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11 20:13
转自:新华财经
近年来,农业银行成都分行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巴蜀大地的乡野里,以产品创新破解产业痛点,以全链服务构建金融生态,以场景嵌入延伸服务触角,将普惠金融甘霖注入田间地头,探索出兼具温度与效能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路径,为成都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贷”来强劲动能。
靶向破题:定制金融良方解产业之困
传统信贷模式与乡村产业需求的错位,是制约乡村发展的关键堵点。农行成都分行精准锚定这一痛点,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特色金融产品,用金融力量守护乡村特色产业的收成与希望。2024年夏天,一场大雨让金堂县高板镇青脆李协会的沈会长彻夜难眠。青脆李是当地农户的“致富果”,却娇贵怕雨,淋雨后果价直接受影响。搭建防雨棚是现今唯一解决办法,但一算账,200亩果园需一次性投入数百万元,且沈会长因没有足额抵押物、没有规范财务报表,让他在寻求融资上陷入困境,“每次下雨都整夜难眠,想升级设施却苦于没钱”,高板青脆李协会沈会长的心声,道出了当地种植户的共同困境。
在得知此情况后,农行成都分行迅速响应,在农行四川省分行的大力指导下,成都分行三农金融服务团队深入到金堂县的李子地里,进行实地走访,针对种植户痛点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方案,仅仅一个月内就创新推出无需抵押、利率优惠、审批高效的专项惠农e贷 —“李子贷”。很快首笔200万元贷款便精准送到沈会长手中。 借助这笔资金,沈会长搭建起200亩防雨棚,为青脆李披上了“防护衣”。今年,青脆李品质大幅提升,收购价显著上涨,“这笔钱真的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沈会长感激地说道,并将该产品推广给了当地很多种植户。截至目前,农行成都分行已累计投放 “李子贷”2600万元,支持21户种植户完成产业升级,覆盖全村80%的核心产区,用金融力量为区域特色产业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生态构建:全链赋能促产业升级
从单个产品的信贷成功投放,到产业生态链的协同发展,农行成都分行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生态,形成系统性的金融赋能体系。
在“中国猕猴桃之都”蒲江县,猕猴桃产业滋养着当地农户与商户,但产业链各环节均面临资金需求与困境。针对这一情况,农行成都分行又推出系列专项惠农e贷 —“猕猴桃贷”来解决种植户生产资金难题,从种植端到支持贸易收购再到为农资供应商提供农资配套,农行的金融服务已深入到产业的每一个环节。
果商王老板曾因资金周转难题,常常陷入“收果缺钱”的窘境。有了“惠农e贷”后,他不仅正常收购猕猴桃,还拓展了柑橘收购业务,年收购量从数万斤增至十几万斤,翻了一倍多。
这种全链赋能,不仅做大了产业规模,更助推了产业升级。为支持蒲江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的“两个替代”工程,农行成都分行还专门配套相关信贷产品,引导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转型。种植户李大姐坦言,用有机肥种出的猕猴桃更受市场欢迎,农行的贷款让老百姓们更愿尝试新技术。
截至2025年9月末,农行成都分行已向蒲江猕猴桃产业累计投放贷款3000万元,惠及60余户产业链上下游客户,让蒲江猕猴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金果”。
模式革新:场景嵌入打通服务末梢
农行成都分行三农金融服务团队始终坚持“深耕乡村、深耕场景”的理念,有效打通金融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位于郫都区的成都君乐园调味品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老牌豆瓣生产企业,随着市场需求增长,老旧设备难以承担产能扩张需求,但因缺乏传统抵押物,贷款屡屡碰壁。农行成都分行西区支行主动上门,创新挖掘农房价值,通过“惠农e贷-豆瓣贷”为企业提供支持。很快,在农行的支持下,君乐园顺利购入新设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双提升,订单已排至次年,年产值增长50%,产品远销全国及海外。
与此同时,农行成都分行还积极探索“银政村联动”模式,联合镇政府、村委会开展“整村授信”、评定“信用村”,构建乡村信用体系。今年以来,在周边乡镇举办近28场“金融知识进乡村”活动,约1200多人次参与,帮助当地村民掌握贷款申请流程、防范金融诈骗。青杠村民宿经营者张大姐称赞道:“我们经常听农行的讲座,让我们干事心里更有底了!”
从金堂青脆李园到蒲江猕猴桃林,从郫都豆瓣工坊到乡村农家乐、民宿,农行成都分行的金融活水已遍布成都乡村。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县域贷款余额超1600亿元,涉农贷款增速达21.40%,已为23项特色专项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近50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乡村经营主体的成长蜕变,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农行成都分行将持续深化产品创新,以更优质、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成都地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乡土大地焕发生机勃勃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