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05 08:32
(来源:姚佩策略探索)
前言:过去一两年,华创证券研究所各行业团队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重点深度研究,例如策略团队的科技AI系列、计算机团队的AI+专题系列、传媒团队的科技公司AI布局系列、电新团队的人形机器人系列、机械团队的人形机器人的Optimus时刻系列等。
为了更好整合研究资源,完善研究框架,输出体系化产品,华创研究所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由策略、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电新、汽车、机械等研究小组组成。我们将会发布定期月报,对人工智能板块做出持续跟踪及配置建议,为投资者提供视角参考,本篇为行业联合11月报。
1、策略:关注卡脖子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才发展、数字中国建设、增加科技资源供给五大方向。
2、电子:谷歌、亚马逊云业务增速亮眼,AI投入转化开始显现,未来随着Sora2等模型逐步落地,预计将会驱动AI算力需求继续增长,我们认为AI算力基础设施仍处于早期阶段,关注产能供不应求、订单有望外溢的环节。
3、计算机:全球AI领域关键主体持续推进核心布局,涵盖算力基建合作、AI应用创新及垂直行业技术突破。
4、传媒:长期看好AI产品应用落地加速及商业化进度加速,建议关注AI Agent、AI陪伴、AI多模态、AI教育及AI端侧等方向。
5、人形机器人:关注以“降本和轻量化”为核心的机器人新方向。
6、汽车:地平线机器人HSD正式量产在即,持续看好公司基本面与后续催化。
7、华创证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11月精选组合:上游-算力基础:景旺电子、地平线机器人、海光信息;中游-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科大讯飞;下游-端侧硬件:东华测试、信捷电气、豪能股份;场景应用:阿里巴巴、深信服、金山办公。
一、策略:“十五五”科技细分赛道投资线索
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争取下一轮康波周期主动地位。我们认为科技的关注点或正在从“十四五”期间以应对卡脖子问题而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争取在偏硬件端的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取得一定优势;转向“十五五”偏未来产业软科技方向、以争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战略主动地位。“十五五”规划首次提出“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并将“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单列成段首,我们认为科技的重要性明显得到进一步提升。从具体方向来看:①卡脖子领域(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精特新)。③科技人才: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④数字中国: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⑤增加科技资源供给:加强财政科技投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9/22国新办发布会中吴清主席也表示近年来对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持续扩大: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此外,我们在《从康波周期看中美科技对比——科技AI系列4》提到,决定大国兴衰的核心变量始终都是科技革命的发展轨迹,近年来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已追赶至能看到美国的“尾灯”,同时在部分领域逐步扭转差距后并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当前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明显领先,AI方面实现大幅追赶,而在半导体、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与美国仍有差距,预计未来科技产业势必将持续形成大规模投入。
“十五五”重点科技板块跟踪:年初以来算力、核聚变、人形机器人涨幅领先,当前人形机器人、深海科技、区块链估值仍较低。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从“十五五”重点科技板块来看,年初至今涨幅领先的主要为算力(74%)、核聚变(61%)、人形机器人(59%)等;当前估值分位仍处于较低水平的主要为人形机器人(市盈率处2020年以来9%分位,下同)、深海科技(10%)、区块链(22%)等。
人工智能板块交易表现:
1、10月人工智能板块绝对&相对收益表现较弱。10月市场整体上涨0.6%(统计区间为10/1-10/31,下同),大盘价值风格相对跑赢;人工智能板块跑输市场整体,CS人工智下跌2.9%,人工智能指数下跌4.9%。从人工智能细分领域来看,AIGC指数跌0.2%、AI手机指数跌1.4%涨跌幅相对居前;国证芯片跌6.6%、深证XR跌5.6%表现相对偏弱。
2、人工智能板块成交热度月环比整体回落。以交易热度10年分位来看,10月人工智能板块整体回落,如CS人工智指数月环比-14 pct至39%、人工智能指数-11 pct至57%;人工智能细分领域来看,回升幅度居前:国证芯片+11 pct至69%、AIPC指数+4 pct至51%;深证XR -50 pct至9%,无人机指数-23 pct至17%明显回落。
