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兴证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基金三季报港股投资点评

2025-11-09 20:2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要点

●●●●

一、2025Q3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创新高,被动型基金已成为布局港股主要渠道

——截至2025Q3,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13255亿元,继2025Q2之后再次创下新高。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比分别为47.2%52.8%值得注意的是,被动型公募基金已经成为了投资港股的主要渠道,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

二、公募基金港股仓位分析

(一)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仓位环比小幅下降

——2025Q3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仓位环比小幅回落。2025Q3,主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股票投资总额、基金资产总值比例分别为32.9%28.8%,环比下降1.2pct0.7pct

——2025Q3大多主动型公募基金都为港股配置了较为可观的比重。1接近70%的主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持股占比不小于20%220%的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达到40%(含)~50%之间。

(二)被动型基金已成为当前布局港股的主要渠道

——2025Q3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7000亿元,环比大幅抬升73%。自2017年以来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2025Q3投资于港股的被动型基金的份额达6683亿份,环比抬升47%2025Q3跟踪恒生科技、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科技指数的ETF份额最多,分别达1540亿份、1131亿份、671亿份。

三、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行业和重仓股配置详解

(一)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行业配置

3.1.1、基金增持港股医疗保健和原材料,减持电讯业和金融业

——本季度公募基金最青睐的行业有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和医疗保健业,前三大重仓行业的集中度环比小幅下降。截至2025Q3,上述三个行业的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分别达1334亿元、1084亿元和722亿元,占基金重仓股持股总市值的比例分别达31.9%25.9%17.2%。前三大重仓行业的集中度环比下降了2.4pct

——2025Q3基金行业配置比例环比抬升最明显的是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环比减少最明显的有电讯业、金融业。

3.1.2、基金重仓股集中度环比持平,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前二十大重仓股

——基金重仓股的集中度环比基本持平。截至2025Q3,主动型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占基金重仓股持股总市值比例53.9%;前二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占基金重仓股持股总市值比例65.4%,环比持平。

——2025Q3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相较于2025Q2,截至2025Q3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前二十大重仓股;美团-W中国联通建设银行、金蝶国际、老铺黄金、百胜中国则不再是前二十大重仓股。

(二)主动型公募基金影响力相对较高的行业和个股

——截至2025Q3公募基金在港股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业的影响力相对较高。

——具体到个股层面,截至2025Q3金风科技13.2%)、三生制药(12.9%)、科伦博泰生物-B11.1%)的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最大。(注:括号内为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

风险提示:大国博弈风险,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风险

●●●●

报告正文

●●●●

一、2025Q3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创新高,被动型基金已成为布局港股主要渠道

截至2025Q3,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13255亿元,继2025Q2之后再次创下新高。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分别达6255亿元、7000亿元,占比分别为47.2%52.8%。值得注意的是,被动型公募基金已成为布局港股的主要渠道,且在 2025Q3 首次实现港股投资市值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

截至2025Q3,港股通持股市值达57926亿元,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占港股通持股市值比例为22.9%

(注:1)主动型公募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被动型公募基金包含被动指数型;2)本文统计2017年以来投资过港股的公募基金;3)公募基金范围包含港股通基金以及QDII基金)

二、公募基金港股仓位分析

(一)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仓位环比小幅下降

2025Q3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仓位环比小幅回落。2025Q3,主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股票投资总额、基金资产总值比例分别为32.9%28.8%,环比下降1.2pct0.7pct。其中,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基金的港股仓位均环比小幅下降,仅平衡混合基金的港股仓位环比抬升。

2025Q3大多主动型公募基金都为港股配置了较为可观的比重。1)接近70%的主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持股占比不小于20%2)超20%的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达到40%(含)~50%之间。

(二)被动型基金已成为当前布局港股的主要渠道

2025Q3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7000亿元,环比大幅抬升73%,港股投资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2025Q3投资于港股的被动型基金的份额达6683亿份,环比抬升47%2025Q3跟踪恒生科技、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科技指数的ETF份额最多,分别达1540亿份、1131亿份、671亿份。

三、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行业和重仓股配置详解

(一)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行业配置

3.1.1、基金增持医疗保健和原材料,减持电讯业和金融业

2025Q3公募基金最青睐的行业有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和医疗保健业。截至2025Q3,上述三个行业的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分别达1334亿元、1084亿元和722亿元,占基金重仓股持股总市值的比例分别达31.9%25.9%17.2%2025Q3主动型公募基金的重仓行业的集中度环比小幅下降,前三大重仓行业的集中度环比下降了2.4pct

2025Q3公募基金显著增持的行业有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减持电讯业、金融业。截至2025Q3,基金行业配置比例环比抬升最明显的是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持股市值占比环比分别抬升2.8pct1.8pct;环比减少最明显的有电讯业、金融业,持股市值占比环比分别减少2.6pct、1.2pct

注:统计不包含QDII基金以及被动型公募基金

3.1.2、基金重仓股集中度环比持平,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前二十大重仓股

基金重仓股的集中度环比基本持平。截至2025Q3,主动型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2255亿元,占基金重仓股持股总市值比例53.9%;前二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2736亿元,占基金重仓股持股总市值比例65.4%。而截至2025Q2,主动型公募基金前十大、前二十重仓股持仓市值占基金重仓股持股总市值比例则分别为53.9%65.7%

具体到个股层面,

  • 2025Q3基金重仓股前十大分别为腾讯控股(730亿元)、阿里巴巴-W529亿元)、中芯国际(297亿元)、信达生物(144亿元)、泡泡玛特(110亿元)、小米集团-W105亿元)、中国海洋石油(87亿元)、三生制药(86亿元)、科伦博泰生物-B85亿元)、康方生物(81亿元)。(注:括号内为2025Q3重仓持股市值)

  • 2025Q3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2025Q3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相较于2025Q2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持仓占比环比抬升幅度最大的分别为阿里巴巴(6.31pct)、中芯国际(2.30pct(注:括号内为2025Q3重仓持股市值占所有基金重仓股持股总市值比例的环比变动幅度)。

  • 相较于2025Q2,截至2025Q3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前二十大重仓股。

  • 相较于2025Q2,截至2025Q3美团-W、中国联通、建设银行、金蝶国际、老铺黄金、百胜中国则不再是前二十大重仓股。

注:统计不包含QDII基金

(二)主动型公募基金影响力相对较高的行业和个股

截至2025Q3公募基金在港股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业的影响力相对较高,1从公募基金重仓股的持仓市值占这些股票流通市值比例来看,医疗保健业的重仓股的持仓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最高,达2.7%2从公募基金重仓股的持仓市值占这些股票港股通持股市值比例来看,医疗保健业、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原材料业的重仓股的持仓市值占港股通持股市值比例最高,分别达10.9%10.0%9.8%8.9%

具体到个股层面,截至2025Q3金风科技(13.2%)、三生制药(12.9%)、科伦博泰生物-B11.1%)的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最大。(注:括号内为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

风险提示大国博弈风险,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风险

注:文中内容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基金三季报港股投资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张忆东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2

SFC HK执业证书编号:BIS749

李彦霖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5

请注意:李彦霖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其中:沪深两市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