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年末资金回流银行股?瑞银报告: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对防御性板块维持正面看法

2025-11-06 10:24

2025只剩最后两个月,市场风格是否存在向防御性板块回流的可能性呢?

瑞银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考虑到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仍疲软,对防御性股票维持正面看法。

瑞银预期国有银行营收及净利润增速的复苏势头将持续,同时看好能实现持续高于同业的盈利增速的区域性银行。首选标的为:港股(工银国际、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A 股(杭州银行、宁波银行)。

2025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大幅减持银行股,持仓环比减少4.3个百分点。目前公募基金正考虑重新增持部分防御性资产,但同时担忧若成长股持续上涨,将面临机会成本压力。保险资金则继续将股息作为核心考量标准,并预期会有资金流入银行板块,主要因预计“开门红”销售将带动保费收入激增。

Part.01银行业基本面展望改善

2025年三季度财报数据进一步印证,投资者对银行业基本面的展望正逐步改善,具体原因包括:

1)净息差呈现企稳迹象

2)尽管制造业及零售贷款账簿面临压力,但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定

3)大型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增速持续回升

瑞银判断这一向好态势将延续至四季度,长期来看,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银行业已接近本轮周期底部。

Part.02资金流向是驱动银行股的核心因素

年终前向防御性股票的潜在轮动是另一核心议题,因过去数月银行股股价在很大程度上由资金流主导。2025年初,在中国香港上市的中资银行股H 股表现强劲,主要受保险资金通过南向资金增持推动。

自6月起,在“新增保费 30% 需配置A 股”的政策导向下,保险资金加大了对 A股的流入力度。三季度,高贝塔板块快速上涨引发银行板块资金流出,银行股股价回调10%-15%。10月,受贸易不确定性上升影响,银行股股价出现反弹。

投资者认为,年终前可能推动资金流入银行板块的因素包括:

1)从高贝塔板块获利了结的资金

2)2026 年 1 月 “开门红” 前后,保险资金对银行板块的进一步配置

Part.03房价下跌与消费贷款成关注焦点

市场对房地产价格下跌的担忧日益加剧,因近几个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下跌速度加快。投资者担忧,若房价下跌至特定水平,一旦发生违约,抵押贷款及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可能无法覆盖。

多数全国性银行表示,按最新房价计算,当前抵押贷款价值比约为50%,而某股份制银行提及该行抵押贷款已超过70%。此外,投资者还关注消费势头及资产质量是否会企稳。

从银行反馈来看,目前消费贷款需求尚未显现复苏迹象,且资产质量仍呈持续走弱态势。其他频繁被提及的议题包括:

1)向地方政府投放5000亿元资金的新政策工具

2)万科流动性状况

3)股市上涨带来的正向财富效应

4)“反内卷” 的影响

Part.04最受关注的银行股

在大型国有银行中,农业银行仍是最受关注的个股。截至10月31日,农业银行 A/H股年初至今总回报率分别为55.5%/41.1%,显著高于 MSCI 中国银行指数 23.2%的涨幅。

在瑞银覆盖的全国性银行中,农业银行估值最高,2025年预期市净率达1倍。投资者认为农业银行表现亮眼的原因包括:

1)截至 2025 年三季度,平安集团对农业银行A股的持股比例提升至1.40%

2)量化基金持续买入

3)纯多头投资者暂未减持

4)农业银行财报表现优于同业

投资者对招商银行也保持关注,但短期内对其盈利增速或股息支付率上调的预期较低。不过,投资者认可的是,在资本市场活跃的背景下,招商银行有望通过财富管理及理财产品代销业务获得更多收益。鉴于宁波银行基本面改善且估值合理,投资者普遍认为其存在上涨潜力。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