人工智能板块估值水平:当前估值仍处于历史中等偏上水平。当前人工智能板块及行业整体估值基本位于历史中等偏上水平,如CS人工智指数10年PE分位为77%,人工智能指数为83%。人工智能细分领域来看,当前服务器指数10年PE分位为97%、国证芯片96%、AI应用91%、AIPC指数89%较高;人形机器人指数5%、AIGC指数22%较低。
行业核心结论汇总:
电子:(1)AI云端:谷歌、亚马逊得益于AI赋能,云业务均取得了较块增速,并表明2026年将进一步提高资本支出,我们认为AI基础设施仍处于早期阶段,AI服务器&交换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推荐标的:景旺电子、东山精密、胜宏科技、工业富联、生益电子、生益科技、沪电股份和鹏鼎控股等。(2)存储:数据中心建置动能回暖,且AI服务器大幅提升存储要求,料将驱动新一轮创新大周期,从而大幅提高存储需求。随着数据中心建设以及服务器单柜存储配置提升,我们对25Q4及26年存储价格预期乐观。建议关注:江波龙、德明利、香农芯创、兆易创新、佰维存储、聚辰股份。
计算机:全球AI领域关键主体持续推进核心布局,涵盖算力基建合作、AI应用创新及垂直行业技术突破。1)10月13日,OpenAI与博通发布公告称,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10吉瓦规模的定制AI芯片和网络系统机架;2)10月21日,OpenAI推出以ChatGPT为核心的浏览器。该浏览器外观与功能虽与传统网络浏览器相近,但其构建核心为ChatGPT,标志着网络浏览从“信息检索工具”向“AI协同助手”的关键转型;3)10月30号,英伟达CEO黄仁勋对韩国进行了15年来首次正式访问,当日三星宣布与英伟达达成新合作,启动一个配备超过5万块英伟达GPU的完整AI工厂项目。4)10月27日,我国首款心血管AI-OCT大模型“麒光”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年会上发布,核心依托整合全球129本顶刊、指南的“东壁心血管语料库”,实现AI与OCT影像技术深度融合。
传媒:长期看好AI产品应用落地加速及商业化进度加速,建议关注AI Agent、AI陪伴、AI多模态、AI教育及AI端侧等方向。1)AI Agent:作为AI应用的生产力方向之一,通过自主决策、任务闭环和动态交互,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展望全年该应用方向有望持续优化落地体验;2)AI陪伴:包括软件内容/平台与硬件玩具,作为AI应用的泛娱乐方向之一,AI能够满足人类在陪伴交互领域的个性化、及时性需求;3)AI多模态:AI音视频、AI 3D等方向的底层模型有望持续迭代进步(近期OPENAI发布Sora2效果较好),我们观察到AI漫剧品类平台侧流量较好,有望开启多模态应用商业化落地正循环;4)AI教育:AI符合个性化教学核心需求,教育场景用户付费意愿高;5)AI端侧:智能终端加速AI智能化革命。建议关注:阿里巴巴、腾讯控股、阜博集团、有赞、快手、美图、汇量科技、易点天下、上海电影、浙数文化、昆仑万维、南方传媒、荣信文化等。
人形机器人:关注以“降本和轻量化”为核心的机器人新方向。关注人形机器人核心三个逻辑。1)新技术方向为降本和轻量化,关注轴向磁通电机、MIM粉末冶金、旋转变压器。关注海昌新材、东睦股份、统联精密、亚普股份、易德龙等;2)应用场景端的“机器人+”标的。场景先行不仅决定了国产机器人量产的路径、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空间的上限。B端率先放量的趋势已较为明确,尤其是在智能物流、纺服、特种行业等高复购、高刚需、低容错的应用领域。关注兰剑智能、永创智能、诺力股份、杰克股份、华荣股份、景业智能等;3)机器人1到10的两大板块:设备、数据与视觉。视觉方案以芯片及算法为核心,先发优势延续,关注奥比中光、奥普特;数据采集是机器人的最后一公里。关注凌云光、思看科技;磨床环节具备高壁垒、强议价、订单直接催化的属性。关注华辰装备、恒而达、津上机床中国。
汽车:地平线机器人HSD正式量产在即,持续看好公司基本面与后续催化。公司配售、解禁事项此前均已落地,HSD即将于11月首次量产,当前HSD已与多家主流车企达成深度合作,预计将陆续搭载于10余款新车型。同时,10月27日,公司宣布与采埃孚合作,计划26年量产首发搭载J6P的城市领航coPILOT辅助驾驶系统。我们认为HSD首次量产后口碑塑造有望超预期,进一步增强“公司未来3-5年HSD出货超千万套”的可信度,仍将地平线机器人作为汽零AI/智驾重点推荐标的,此外,建议关注黑芝麻智能、禾赛科技、速腾聚创。汽零机器人标的推荐敏实集团、爱柯迪,调整后的头部标的也值得配置,包括拓普集团、银轮股份、豪能股份、双环传动、新泉股份,建议关注均胜电子、常熟汽饰、星宇股份。秋季GTC大会AI再加速,液冷板块推荐银轮股份、凌云股份。
二、电子:AI行业景气不减,关注AI算力/存力/运力及终端机会
(一)行业重点事件点评
云厂商:云业务加速成长,继续加码资本开支
谷歌:(1)云业务:云成为亮点,营收飙升34%至152亿美元,营业利润增长85%,营业利润率达23.7%,增长动力源于其人工智能产品及基础设施的强劲需求。云业务剩余履约义务大幅增至1550亿美元,彰显未来收入增长潜力强劲。(2)资本支出:25Q3资本开支为239亿美元,同比+83%(25Q2同比增速为70%);由于云客户需求和全公司增长机会,2025年CapEx预期上调至910-930亿美元,且预计2026年CapEx将"显著增加"。亚马逊:(1)云业务:25Q3 AWS收入为330亿美元,同比+20.2%;AWS未完成合同金额达2000亿美元,且不包括10月份多项未公布的新交易,显示未来收入增长潜力强劲。AI业务年度营收运行率已达数十亿美元,Trainium2季度收入增长150%。(2)资本支出:25Q3现金资本支出为342亿美元。这部分支出的大部分用于支持AI基础设施、自研芯片(如Trainium2)和物流网络。公司2025年全年现金资本支出预期约为1250亿美元,并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将进一步增加。
苹果:iPhone与服务驱动Q3业绩创纪录,AI产品助推增长前景
