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11 08:28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泰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核心结论:上周全球指数普遍下跌,中国股市逆势收涨,港股卖空占比创今年4月以来新高。资金面上,12月联储降息分歧加剧,叠加联邦政府停摆引发流动性担忧。基本面上,欧美中上游盈利预期上修、港股金融材料预期上修,欧洲景气预期回升。
当今全球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日益复杂,单一市场波动往往会引发跨市场连锁反应。基于此,国泰海通海外策略团队特别推出“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系列周报,高频跟踪中、美、欧、日等全球重要资本市场的行情走势、交投情绪、基本面、资金流动等数据,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1、市场表现:上周中国股市逆势收涨
上周全球市场普遍下跌,中国股市逆势收涨,铜价下跌,美元指数一度升破100大关。股市方面,上周(2025/11/3-2025/11/7,下同)MSCI全球-1.4%,其中MSCI发达市场-1.5%、MSCI新兴市场-1.0%。具体来看,发达市场中,英国富时100表现最强(-0.4%),日经225表现最弱(-4.1%);新兴市场中,恒生指数表现最优(+1.3%),印度Sensex30表现最差(-0.9%)。债市方面,英国10Y国债利率上升幅度最大(+6.6BP),美国下降幅度最大(+0.0BP)。大宗方面,IPE天然气(+0.3%)涨跌幅靠前,COMEX铜(-2.6%)涨跌幅靠后。汇率方面,美元贬,英镑升,日元升,人民币平。


上周中国股市能源+公用涨幅居前,欧美科技因“AI泡沫论”发酵明显回调。A股方面,能源、工业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4.6%、2.4%;医疗保健、可选消费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2.3%、-1.1%。港股方面,能源业、金融业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6.2%、3.5%;医疗保健业、非必需性消费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2.4%、-2%。美股方面,能源、医疗保健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1.5%、1.3%;信息技术、通讯服务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4.2%、-1.7%。欧股方面,日常消费品、公用事业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1.5%、0.8%;信息技术、工业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4.6%、-2.7%。英股方面,房地产、日常消费品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3.8%、2%;信息技术、通讯服务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4.3%、-3.9%。日股方面,房地产、公用事业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2.9%、1.7%;通讯服务、信息技术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6.5%、-5.2%。


2、交投情绪:上周港股卖空比逼近前期高位
上周欧美成交小幅放量、亚洲市场缩量,港股卖空占比创今年4月以来新高。从成交量/成交额看,上周上证指数成交较前周环比下降、为3052亿股/6107亿美元,恒生指数成交环比上升、为150亿股/622亿美元,标普500成交环比上升、为48亿股/6603亿美元,欧洲Stoxx50成交环比上升、为11亿股/451亿美元,日经225成交环比下降、为73亿股/1512亿美元,韩国KOSPI200成交环比下降、为9亿股/647亿美元。
从投资者情绪看,港股方面,上周港股卖空占比较前周环比上升,目前为16.9%,滚动三年分位数77%,港股投资情绪处于历史低位;美股方面,上周NAAIM经理人持仓指数较前周环比下降,目前为90.1%,滚动三年分位数81%,北美投资情绪处于历史高位。从波动率看,上周港股波动率上升,美股波动率上升,欧股波动率上升,日股波动率上升,此外美债波动率出现下降。



上周发达市场整体估值较前周下降。截至2025/11/7,发达市场最新PE、PB分别为24.2倍、3.9倍,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93%、100%分位数水平。从绝对估值看,纳斯达克、道琼斯工业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41.5倍、31.2倍,较前周-0.8倍、-0.7倍;法国CAC40、德国DAX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17.9倍、18.4倍,较前周-0.4倍、-0.7倍。从估值分位数看,道琼斯工业、台湾加权指数PE估值分位数最高,最新分位数分别为96%、92%,较前周-1.8pct、-2.1pct;法国CAC40、日经225PE估值分位数最低,最新分位数分别为49%、68%,较前周-2.9pct、-6.9pct。
上周新兴市场整体估值较前周下降。截至2025/11/7,新兴市场最新PE、PB分别为16.8倍、2.1倍,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86%、96%分位数水平。从绝对估值看,创业板指、恒生科技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41.3倍、22.7倍,较前周+0.2倍、-0.2倍;恒生指数、沪深300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11.9倍、14.3倍,较前周+0.2倍、+0.2倍。从估值分位数看,上证指数、沪深300PE估值分位数最高,最新分位数分别为89%、81%,较前周+2.6pct、+2.6pct;墨西哥MXX、恒生科技PE估值分位数最低,最新分位数分别为23%、28%,较前周+1.6pct、-47.8pct。


港股方面,医疗保健业PE估值最高,地产建筑业PE估值分位数最高。截至2025/11/7,从绝对估值看,医疗保健业、资讯科技业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41.7倍、30.3倍;能源业、金融业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9.1倍、8.5倍。从估值分位数看,地产建筑业、电讯业PE估值分位数最高,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88%、74%分位数;公用事业、医疗保健业PE估值分位数最低,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22%、28%分位数。
美股方面,信息技术PE估值最高,信息技术PE估值分位数最高。截至2025/11/7,从绝对估值看,信息技术、房地产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43.5倍、41.5倍;金融、能源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18.2倍、17.6倍。从估值分位数看,信息技术、工业PE估值分位数最高,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100%、91%分位数;房地产、医疗保健PE估值分位数最低,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22%、41%分位数。
欧股方面,信息技术PE估值最高,非必须消费品PE估值分位数最高。截至2025/11/7,从绝对估值看,信息技术、非必须消费品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31.4倍、28.2倍;金融业、能源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11.3倍、10.8倍。从估值分位数看,非必须消费品、工业PE估值分位数最高,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90%、88%分位数;必需消费品、医疗保健PE估值分位数最低,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5%、32%分位数。
日股方面,其他产品PE估值最高,石油与煤PE估值分位数最高。截至2025/11/7,从绝对估值看,其他产品、石油与煤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34.6倍、32.6倍;采矿、航运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8.1倍、6.6倍。从估值分位数看,石油与煤、银行PE估值分位数最高,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97%、96%分位数;保险、陆路运输PE估值分位数最低,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7%、12%分位数。


