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读研报 | 公募基金三季报:当单一行业持仓超过20%

2025-11-04 19:3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泰证券资管)

近期公募基金的三季报已悉数发布。常规的调仓分析之外,一组行业持仓数据引起了市场关注——华泰证券兴业证券申万宏源等多份研报中提到,就2025年公募基金三季报来看,电子行业的仓位提升至25%以上,这是过去十五年单一行业的最高配置比例。

是的,又出现了公募持仓单一行业超过20%的情况。

2023年3月,申万宏源证券在一篇题为《单一行业持仓占比超过20%阈值之后的行业轮动复盘及启发》的报告中提到了“公募持仓突破20%‘天花板’后,行业调整压力显现”的现象。具体来看,2010年以来公募对单个行业的持仓市值占比最大值几乎均落在20%附近(2010Q1的银行、2014Q1和2020Q2的医药生物、2015Q1的计算机、2012Q1和 2020Q4的食品饮料、2022Q2的电力设备),而除了2014年医药生物以外,其余情况行业后续均面临着绝对收益率的调整压力,即使是2014年的医药,后续其相对收益率也开始明显跑输整体市场。报告中还提到,“20%的极限或许并非偶然,持仓约束的背后本质上是行业基本面无法乐观可持续地线性外推”。

那么,当下的“25%”,又该如何理解?

华泰证券的报告中提到,从仓位视角看,历次核心资产加仓平均时长为十个季度,仓位高点分布在20%附近,目前电子加仓时长及仓位稍高于平均值;但从配置系数角度,历次核心资产加仓区间内,配置系数高点分布3.0x附近,但2025年三季度电子配置系数分位数仅为1.9x,或表明仓位提升或部分由股票市值被动提升造成,目前基金抱团并不极致。另外,就加仓视角看,在市场风险改善的阶段里,加仓主线板块下季度具备超额收益的概率为86%,但若风险偏好下行、有新主线交替时,重仓行业仓位位于20%附近或需警惕。

申万宏源上周发布的报告中提到,复盘历史上几次单一行业持股比例接近或超过20%的后续表现以及基本面、估值特征,可以发现机构持仓的高点往往同步于市场变化。但在持仓创新高的阶段中,持仓的高点有可能主要由行业自身涨幅贡献,而非主动加仓贡献。而行业基本面顶点往往滞后于持仓和股价1-3个季度左右。机构持仓接近20%后有可能在高位徘徊2-5个季度,并不一定在拥挤度高位立刻减仓。

兴业证券的报告中提到,根据电子板块当前重仓配置比例来看,已经突破过去几轮主动基金对于单一行业配置比例20%的历史经验上限。但历史并非没有主动对于单一行业配置超过20%的情况,在2006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主动对于银行板块配置长期处于20%以上,且期间银行板块相较全A指数实现小幅超额。银行不单单有行业产业逻辑,在当时银行板块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共振的,是投资拉动经济的基础。反过来看,当前科技成长领域也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主动公募在电子板块的配置短期并不一定要向20%回归,需跟踪基本面是否有进一步加速的可能。

基于季报体现的行业持仓数据作为指标,是我们观察市场关注度的一个窗口,并不具备立竿见影的预判功能。但这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定的水位感,知道哪些路上人相对更多。

参考报告

《内需消费筹码回落至历史低位——2025年三季度基金持仓分析》,华泰证券,2025年10月

《基金三季报的七大看点》,兴业证券,2025年10月

《2025Q3被动和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持股分析:电子持仓超过25%之后的行情推演探讨》,申万宏源,2025年10月

《单一行业持仓占比超过20%阈值之后的行业轮动复盘及启发》,申万宏源,2023年3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