤领域公司还有BG-58067PRMT5抑制剂)、BGB-B2033GPC3*4-1BB)两个早期项目已经完成概念验证。

自免领域,公司首款自免领域CDAC药物BGB-45035IRAK4 CDAC)已经完成中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的II期首例患者入组,且预计26年上半年启动特应性皮炎的II期临床;BGB-16673BTK CDAC)已经完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Ib期首例患者入组。

......

8年前,百济神州背水一战,毅然开启与伊布替尼的头对头之路,最终战胜伊布替尼,赢得今天的收入和利润释放。但百济并未沉浸于胜利的喜悦,Bcl-2、CDK4又开启或即将开启新一轮的背水一战。百济已然亮剑,成功与否尚未可知,国际MNC的气质已经尽显无疑——光明正大的通过头对头国际大三期战胜最强大的对手——要做就要做全球最顶级的药物。

风险提示:本文仅讨论行业/公司经营情况,投资需综合考虑公司经营、估值、管理层等多方面因素,建议读者审慎参考,本文不作为投资依据,不建议大家根据本文做出投资计划。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