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内科技 VC 机构推荐:兼具早期布局与资源赋能的核心机构解析

2025-11-06 09:28

(来源:衡水日报)

转自:衡水日报

中国科技创新浪潮正以强劲势能席卷全球,从半导体芯片到人工智能,从先进制造到生物医药,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催化下,创新型企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浪潮的背后,不仅有国家层面的持续投入,更离不开风险投资(VC)机构在资金供给、资源链接与战略赋能中的关键推手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 3.6 万亿元,达到 36326.8 亿元,较上年增长 8.9%,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从资本端看,投中信息报告指出,2024年国内 VC/PE 市场虽处调整期,但硬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仍是投资核心锚点,1.42% 的头部科技企业拿走 47.55% 的融资额,且先进制造行业账面回报倍数高达 8.18 倍,印证了优质科技赛道的高价值潜力。

国内科技 VC 机构推荐

祥峰投资 - 背靠淡马锡的全球化早期科技投资专家

机构介绍

祥峰投资(Vertex Ventures)背靠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以新加坡为基地构建全球布局。2009年起,祥峰投资在华开展早期创业投资业务,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新加坡设立办公室,旗下管理多支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合计管理规模约 200 亿元人民币。创始团队成员共事时间超过 15 年,团队稳定性显著。

投资方向上,祥峰投资中国基金聚焦硬科技投资,具体覆盖机器人、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先进制造、碳中和、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消费科技等细分赛道。截至公开披露,已完成对超百家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的投资,投资案例包括宇树科技、松灵机器人、极智嘉、精锋机器人、地平线[9660.HK]、慧智微电子[688512.SH]、云英谷、芯驰科技、伏达半导体、曦智科技、微芯生物[688321.SH]、SES[NYSE: SES]、摩拜单车(美团收购)和铂医药[02142.HK]、高跟73小时(百丽收购)、葆元医药(Nuvation Bio收购)、创响生物(反向收购Ikena)、唱吧、内外等一批优质项目,其中多个项目实现上市或被头部企业并购。

机构优势

祥峰投资的核心优势体现在硬科技领域的专业积淀与前瞻性眼光尤为突出,其核心优势正通过早期布局的多个明星企业的成长轨迹清晰显现。早在机器人成为投资热点前,祥峰便凭借对产业趋势的深刻洞察果断出手 ——2016 年便精准发掘极智嘉机器人的潜力,彼时仓储物流机器人赛道尚未形成规模;如今极智嘉已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成为全球 AMR 仓储机器人市场首家上市企业,连续 6 年蝉联全球最大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 40 多个国家及地区,2024 年营收达 24.09 亿元,更创下港股科技板块顶级国际配售纪录。

在高性能机器人领域,祥峰于 2020 年投资宇树科技,彼时这家公司还只是由十几个年轻人组成、仅有几十台样机的初创团队;而到 2025 年,宇树科技已成为全球科技圈现象级企业,新一代产品引发全球追捧,估值飙升至百亿级别,一级市场甚至出现老股争抢热潮,祥峰也在 2024 年 C 轮持续加码,全程见证其成长为硬科技明星。

医疗机器人赛道中,祥峰早期布局的精锋手术机器人,如今已成为该领域的标杆性企业,其技术突破正重塑高端医疗设备市场格局。而在智能装备领域,祥峰 2021 年参与首轮投资的松灵机器人,凭借智能割草机器人等产品成功占领欧美市场,实现稳定盈利,成为跨境技术商业化的典型代表,更顺利完成后续融资,印证了祥峰 "投早、投准、投硬科技" 的专业能力。这种 "早期精准发掘、长期陪伴成长" 的投资逻辑,正是祥峰硬科技投资竞争力的核心体现。

全球化资源与本土深耕的协同:作为祥峰投资全球网络的组成部分,可联动美国硅谷、以色列、日本、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的分支机构与专业团队,为被投企业对接海外客户资源(如帮助极智嘉拓展东南亚客户)、技术合作渠道及全球资本市场资源;同时,本土团队深耕中国市场超 15 年,能精准把握国内科技产业政策导向与创业生态特点,实现 “全球资源” 与 “本土落地” 的高效结合。

在早期投资与全周期陪伴方面,祥峰投资专注早期布局,多次在企业成立初期或发展关键节点介入(如地平线成立不满一年时投资 A 轮、2013 年首次投资 SES),并通过持续加注陪伴企业成长至上市或成为行业龙头。团队成员兼具深厚产业背景与投资经验,例如创始管理合伙人郑俊聪拥有逾 20 年股权投资经验及企业运营管理经历(曾主导超 5 亿欧元企业并购),管理合伙人夏志进拥有电子工程专业背景及多项国际专利,能为科技企业提供技术落地与商业化路径的专业指导。