苹果公司2025Q3表现强劲,营收达1025亿美元,同比增长8%,创下九月季度纪录。每股收益1.85美元,经调整后同比增长13%,毛利率提升至47.2%,超出指引上限。尽管面临约11亿美元的关税成本,公司盈利能力仍保持稳健提升。各产品线表现均衡增长。iPhone收入490亿美元,同比增长6%,在印度创下历史营收纪录,新兴市场表现突出。服务业务成为最大亮点,收入28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创历史新高,各服务品类均实现强劲增长。Mac收入8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安装基数持续扩大,近半数购买者为新用户。产品创新方面,搭载A19 Pro芯片的iPhone 17系列和配备M5芯片的新品阵容获得市场积极反响。M5芯片的AI性能较M4提升3.5倍,为处理复杂AI工作负载提供强大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平台引入实时翻译、视觉智能等数十项新功能,深度融入用户体验。展望2026财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总收入将同比增长10%-12%,创历史最佳季度表现。iPhone收入预计实现两位数增长,毛利率指引为47%-48%。公司持续加大AI领域投入,运营费用预计181-185亿美元,体现对技术创新的坚定承诺。未来,苹果计划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重点布局先进制造、芯片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随着假日销售季的到来和史上最强产品阵容的推出,公司对业务前景充满信心。
存储:海外存储原厂业绩持续超指引,后续需求展望乐观
海力士25Q3利润续创历史新高,据公司业绩说明会,预计DRAM需求在2025年预计实现高两位数同比增长,2026年增速将超过20%;NAND需求在2025年预计为中两位数同比增长,2026年将增至较高两位数水平,整体需求结构稳健。针对服务器市场,AI推理普及推动并发用户数与token数量激增,工作负载向通用服务器及边缘设备扩散。KV Cache从HBM向传统DRAM与SSD顺序迁移,带动HBM、高性能DDR5及eSSD需求呈现结构性增长。得益于市场对近线硬盘的强劲需求,西部数据FY26Q1营收与毛利率双双超值因。后续需求方面,公司的前七大客户已提交了涵盖2026年上半年的采购订单,其中五家客户提交了涵盖2026年全年的采购订单,并且公司最大的超大规模客户已签署涵盖2027年全年的协议。
(二)投资建议
谷歌、亚马逊得益于AI赋能,云业务均取得了较块增速,并表明2026年将进一步提高资本支出,主要用于构建AI算力基础设施。AI基础设施仍处于早期阶段,AI服务器&交换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PCB作为基础元器件,跟随主芯片持续迭代升级,价值量不断提升,国内头部PCB大厂纷纷提出扩产计划,以期待在AI时代分得一杯羹。产能储备充足或产能扩张节奏快的头部玩家,有望在AI产业浪潮中迎来发展机遇。
推荐标的:景旺电子、东山精密、胜宏科技、工业富联、生益电子、生益科技、沪电股份和鹏鼎控股等。
近期存储价格全面上涨,除DDR4供给收缩逻辑以外,主要系数据中心建置动能回暖,且AI服务器大幅提升存储要求,料将驱动新一轮创新大周期,从而大幅提高存储需求。随着数据中心建设以及服务器单柜存储配置提升,我们对25Q4及26年存储价格预期乐观。建议关注:江波龙、德明利、香农芯创、兆易创新、佰维存储、聚辰股份。
三、计算机:AI +应用赛道正进入价值兑现的加速期
(一)行业重点事件点评
OpenAI与博通合作定制芯片,AI算力自研与供应链格局重塑。10月13日,OpenAI与博通官宣合作开发10吉瓦定制AI芯片及网络系统机架,核心模式为OpenAI主导设计、博通负责联合开发与部署,计划2026年下半年启动落地,2029年底完成全规模部署。结合近期布局,OpenAI此前已锁定英伟达10吉瓦、AMD 6吉瓦算力,三笔交易合计需26座常规核电站供电;长期规划更明确2033年新建250吉瓦算力,当前正探索新型融资工具支撑该目标。需注意的是,OpenAI管理层明确10吉瓦算力远不足以支撑通用人工智能(AGI)愿景,凸显当前AI巨头在算力基础设施上的长期投入逻辑,而“自研芯片控技术命运”的战略导向,也将进一步影响行业算力供应链格局。
10月21日,OpenAI推出以ChatGPT为核心的浏览器。该浏览器外观与功能虽与传统网络浏览器相近,但其构建核心为ChatGPT,标志着网络浏览从“信息检索工具”向“AI协同助手”的关键转型,用户可在浏览过程中无缝调用ChatGPT生成摘要、提出问题,并直接在网页上执行任务。相比传统浏览器单纯的信息展示与跳转功能,ChatGPT Atlas新增两大核心能力:一是“浏览器记忆”功能,能让 ChatGPT 记住用户访问网页的内容,在需要时快速调取;二是“智能体模式”,在研究分析、自动化任务处理及活动规划、预约等场景中表现更优,可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完成复杂需求。
三星和英伟达宣布共建AI工厂,采购超5万块GPU。英伟达CEO黄仁勋于10月30号对韩国进行了15年来首次正式访问,三星当日宣布与英伟达达成新合作,启动一个配备超过5万块英伟达GPU的完整AI工厂项目。三星表示,通过部署超过5万块英伟达GPU,AI将贯穿三星整个制造流程,加速下一代半导体、移动设备和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三星和英伟达还与其他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合作伙伴合作,开发下一代GPU加速EDA工具和设计技术。EDA可用于自动化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设计、验证和制造准备。两家公司还通过英伟达RTX PRO 6000 Blackwell服务器版平台和英伟达Jetson Thor机器人平台,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展开合作。
