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南京大学学生回应“999元帝王蟹”事件

2025-11-04 13:30

焦前程

指导老师 | 白   净

 《观点 | 高校食堂改革不会止于一只帝王蟹》

近期,南京大学某食堂档口开售999元一只的帝王蟹,引发热议。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生活在深海里的它们通常出现在精致昂贵的高级餐厅,如今却现身朴素的食堂生鲜柜,令人意外。极大的反差感形成话题张力,自然而然被推上热点。

南京大学某食堂中的帝王蟹

南京大学某食堂中的帝王蟹

有网友认为,近年来大学食堂也在改革,星巴克、海底捞可以进学校,帝王蟹为什么不可以?丰俭由人,选择权在消费者手里,不必过度解读。也有人认为,学生群体还是朴素一点好,毕竟花着父母的钱,999元的价格太过奢华。还有的观点指出,想出在大学食堂卖帝王蟹的人,就像能把梳子卖给和尚的人,是营销奇才,在流量至上的年代,收割了巨额的关注度。

跳出单一事件的争议,帝王蟹出现在大学食堂,从侧面反映出高校消费的多元化选择。

随着市场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校园消费潜力被越来越多的商家瞄准。2023年,人均消费上百元的海底捞开出海底捞校园店。2025年,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已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近200所高校开设门店。更早之前,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品牌也纷纷抢滩高校市场。在学生眼中,如果一所学校能做到 “肯麦双全”,高低会被称赞一句“食”力非凡。

对品牌与商家来说,入驻高校无异于“放长线钓大鱼”。 截至2024年3月,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以南京大学为例,仅仙林校区教职工就有约2.7万人,抵得上一座小镇的人口。在校园内,学生流量稳定,消费意愿旺盛,复购率也较高。年轻人高度聚集,社交网络声浪强,对提升品牌记忆度有帮助。当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后,其长期购买力也十分可观。

很多网友关注的点在于999元的价格过高,其实对学生们来说,能做的并非只有被动接受。这次,多位学生选择“拼单”购买一只帝王蟹,以协作方式化解高消费门槛。放眼社交媒体舆论,学子们并没有把帝王蟹当作消费攀比的工具,而是抱着好玩尝鲜的心态,消解了隐藏的负面影响。

“999元帝王蟹”虽是商家自发尝试、学生主动造梗而形成的热搜奇观,却触及高校如何把握好市场化尺度的深层命题。学生群体多半尚未经济独立,大多数仍仰赖父母支持。面对网友“这对学生太奢侈”、“穷孩子一个月生活费才多少”的质疑,我们应当理解其背后的现实关切。

作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事业单位,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承担高等教育、科研及社会服务职能。公共单位的性质,要求高校在市场行为与公益属性间取得平衡。同一个校区,南大学子可以选择帝王蟹,也可以走向普通档口,花十多元享用一顿荤素搭配的营养套餐。校方既要包容创新,丰富服务供给,也需警惕因高端餐饮间接引发的学生消费分层或奢靡风气,守住校园文化的育人底色。

南京大学学生套餐,图源“南大后勤”公众号

南京大学学生套餐,图源“南大后勤”公众号

说到底,高校食堂终究不同于商业美食城。在满足多元需求的同时,更应守住“以学生为本”的初心。帝王蟹可以成为菜单上的选择题,却不该成为校园生活的必答题。象牙塔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能容纳丰富的消费选择,更在于它能守护莘莘学子安心求学的尊严与体面。

南大目前在营的有十多个食堂,每个食堂都有十多个档口,卖帝王蟹的也仅是其中一个食堂的一个档口,不到百分之一。而且,该档口开业当天也仅卖出一只帝王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帝王蟹仅仅是停留在话题中,并未走入他们的实际生活中。4日上午,南大后勤也作出回应,将进一步丰富菜肴品类、提升餐品口味,给全校师生提供更加物美价廉的餐食和更加优质的服务。

当大学生拿着苹果、华为手机成为日常,当我们为中国昂首迈向世界第一梯队而感到自豪的时候,为什么大学食堂不能容下一只帝王蟹?

节俭是美德,消费也是发展的动力。“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在当下已不完全适用。如今,国家也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消费,对于偶尔尝鲜一只帝王蟹的现象,我们不妨多一些平常心。校园不会因一道菜就助长奢靡,学生也不会因一顿饭就盲目攀比。

但归根结底,高校食堂的核心不在于是否引入高端食材,而在于能否真正服务好广大学生的日常所需。与其执着于个别“网红菜品”,不如沉下心来关注一日三餐,让大多数学生吃得安心。毕竟,一所大学的底气,从来不在于餐桌上摆了什么,而在于它能为坐在食堂吃饭的学生们,铺就怎样的人生道路。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