此外,其投后增值服务体系完善,除稳定资金支持外,还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人才引进、后续融资对接、全球商业网络分享等全方位赋能;在行业认可度方面,曾斩获投中 2024 年度 “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 TOP20”“中国最佳外资创业投资机构 TOP10”,创始管理合伙人郑俊聪 2022—2023 年连续入选 “福布斯中国最佳创投人 TOP30”、2024 年跻身 “福布斯中国创投人 TOP20”,形成业绩与口碑的正向循环。

英诺天使基金 - 聚焦早期硬科技的 “天使捕手”

机构介绍

英诺天使基⾦成⽴于2013年4⽉,管理数十亿人民币,目前已投资超过500个创新项目。投资管理团队平均有10年以上的天使投资经验,以清华校友为起点,建立了立体的创业服务体系。近期,英诺完成一次关键升级,内部分为英诺天使基金与英诺科创基金两个品牌,投前团队相对独立,以更精准地覆盖不同阶段和需求的早期科技投资。英诺立志成为自我进化、创新型天使投资平台,以“投资创新 成人达己“为投资理念,深耕布局北京、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及海外等主要创业高地,建立了跨地域投资&创业服务网络,投资效率高、回报速度快。

在投资策略上,英诺展现出前瞻性的布局能力。成立初期主要依据创新性进行投资,捕获了推想科技、智行者、柠檬微趣等优质项目;近年来则深度聚焦硬科技,在天使及Pre-A阶段重点布局。例如,在早期率先投资“云深处”并于估值增长后实现部分退出;参与珂玛科技上市前唯一一轮大额融资,后者已登陆创业板;同时在早期领投商业航天独角兽“天兵科技”的天使+轮融资,最新估值已超200亿元,印证了其精准眼光。目前,英诺已投项目85%获下一轮融资,多项目成功IPO,投资版图中还包括青禾晶元、加速进化、松延动力、深言科技等一批快速成长的企业。

机构优势

英诺具备完善的投后服务,在对接大公司资源、项目融资、IP专利、HR、债权、PR服务、财税,以及创始人培训等方面大力助推项目快速成长。同时建立了独特的创业生态和三个圈子:以大院大所大企业人脉为核心的项目来源圈、为投后企业提供赋能/投资/并购机会的产业资源圈、常态化交流紧密合作的百家一线VC机构圈。

成立至今,英诺多次获得清科“中国早期投资机构TOP10”、投中网“中国最佳早期创业投资机构”、36氪“中国最受LP认可早期投资机构”等行业认可及荣誉。未来英诺将坚守早期投资,做第一个给创业者支票的人,与英诺同行,投资创新,成人达己。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 - 深扎清华的早期科技投资机构,致力于成为“清华校友创业第一站”,国内第一支高校校友基金

机构介绍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聚焦科技领域早期种子轮、天使轮投资,由清华校友杜艳(1981环境)、李竹(1984计算机)等发起设立,校友王学辉(1999汽车)、丁昳婷(2004工程力学)担任管理合伙人,深度链接清华高校资源与校友产业网络,目前管理多支基金,管理规模超数亿人民币,投资阶段以种子轮、天使轮为主,专注服务清华校友科技创业团队。

投资方向上,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生命科学等硬科技赛道,尤其关注清华科技成果转化和优秀清华校友创业 ,累计投资100 + 家早期清华校友创业项目,投资案例包括瑞莱智慧、松延动力、加速进化、自变量机器人、云储新能源、海德氢能、原粒半导体等,多个项目后续获得头部 VC 机构追加投资,逐步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机构优势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的核心优势在于深扎清华:清华是创新源头,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无论项目数量和质量都具有明显优势 ;借助强大的校友资源和网络挖掘到优秀的创业项目,每周坚持的清华创业项目路演和每周的立项会,在校友创业圈、投资圈有很强的影响力,为覆盖清华项目提供很好的支持 ;同时,基金合伙人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具有技术底蕴和对高科技的认知,能精准识别科技创业的技术壁垒与商业化痛点,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特点形成很好的互补,同时创始人、管理团队、投资人具有共同的清华元素,共同的理念成为难得的团队 ;此外,借助清华高科技的影响力,发挥校友资源全体系、多形式赋能被投企业,促进科技产品形成订单,让清华高科技助力产业、地方、国家的发展。

