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04 10:05
10月30日,国有六大行三季报悉数披露。报告期内,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行贷款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投向精准直达、节奏稳健均衡。
重点领域贷款增速领跑、“五篇大文章”落地见效、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挑大梁”,在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展现领军担当。
六大行信贷投放精准有力
今年以来,六大行发挥自身特色专业优势,充分调动信贷资源,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工商银行贷款投放、债券投资‘两投’增量创下新高,其中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增加2.04万亿元。”根据工商银行三季报,报告期内,工商银行加力支持“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普惠、民营和涉农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农业银行优先保障县域政策资源供给,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增速10.57%,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21个百分点,余额占境内贷款比重高达40.98%。具体来看,农业银行前三季度乡村产业、乡村建设领域贷款余额分别为2.74万亿元、2.47万亿元,增速分别达22.8%、9.7%;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1.25万亿元,增速25.1%;农户专属产品“惠农e贷”余额1.83万亿元,增速22.4%。
“今年以来,我行加大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设备更新贷款余额超1300亿元,境内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2.10%、26.29%。”中国银行董事会秘书卓成文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普惠金融领域,邮储银行立足战略定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围绕粮食稳产保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改进业务模式、升级金融产品、优化作业流程,以点带面推动涉农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47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5万亿元,本年累计投放金额均超过1万亿元。
据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透露,前三季度,建行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全方位布局,持续提升产品服务质效;支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助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积极支持养老产业,“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贷款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交通银行则立足上海主场,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交行已与65个上海市市级重大项目、191个区级重大项目建立合作关系。
科技贷款规模显著增长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是六大行重点布局的业务板块。《金融时报》记者梳理三季报时发现,今年以来,六大行针对科技领域的贷款规模及服务科技企业数量均较年初增幅显著。
根据六大行三季报,截至今年9月末,工商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4.2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超2.7万亿元;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科技贷款余额均超过4.7万亿元;交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服务获贷企业超6万户;邮储银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400亿元。
今年以来,在政策端驱动下,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获批加速,银行系AIC股权投资正逐步成为科技金融市场中重要的耐心资本。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在近期公布的三季报中,多家国有大行也透露了AIC股权投资试点业务的发展情况。其中,工商银行已实现AIC股权投资试点的18个试点地区基金签约全覆盖,设立基金38只,认缴规模超450亿元。中国银行聚焦商业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关键领域,落地了一批股权投资项目;目前,该行在多个试点城市设立了16只股权投资基金,合计认缴规模117.6亿元。农业银行稳步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设立和项目落地,已在杭州、苏州等城市设立14只试点基金,完成项目投放19个。建设银行累计在15个城市注册21只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承销科创债券(含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债券)118笔,前三季度债券投资组合中科创债投资量同比增长超4倍。
做好风险防控前瞻性部署
今年以来,六大行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推动信贷投放稳健增长的同时,持续构建更加主动、智能的贷款风险防控体系,确保资产质量稳定可控。
农户贷款是农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面对农户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农户贷款不良率较高的现实问题,农业银行通过把风控措施深度融入客户准入、产品设计、政策制度、流程优化、系统建设全过程,着力做好风险防控的系统性、前瞻性部署。
“农行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严格准入管理,不断完善产品模型,丰富多维度数据交叉验证,强化事前事中系统刚性管控,迭代优化贷后风控模型及策略,做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农业银行农户金融部副总经理赵华杰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透露,该行还充分运用无还本续贷、协议重组等到期接续工具,及时为因市场下行、自然灾害等暂时还款困难的农户群体提供纾困支持,缓释还款压力。
自今年8月12日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来,建设银行全力落实、有序开展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相关工作。为了让贷款贴息工作落到实处、切实降低相关主体经营成本,建设银行加大贷款资金用途监测力度,防止资金用途违规行为。
“在贷款用途的监测方面,针对贴息贷款客户,我行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逐户收集用途证明材料,加强资金流向管控,确保政策红利用好用到位,真正惠及符合政策条件的市场主体。”生柳荣表示,建设银行正在持续优化资金流向预警监测场景及校验方式,提升资金流向预警覆盖面与精准性;对于经核查发现用途违规的客户,将采取冻结额度、提前回收等管控措施,切实防止资金用途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