麒光AI-OCT大模型发布,心血管精准诊疗迈新阶。10月27日,我国首款心血管AI-OCT大模型“麒光”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年会上发布,核心依托整合全球129本顶刊、指南的“东壁心血管语料库”,实现AI与OCT影像技术深度融合。从技术突破看,该模型解决传统OCT依赖术者经验、学习曲线长的痛点,可秒级识别易损斑块、钙化分布等10到20微米级特征,误诊率低于人类医生均值,还能实时调取循证病例、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推动OCT诊疗从“经验判读”转向“AI辅助决策”。从应用价值看,其大幅降低基层医院技术使用门槛,助力诊疗从“看图像”升级到“出方案”,为解决基层诊断能力不足、三甲资源紧张的矛盾提供技术路径,具有明确的医疗普惠意义。
(二)投资建议
AI +应用赛道正进入价值兑现的加速期,AI 技术在办公协同、网络安全、智能交互、金融数据分析、数据库服务、文档智能识别等领域的深度落地,持续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聚焦核心应用场景、具备 AI 技术落地能力与商业化验证优势的企业。关注金山办公、深信服、科大讯飞、大智慧、达梦数据、合合信息等。
四、传媒:长期看好AI产品应用落地加速及商业化进度加速
(一)行业重点事件点评
1、互联网板块
美团:LongCat团队11月3日正式发布并开源LongCat-Flash-Omni模型。
11月3日,LongCat-Flash-Omni是美团LongCat团队开源的全模态大语言模型,总参数5600亿(激活270亿),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多模态输入输出,具备128K长上下文窗口与低延迟实时音视频交互能力。技术上采用ScMoE混合专家架构、轻量级编解码器及渐进式多模态训练策略,性能达开源最先进水平。可通过GitHub、HuggingFace开源平台使用,或通过官网/App体验,应用于智能客服、视频创作、智能教育等多场景。(美团LongCat团队)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发布四款豆包大模型并推出智能模型路由,优化效果与成本平衡
10月16日,在武汉的FORCELINKAI创新巡展上,火山引擎升级豆包大模型1.6并全新发布1.6lite、语音合成2.0及声音复刻2.0三款模型,同时推出国内首个智能模型路由解决方案。豆包1.6成为国内首个原生支持四种思考长度调节的模型,平衡效果、时延与成本;1.6lite更轻量高效,效果提升且成本降低超50%;两款语音模型情感表现力与指令遵循能力增强,复杂公式朗读准确率达90%。智能模型路由支持多种主流模型智能选择,可实现效果与成本最优解,目前日均Tokens调用量突破30万亿,公有云大模型服务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一。(火山引擎)。
字节跳动:发布Seed 3D1.0版本,一张图生成高精度3D模型。
10月23日字节跳动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1.0,基于DiffusionTransformer架构,可从单张图像生成包含精细几何、真实纹理和PBR材质的3D模型;其中,纹理材质生成性对标SOTA水平,1.5B参数的Seed3D1.0能准确还原精细特征。
快手:发布AI编程产品矩阵
10月23日,快手推出KAT-Coder模型、CodeFlicker智能开发工具和万擎MaaS平台三位一体解决方案;KAT-Coder在SWE-bench Verified榜单以73.4%解决率跻身GPT、Claude第一梯队,开源版KAT-Dev-72B-Exp达74.6%,收入8个月增长4倍。
谷歌:发布视频生成模型Veo3.1
10月15日,谷歌发布视频生成模型Veo3.1,主打更强叙事与音频控制、首尾帧与多图参考等精控功能,接入Gemini API与VertexAI,Flow与Gemini可用。模型支持720p或1080p分辨率24fps视频,原生时长4-8秒,使用Extend功能最长可扩展至148秒,可合成多人物场景并实现音画同步。
谷歌:10月7日推出Gemini2.5 Computer Use模型,可直接操控浏览器的自动化交互利器
Gemini2.5 Computer Use是谷歌DeepMind基于Gemini2.5推出的计算机使用模型,能直接控制浏览器执行点击、滚动、输入等操作,通过视觉理解与推理完成多步复杂任务。模型具备安全评估机制,高风险操作需用户确认,基准测试表现优异且速度快,开发者可通过Google AIStudio等平台使用,用户可在Browser base演示环境试用,适用于UI测试、个人助理、工作流自动化等场景。(谷歌官网)
DeepSeek:开源3B参数OCR模型DeepSeek-OCR
10月20日,Deepseek开源3B参数OCR模型DeepSeek-OCR。模型通过光学二维映射技术实现长文本上下文压缩,压缩率小于10倍时OCR精度达97%,压缩率20倍时仍保持约60%准确率。模型由DeepEncoder(380M参数)和DeepSeek3B-MoE解码器(激活参数570M)构成,在OmniDocBench测试中仅用100个视觉token超越GOT-OCR2.0。
2、传媒板块
Sand.AI:推出AI视频生成平台Gaga——低成本高效创作音画同步人物表演视频
Gaga是Sand.AI团队于10月10日推出的AI视频生成平台,专注于音画同步的人物表演,用户上传照片并输入台词,几分钟内即可生成表情、情绪逼真且接近影视级别的视频。平台专精对话场景,提供虚拟形象生成、丰富素材库及多语言支持,已正式上线且无需邀请码,限时免费开放,适用于数字人、在线教育、影视制作等多个场景,为内容创作提供低成本高效的新方案。成为Sora2之外的另外一个视频AI选择。
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正式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10月13日,中国领先的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超额跟投,这是其年内第三次获得市场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丰富AI办公硬件产品矩阵、加速海外自主品牌viaim的建设和推广以及加大对AI Agent等前沿技术的投入。未来智能自2021年布局AI耳机赛道,产品功能从辅助工具向个人智能办公助理演进,2024年已实现盈利,其海外品牌viaim在多个市场销量增长显著。(网易新闻)