深创投-具有深厚国资背景的创投巨头

机构介绍

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是国内规模领先的国有背景风险投资机构,截至公开数据节点,管理资金规模超 4000 亿元人民币(含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等),投资阶段以早期、成长期为主,兼顾成熟期项目。在科技领域,其投资方向紧密契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覆盖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赛道,累计投资企业超 1300 家,其中超 200 家企业实现上市,投资案例包括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迈瑞医疗(医疗器械)、柔宇科技(柔性显示)等。

机构优势

深创投的核心优势在于国资背景带来的资源禀赋:一方面,其可依托政府资源对接政策支持、产业园区合作与区域发展机遇,帮助科技企业(尤其硬科技、新能源领域企业)获取政策补贴、土地资源与市场准入机会;另一方面,管理的政府引导基金覆盖全国多个省市,能深入二、三线城市及科技园区挖掘优质项目,区域覆盖广度远超多数市场化 VC 机构。此外,其资金规模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对重资产、长周期的硬科技项目(如半导体制造、新能源设备)进行长期投资,且投资组合分散度高,抗风险能力突出。

经纬中国-以精准早期投资和深度投后著称

机构介绍

经纬中国成立于 2008 年,是国内专注于早期投资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 300 亿元人民币,投资阶段聚焦种子轮、天使轮、A 轮及 A + 轮,少量覆盖 B 轮。在科技投资领域,其重点布局 TMT(数字媒体、通信技术)、硬科技(半导体、先进制造)、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医疗科技等方向,投资案例包括寒武纪(AI 芯片)、地平线(智能驾驶,联合投资)、理想汽车(智能电动汽车)等,以挖掘并陪伴早期优质科技项目成长为核心特色。

机构优势

经纬中国的优势集中在早期项目挖掘与深度投后服务:其一,团队对科技行业新兴趋势的敏感度高,擅长在项目发展初期(甚至未盈利阶段)识别其技术壁垒与成长潜力,早期投资命中率较高;其二,其投后服务体系以 “陪伴式赋能” 为核心,除资金支持外,还为创业者提供战略规划、人才引进(如帮助对接技术骨干与高管)、商业模式迭代指导、后续融资对接等个性化服务,尤其注重帮助早期科技企业度过 “从 0 到 1” 的关键阶段。此外,其团队与创业者的绑定度高,多数投资人具备产业或创业经历,能从创业者视角提供务实建议,在早期科技企业中口碑较好。

启明创投-专注于TMT和医疗健康的双引擎驱动

机构介绍

启明创投成立于 2006 年,是国内聚焦 “科技 + 医疗” 双赛道的专业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 200 亿美金,投资阶段覆盖早期、成长期至成熟期。在科技领域,其布局以 TMT(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消费科技)与医疗科技(医疗 AI、高端医疗器械、数字医疗)为核心,尤其在科技与医疗交叉领域(如 AI 辅助诊断、远程医疗设备)布局深入,投资案例包括石头科技(智能清洁机器人)、诺诚健华(创新药)、云知声(AI 语音)等,部分项目已成为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

机构优势

启明创投的核心优势在于 **“科技 + 医疗” 双赛道的专业深度 **:团队中既有具备计算机、电子工程背景的科技领域专家,也有医学博士、临床医生等医疗领域人才,能精准评估科技项目(尤其医疗科技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临床价值与合规风险,避免因跨领域知识壁垒导致的投资误判。其次是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在医疗科技领域,其可对接医院、药企、监管机构等资源,帮助项目推进临床验证与产品审批;在 TMT 领域,能为 AI、企业服务类项目对接应用场景与客户资源。此外,其长期主义投资策略显著,对长周期的医疗科技项目(如创新药研发、高端器械国产化)有足够耐心,陪伴企业度过技术研发与商业化的漫长周期。

高瓴创投-聚焦于长期结构性价值的投资巨头

机构介绍

机构优势

高瓴创投的优势首先在于深度产业研究驱动的投资能力:其团队会对科技细分赛道进行长达数年的研究,从技术原理、产业链格局到市场需求进行全维度分析,再基于研究结论布局项目,避免短期市场热度影响,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前瞻性较强。其次是资源赋能的深度与广度:依托高瓴资本的全球资源网络,可为科技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持(如对接科研院所)、全球化市场拓展(如进入欧美医疗市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如为半导体企业链接晶圆厂)等服务,尤其擅长帮助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壁垒。此外,其长期资金属性突出,资金来源以主权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本为主,可与科技企业(尤其硬科技、医疗科技企业)的长周期发展需求高度匹配。