3、资金流动:上周美联储12月降息分歧加剧
上周美联储12月降息分歧加剧。1)宏观流动性: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看,中国利率下跌,美国利率下跌。从央行政策利率看,美联储12月降息分歧加剧。副主席杰斐逊强调12月是否降息将“逐次会议”决策,并指出利率已“更接近中性”,暗示后续空间有限。从全年维度看,截至11/7,期货市场隐含利率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0.67次,较前周下降;欧央行年内降息0.04次,较前周下降;日央行年内加息0.49次,较前周上升。
2)中观流动性:从长端利率看,上周长端利率普遍上行,其英国、德国10Y国债收益率有所上升6.6BP、4BP。从货币互换基差看,上周欧元/美元走扩0.25BP、日元/美元基差分别收窄0.25BP,美元流动性变化不大。TED利差倒挂明显收敛。



全球微观流动性上,9月资金主要流入美国、中国大陆、印度、日本与韩国。从亚太市场看,9月全球共同基金净流入中国大陆、印度、日本、韩国与中国香港的规模为210亿美元、45亿美元、34亿美元、22亿美元与3亿美元,净流出日本的规模为8百万美元。从美欧市场看,8月全球共同基金净流入欧洲(英、德、法口径)的规模为18亿美元,净流入美国的规模为255亿美元。
港股资金面上,最近一周资金合计流入港股116亿港元。根据港交所中央结算系统持股明细数据,最近一周(2025/10/28-2025/11/4)各类资金合计流入港股市场116亿港元,其中稳定型外资流出92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192亿港元,港股通流入389亿港元,中国香港或大陆本地资金流入10亿港元。


4、基本面:上周欧美中上游板块盈利上修
上周欧美能源/材料/工业盈利预期上修,港股金融/材料预期上修。横向对比来看,截至2025/11/7,上周港股2025年盈利预期边际变化表现最优,美股、欧股次之,日股表现最末。其中:
1)港股盈利预期上修,恒生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065上修至2073。分行业看,金融业(+5.0)盈利预期上修最多,必需性消费(-6.3)下修最多,按修正幅度降序排列,金融业>原材料业>资讯科技业>公用事业>工业>综合企业>医疗保健业>非必需性消费>电讯业>能源业>地产建筑业>必需性消费。
2)美股盈利预期上修,标普500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70上修至271。分行业看,工业(+1.1)盈利预期上修最多,日常消费(-0.1)下修最多,按修正幅度降序排列,工业>材料>信息技术>能源>金融>可选消费>房地产>医疗保健>通讯服务>公用事业>日常消费。
3)欧股盈利预期上修,欧元区STOXX50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333上修至334。分行业看,能源(+1.2)盈利预期上修最多,非必须消费品(-1.7)下修最多,按修正幅度降序排列,能源>材料>金融业>信息技术>必需消费品>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电信服务>医疗保健>非必须消费品。
4)日股盈利预期下修,日经225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056下修至2047。分行业看,钢铁(+16.9)盈利预期上修最多,航运(-5.0)下修最多,按修正幅度降序排列,钢铁>其他产品>建筑>金属产品>批发贸易>...>仓储与港口运输服务>电器>机械>化工>航运。



美国高频数据韧性仍存,就业压力凸显。1)从高频数据看:上周美国周度经济指数较前周上升,金融压力指数较9月低位抬升;未来5年通胀预期较上周基本持平;持续领取失业金人数为192.6万人,仍位于190万人关键水平之上;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周同比为5.7%,较前周上升;美国30、15年期抵押贷款利率较前周小幅上升。
2)其他数据上:10月美国ISM制造业PMI为48.7%,连续第8个月处于收缩区间;10月ISM服务业PMI为52.4%,出现回升。联邦政府停摆危机依旧持续,9月部分数据发布。就业方面,8月非农就业新增2.2万人、不及市场预期的7.5万人,失业率回升至4.3%、为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就业市场疲弱。通胀方面,9月美国CPI同比为3.0%,核心CPI同比由3.1%降至3.0%,整体表现温和但关税隐忧犹存,8月PPI同比回落至2.6%、低于预期。


欧洲生产消费景气均回落,通胀温和回落。从PMI看,9月欧元区标普制造业PMI为49.8%,回落至荣枯线以下;9月标普服务业PMI为51.3%,较8月改善。从生产看,8月欧元区20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1.1%,较7月回落。从通胀看,10月欧元区CPI当月同比为2.1%,较9月下降;10月核心CPI当月同比为2.4%,较9月持平。从就业看,9月欧盟27国季调失业率为6.0%,较8月持平。从零售看,9月欧元区20国零售销售指数当月同比为1.0%,相较8月1.6%回落。


从经济领先指数看,上周欧洲市场经济景气回升。过去一周,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从13.8降至12.5,主要受美联储12月降息路径不明、科技股回撤与政府停摆僵局影响;欧洲经济意外指数从24.9升至34.8,或受工业领域芯片需求强劲与欧洲央行利率稳定共同支撑;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从-11.2降至-12.9,或受中美关税协议细则扰动、10月PMI数据不及预期和内需疲弱共同影响。

风险提示:部分指标为测算值,美联储降息快于预期,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
注: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港股卖空占比创4月以来新高——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周报11月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