(二)投资建议
1、AI+IP/传媒/消费:长期看好AI产品应用落地加速及商业化进度加速,建议关注AI Agent、AI玩具、AI多模态等方向。近期,阅文、抖音腾讯加码漫剧,AI漫剧有望开启多模态应用商业化落地正循环。一方面,AI漫剧在近期投流转化效率高及平台扶持带来行业高增速爆发;另一方面,AI漫剧或已成为AI多模态落地应用能够跑通商业化的方向。
建议关注:阿里巴巴、腾讯控股、阜博集团、有赞、快手、美团、汇量科技、易点天下、上海电影、浙数文化、昆仑万维、南方传媒、荣信文化、欢瑞世纪、掌阅科技、中文在线等。
2、互联网:看好科技线强化,建议关注互联网核心资产后续受AI催化影响。
建议关注:
阿里巴巴:坚定看好,长期推荐。叙事层面,9月底云栖大会拔高云的远期空间;产业趋势方面,阿里云在芯片、算力、模型、应用的“全栈AI能力”形成完整闭环,竞争优势得到强化,短期云增速也在兑现。此外,9月底淘宝闪购启动到店团购,假期首批服务锁定上海、深圳、嘉兴三座城市,品类覆盖全面、折扣直接,或拉动到店GMV增长和本地生态建设。
快手:作为AI视频模型龙头或直接受益于Sora2出圈。海外模型进步引领国内模型迭代,看好国内自研视频模型自主可控及跟进。可灵短期竞争壁垒突出、商业化规模大,中长期产业空间广阔。
阜博集团:作为版权保护龙头或直接受益于Sora2出圈。Sora类产品将显著降低视频创作门槛,允许用户以个人角色参与他人创作,并设有分成机制,或推动AI生成内容版权需求。阜博在多年的技术和客户沉淀中已跑通“数字水印-确权-交易”全链路,在全球市场有一定稀缺性。
腾讯:三角洲周年庆+国庆活动畅销榜维持强势,热修事件预计影响偏短期(且很多流量被自家暗区接下),我们对其长线活跃度和流水表现维持乐观。AI方面,混元视觉模型竞技场拿下国内第一,底模持续迭代。当前位置看兼具基本面确定性和AI期权想象力,持续推荐。
同时,我们建议关注其他AI应用方向,布局绩优个股:有赞(启动转主板准备,主业困境反转+AI提效的强逻辑共振)、哔哩哔哩(稀缺PUGV中视频平台,AI改善内容创作想象空间大)、美图(绩优垂直应用龙头,继续看好出海飞轮效应)
3、游戏:三季报符合预期,我们判断政策环境、市场竞争格局、买量价格等多方面的边际改善趋势在未来仍将持续,坚定看好后续游戏公司的EPS/PE双击。此外,四季度AI应用或持续带来催化,游戏作为ai应用方向的重要配置资产,有望受益于整体大β行情。建议关注近期可能有边际变化的三七(处罚落地),腾讯(三角洲新赛季11月13日开启),恺英(EVE即将发布),ST华通(推动摘帽)等公司。
建议关注:三七互娱、腾讯、恺英网络、ST华通等。
4、影视:进口片进入释放密集期,重点单片多,期待值高,看好影视大盘边际改善。11月以来,进口片进入密集定档周期,类型丰富,其中不乏期待值较高的单片,包括《鬼灭之刃》(定档11/3,顶级日系IP,想看人数22万+)、《疯狂动物城2》(定档11/26,阔别10年再度回归,首部国内票房15亿,想看人数97.6万)、《阿凡达3》(定档12/19,前两部国内票房均达17亿)等;《惊天魔盗团3》、《名侦探柯南》、《天鹰战士》等经典IP也有望同期热映(#具体片单欢迎私戳)。此外,关注度较高的国产片《三滴血》《狂野时代》等也即将上映。此次定档影片的密度、体量均较为可观,看好电影大盘边际改善。
建议关注:芒果超媒(短期有催化,Q4储备素人综艺《声鸣远扬》、高人气综N代《声生不息.华流季》《再见爱人5》、头部剧集《水龙吟》等;中长期政策支持下芒果有望加速补短板,此外公司有出海/IP衍生/AI等增长期权,有望多点开花),建议关注中国电影、欢瑞世纪、掌阅科技、华策影视、万达电影、光线传媒等。
五、人形机器人:关注以“降本和轻量化”为核心的机器人新方向
(一)投资建议
关注人形机器人核心三个逻辑。1)新技术方向为降本和轻量化,关注轴向磁通电机、MIM粉末冶金、旋转变压器。关注海昌新材、东睦股份、统联精密、亚普股份、易德龙等;2)应用场景端的“机器人+”标的。场景先行不仅决定了国产机器人量产的路径、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空间的上限。B端率先放量的趋势已较为明确,尤其是在智能物流、纺服、特种行业等高复购、高刚需、低容错的应用领域。关注兰剑智能、永创智能、诺力股份、杰克股份、华荣股份、景业智能等;3)机器人1到10的两大板块:设备、数据与视觉。视觉方案以芯片及算法为核心,先发优势延续,关注奥比中光、奥普特;数据采集是机器人的最后一公里。关注凌云光、思看科技;磨床环节具备高壁垒、强议价、订单直接催化的属性。关注华辰装备、恒而达、津上机床中国。
六、汽车:地平线机器人HSD正式量产在即,持续看好公司基本面与后续催化
(一)行业重点新闻
1、禾赛亮相CeMAT 2025,3D激光雷达赋能新松机器人感知升维。
10月28日至31日,禾赛科技携明星产品迷你型超半球3D激光雷达JT128重磅登陆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 2025。同时,禾赛还携合作伙伴新松机器人生动呈现了 3D 激光雷达技术如何赋能智慧物流感知升维,搭载禾赛JT128的新松叉式移动机器人,直观展示了禾赛3D激光雷达如何帮助机器人突破2D感知局限,实现导航、避障、识别一体化,轻松应对复杂仓储物流场景中的各项挑战,助力企业提升物料搬运效率与管理水平。JT128是禾赛专为机器人及工业领域设计的3D激光雷达,拥有全球最广的360°x189°超半球视野,能为无人叉车提供超广的感知范围,兼顾地面和上方空间的环境感知,提高立体障碍物识别能力。凭借40m@10%反射率的测距能力,可实现单帧覆盖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覆盖各类室内外大场景,让三维空间建模更完整、更高效。同时,JT128具备128线超高线数,能为无人叉车提供高清实时3D感知,精准捕捉仓库内栈板、货架轮廓等物体细节,保障设备精准作业。(禾赛科技公众号)
2、小马智行与西湖集团在深圳启动首批Robotaxi创新应用试点。