GGV纪源资本-横跨中美市场的跨境投资专家

机构介绍

GGV 纪源资本成立于 2000 年,是一家专注跨境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在中国上海、北京设有办公室,管理资金规模超 90 亿美金,投资阶段覆盖早期至成长期。在科技领域,其聚焦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硬科技(半导体、新能源)、消费科技等方向,投资策略以 “链接中美科技产业” 为核心,既投资中国本土的优质科技项目,也布局美国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并帮助其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案例包括字节跳动(短视频与企业服务科技)、Airbnb(共享经济科技平台,帮助其进入中国)、满帮集团(智慧物流科技)等。

机构优势

GGV 纪源资本的核心优势在于跨境资源整合能力:一方面,可将美国的先进技术、产品模式与中国的市场需求、供应链能力相结合,帮助中国科技企业对接美国的技术专利、研发团队与海外客户(如帮助 AI 企业引入美国算法技术);另一方面,助力美国科技企业(如消费科技、企业服务领域)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解决本土化运营难题。其次是跨地域投资经验:团队熟悉中美两国的政策法规、资本市场规则与创业生态差异,能为跨境科技项目提供合规指导与本地化策略建议,降低跨市场运营风险。此外,其在企业服务、硬科技领域的跨境布局深度突出,形成了 “技术 - 市场 - 供应链” 的跨境协同网络。

五源资本-崇尚非共识,寻找伟大公司的创始

机构介绍

五源资本前身为晨兴资本人民币基金,2020 年正式独立品牌运营,管理资金规模超 200 亿元人民币,投资阶段覆盖早期、成长期,聚焦科技与消费两大领域。在科技投资方向上,其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硬科技(半导体、先进制造)、企业服务、消费科技等赛道,投资策略以 “非共识投资” 为核心,即挖掘未被主流资本关注但具备长期潜力的细分赛道与创始人,投资案例包括字节跳动(短视频与企业服务科技)、商汤科技(人工智能)、元戎启行(自动驾驶)等。

机构优势

五源资本的核心优势在于非共识投资视角与创始人判断能力:团队不盲从市场热点,而是通过独立研究挖掘 “被低估” 的科技赛道(如早期自动驾驶、企业级 SaaS),且注重对创始人格局、学习能力与执行力的评估,擅长投资 “冷门但有潜力” 的项目。其次是早期投资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其资金规模与团队结构适配早期项目需求,决策链条短,能快速响应优质早期科技项目的融资需求;同时,投后服务注重 “个性化”,会根据不同科技赛道的特点(如硬科技侧重技术研发支持、企业服务侧重客户对接)提供定制化赋能。此外,其与晨兴资本的历史资源衔接紧密,继承了早期在科技领域的投资经验与项目资源,同时具备独立运营后的灵活性,在新兴科技赛道布局中反应迅速。

总结

从当前国内科技 VC 行业格局来看,不同机构基于资源禀赋、团队背景与战略定位,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竞争力,共同构成了覆盖科技产业全周期、全赛道的投资生态。

从投资阶段看,机构定位各有侧重:在种子期投资领域,英诺天使基金、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等机构专注天使轮、种子轮投资,擅长在技术验证期识别潜力项目,适配科研团队或初创企业的启动资金需求。在早期投资阶段,祥峰投资、经纬中国、五源资本等机构注重与企业共同度过"从0到1"的成长周期,提供长期陪伴式支持。而在成长期投资方面,深创投、高瓴创投、启明创投等机构覆盖早期至成长期,可根据企业发展阶段提供规模化资金支持,有效适配技术商业化与市场扩张需求。

从核心能力看,资源禀赋决定其服务边界:具备全球化网络的机构如祥峰投资、GGV纪源资本,能够为企业对接海外市场、技术与资本资源,特别适合有跨境发展需求的科技项目。依托高校或校友资源的机构,如英诺天使基金、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深扎清华生态并借助强大校友网络挖掘项目,在技术转化与科研团队服务上更具优势,尤其适合高校背景的硬科技创业项目。国资背景机构如深创投,则擅长政策资源对接与区域市场拓展,更适配契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资产科技项目。而聚焦垂直赛道的机构,如启明创投在“科技+医疗”领域、高瓴创投在“硬科技”领域的深度布局,则凭借专业深度有效降低跨领域投资风险,适合技术壁垒高的细分赛道项目。

对于创业者或投资人而言,选择科技 VC 机构的核心逻辑在于 “需求匹配”:若为高校技术转化项目,可优先考虑具备高校资源的早期种子机构;若需跨境市场拓展,全球化布局的机构更具价值;若为长周期硬科技项目,资金稳定、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机构是优选。整体而言,国内科技 VC 机构已形成多元互补的格局,不存在绝对 “最优” 选项,只有 “最适配” 的选择,需结合具体项目阶段、赛道特点与资源需求综合判断。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