10月31日,小马智行与深圳西湖集团战略合作的首批第七代L4级自动驾驶车辆在深圳正式启动创新应用试点,标志着双方千台级规模自动驾驶车队部署计划取得重要进展。作为深圳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试点项目,当前运营范围已覆盖南山、宝安、前海等核心区域,未来将进一步扩展。此次合作也标志着小马智行“轻资产+AI赋能”商业模式的正式落地,通过技术赋能传统出行企业,推动行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同时,双方合作还将推动从业人员向“技术+服务”复合型岗位转型,催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远程技术监督员等新型就业岗位,为深圳构建智慧交通新格局注入新活力。(小马智行公众号)
3、越疆斩获超8000万元具身智能机器人订单。
10月29日,越疆机器人与瑞德丰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具身智能机器人采购合同,总金额超8000万元,涵盖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协作机器人等产品与解决方案。根据合作,越疆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协作机器人将承担产线高精度组装、复杂物料流转与柔性产线协同等关键任务,双方将共同构建以“人形+轮式+多足+机械臂”多形态机器人为基础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越疆凭借全栈自研技术能力,已推出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轮式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W等多形态产品,并打造了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实现统一系统下的全链条闭环作业,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场景的规模化落地。(盖世汽车具身智能)
4、京东首发三款“狼族”机器人,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
10月29日,京东物流在2025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上首次推出智狼扩展版、天狼四向车及自动分播墙(端到端版)三款新型机器人,进一步扩展其“狼族”机器人矩阵。其中,“天狼”四向车通过四维移动技术实现存储坪效提升240%,库内作业人员减少58%;自动分播墙分播效率最高达15200件/小时,较传统设备提升200%坪效。京东物流宣布,今年11.11期间将在全国仓库大规模投入“狼族”机器人军团,协同超脑2.0AI大模型提升智能仓储效率。目前,“狼族”系列机器人已在全球超10个国家规模化部署。此外,京东物流计划未来5年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及10万架无人机,全面覆盖物流全链路场景,并通过投资多家机器人创业公司,强化产业链布局。(盖世汽车具身智能)
5、Stellantis与英伟达、优步和富士康达成新合作,加速全球robotaxi布局。
10月28日,Stellantis宣布与英伟达、优步及富士康签署谅解备忘录,将联合研发并部署基于Stellantis AV-Ready Platforms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用于未来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根据合作框架,Stellantis负责车辆制造,英伟达提供DRIVE AGX Hyperion 10架构及全栈L4级自动驾驶软件,富士康承担硬件与系统集成,优步则负责运营服务并计划初期部署5000辆,首阶段在美国启动,目标于2028年实现量产。此次合作将与Stellantis此前与小马智行在欧洲的L4级合作形成互补,共同推进其自动驾驶战略的全球布局。(盖世汽车具身智能)
6、小马智行赴港股IPO,获证监会备案。
10月28日,小马智行正式启动香港招股程序,计划发售约4196万股,发售价不超过180港元/股,预计11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此次IPO已获Eastspring等基石投资者1.2亿美元认购。公司于2024年11月27日已在纳斯达克上市,此次港股上市若顺利完成,将形成双重主要上市架构。业务方面,小马智行Robotaxi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取得全类别监管许可,并在迪拜、新加坡、卡塔尔等海外市场推进路测与商业化部署。截至最新数据,公司拥有超720辆Robotaxi,累计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超5500万公里。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单车运营盈亏平衡,推动Robotaxi迈向大规模商业化。(上海证券报;盖世汽车具身智能)
7、京东卖“国民好车”,顺手盘活汽车4S店。
10月27日,京东汽车正式启动“国民好车”交付中心全国招募计划,联合4S店及服务商搭建“销售-交付-售后”一站式网络,同步投入10亿级资源推进“一县一店”养车门店招募。此次布局以“不造车”为前提,聚焦通过用户洞察与供应链能力赋能车企,其中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打造的首款车型埃安UT super已在京东双11上线销售。京东汽车通过整合近8亿活跃用户数据、线上独家销售权及线下跨品牌交付中心,实现“线上一口价”与多品牌同店对比,大幅提升购车效率;同时依托全国超3000家养车门店及4.6万家合作店的售后网络,构建覆盖选车、购车、用车全流程的汽车流通新生态。该模式为面临库存压力与转型困境的传统4S店提供了流量支持、资金周转与售后兜底的新路径,有望推动行业向高效、透明的渠道体系升级。(36氪公众号)
8、九识智能完成1亿美元B4轮融资。
10月28日,九识智能宣布完成由蚂蚁集团领投,蓝湖资本、BV百度风投等跟投的1亿美元B4轮融资,其B轮融资总额累计达4亿美元,成为本年度中国科技领域最大融资事件之一。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强L4级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供应链建设及全球市场拓展。公司自2021年成立以来累计融资约5.3亿美元,已构建覆盖Z系列、E系列及L系列的无人货车产品矩阵,可适配快递、生鲜、工业物流等多类场景,并在安防巡检、环卫、零售等领域拓展应用。(盖世汽车《Seeds 发现》)
9、地平线携手采埃孚首发城市领航c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已获得国内品牌车型定点。
10月27日,地平线与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采埃孚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出支持城市领航NOA的coPILOT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基于采埃孚“采睿星”计算平台,搭载地平线征程6P芯片,具备560 TOPS算力,最高可支持1000+TOPS系统算力,覆盖高速、城区及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该系统已获得国内自主品牌车型定点,计划于2026年正式量产。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累计量产已突破1000万套,成为国内首个达成千万级规模的智驾计算方案。截至目前,征程6系列已获得超20家车企平台化合作,预计2025年将赋能超100款辅助驾驶车型量产上市。(地平线HorizonRobotics)
10、2.99万元,加速进化发布Booster K1,首批20分钟售罄。
10月24日,加速进化举办“2025加速进化生态大会”,公司正式推出具身开发入门级平台Booster K1,共推出三个版本,全系标配22自由度并支持二次开发。该产品于10月24日以2.99万元限时售价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售,首批全款订单20分钟内售罄。Booster K1整机重量不足20kg,配备专用行李箱,支持开箱即用与手机APP操控,并通过了30小时连续撞击测试与100小时真机运行验证。同时,公司推出“启航计划”与“百城万校”计划,提供开发工具、种子基金及课程合作,推动机器人教育普及。加速进化成立于2023年8月,此前推出的双足人形机器人Booster T1在三个月内出货量突破50台,并支持清华火神队获得2025 RoboCup成人组冠军。截至目前,公司全球出货量已超700台,服务客户超200家,覆盖20多个国家及70余所高校。(盖世汽车具身智能、中关村科学城公众号)
11、速腾聚创与导远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10月23日,速腾聚创与导远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面向具身智能与工业机器人的多模态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双方将融合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感知与导远科技在精密惯性导航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机器人感知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性能突破与规模化落地。速腾聚创凭借全栈芯片化与数字化技术,已构建行业最全的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矩阵,全球累计出货量超百万台;导远科技则依托自研高性能IMU芯片与多源数据融合算法,在车规级高精度组合定位系统领域实现大规模量产应用。此次合作将整合激光雷达与惯性导航技术,为机器人构建更精准可靠的感知系统,加速其在具身智能、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全场景应用。(速腾聚创公众号)
12、新石器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
10月23日,新石器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创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私募融资纪录。 本轮融资由阿联酋磊石资本领投,高成投资、信宸资本等机构联合投资,将用于加速无人城配车规模化商业应用。截至目前,新石器累计交付L4级无人车突破1万台,单月交付量超2000台,覆盖国内300余城市,并在青岛部署超1200台车队成为全球密度最高无人车城市。技术层面,公司推出行业首款无图自动驾驶方案,通过自研“Neolix-VA”视觉-动作基础大模型实现端到端感知决策,降低90%高精地图成本。商业化方面,新石器已服务超30万货主,在快递KA市场中标率近7成,并于10月在阿联酋获得中东首张RoboVan牌照。公司计划依托本轮融资进一步拓展即时物流与海外市场布局。(盖世具身智能)
13、乐聚机器人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
10月22日,乐聚机器人宣布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前海基础投资等十余家机构联合投资,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布局及产业场景应用拓展。技术层面,公司将持续研发“小脑”运控系统与“大脑”模型,并与哈工大、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联合科研。产业链方面,乐聚已投资泉智博、立聚动力等上下游企业,并与东方精工共建人形机器人产线,实现核心零部件到整线制造的垂直整合。目前公司已与华为、腾讯、中国一汽等40余家生态伙伴开展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科研、工业、商服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盖世具身智能)
14、“机器人之眼”再进化!RoboSense正式发布AC2。
10月21日,在IROS 2025大会期间,速腾聚创正式推出多传感器一体化超级感知系统AC2,该产品集成dToF、RGB双目及IMU,具备8米内±5mm毫米级感知精度、120°×90°超大视野及1ms级硬件同步能力,支持强光干扰环境下稳定运行。通过车规级设计与AI-Ready开源生态,AC2可适配工业、物流、家庭服务及具身智能等场景,为机器人操作提供高精度感知基础。圆桌论坛上,孙富春、朱延河等学者指出,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变革是机器人突破认知瓶颈的关键,AC2的一体化设计将推动机器人感知能力跨越式发展。(速腾聚创公众号)
15、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成功举办。
10月16日-18日,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亦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大会以“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为主题,全面展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新成果,汇聚全球政企和行业资源,促进跨行业协同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十大成果、及《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路线图(2025-2030)》,还启动了国家人工智能汽车领域应用中试基地建设。(北京市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信通院CAICT)
16、滴滴自动驾驶斩获20亿D轮融资,首款前装L4量产车倒计时。
10月11日,滴滴自动驾驶宣布完成总额2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广汽集团及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强AI技术研发及推动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公司与广汽埃安合作的新一代L4级前装量产车型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搭载自研“虎鲸”计算单元,算力超2000 TOPS,整车成本较上一代下降74%,计划于2025年底量产并率先在北京、广州开展规模化示范运营。截至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已在北京、广州、上海实现混合派单,累计安全运营超1700天。面对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行业竞争,滴滴依托集团536亿元现金储备,持续强化“AI+量产+运营”闭环优势。(盖世具身智能)
17、Figure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发布。
10月9日,Figure AI正式推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其指尖可感知仅3克压力的细微触觉,手掌内置广角摄像头确保狭窄空间操作稳定性,视觉系统帧率提升一倍、延迟降低25%。该机器人具备家庭服务(端茶送水、整理房间)与商业场景(酒店接待、物流分拣)多任务能力,通过2kW无线充电与10Gbps毫米波数据传输实现高效续航与数据回传。Figure 03采用织物包覆设计,体积较上一代缩小、重量减轻9%,为首款为高产量制造优化的机型,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财联社)
18、特斯拉FSD,近一年来首次重大更新。
特斯拉开始向搭载HW4.0硬件的美国车主推送FSD V14.1版本,主要升级包括:新增到达泊车位置选择功能,支持应对紧急车辆自动靠边停车,将导航路径规划整合至视觉神经网络以实时处理道路封闭,提升对道路障碍物的避让能力,并优化无保护转弯、变道等复杂场景应对。此次更新整合了特斯拉Robotaxi项目中的技术成果,但在中国市场,特斯拉FSD最新版本的落地仍稍有落后。(第一财经)
(二)投资建议
地平线机器人HSD正式量产在即,持续看好公司基本面与后续催化。公司配售、解禁事项此前均已落地,HSD即将于11月首次量产,当前HSD已与多家主流车企达成深度合作,预计将陆续搭载于10余款新车型。同时,10月27日,公司宣布与采埃孚合作,计划26年量产首发搭载J6P的城市领航coPILOT辅助驾驶系统。我们认为HSD首次量产后口碑塑造有望超预期,进一步增强“公司未来3-5年HSD出货超千万套”的可信度,仍将地平线机器人作为汽零AI/智驾重点推荐标的,此外,建议关注黑芝麻智能、禾赛科技、速腾聚创。汽零机器人标的推荐敏实集团、爱柯迪,调整后的头部标的也值得配置,包括拓普集团、银轮股份、豪能股份、双环传动、新泉股份,建议关注均胜电子、常熟汽饰、星宇股份。秋季GTC大会AI再加速,液冷板块推荐银轮股份、凌云股份。
风险提示:
2、海外经济疲弱,可能对相关产业链及国内出口造成影响;
3、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因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历史数据得出的经验可能在未来失效。
法律声明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