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厂商停报引发供应链紧张,科创半导体ETF半日涨2.15%

2025-11-04 13:07

11月4日上午收盘,市场早盘震荡调整,深成指、创业板指均跌超1%。板块方面,银行、福建自贸区、电网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医药、机器人等板块跌幅居前。ETF方面,华夏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588170)半日涨2.15%,成分股中,中微公司(688012.SH)涨7.23%,华海清科(688120.SH)涨4.83%,拓荆科技(688072.SH)涨4.75%。

消息面上,随着A股2025年三季报披露落下帷幕,半导体行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除华虹公司、中芯国际两家“A+H”上市公司将于11月初披露三季度业绩外,截至10月31日,以申万行业分类,A股共有164家半导体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107家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包括扭亏为盈公司),占比65.24%。从算力芯片设计到存储,再到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AI“含金量”成为衡量业绩的核心标准之一。

此外,供应链称,三星已率先暂停10月DDR5 DRAM合约报价,引发了SK海力士和美光等其他存储原厂的跟进。这一举动不仅预示着DDR5现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也预示着整个存储供应链可能面临的“断粮”危机。市场普遍预计,恢复报价的时间或将延后至11月中旬。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第四季度合约价会上涨,但此前预计10月底前就能敲定。然而,三星迟迟不愿提供合约报价,直接告知下游客户“无货可卖”,导致短短一周内,DDR5现货价格飙升25%。这种供应紧张的情况也蔓延到了现货市场,导致价格快速上涨。此外,HBM产能的转移也加剧了DDR5的供应紧张。

银河证券指出,预计国内存储厂商将为晶圆厂资本支出贡献主要增量,有望带动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目前AI整体需求依然强劲,Trendforce预计2026年全球八大CSP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将同比增长24%至5200亿美元,有望带动算力芯片需求,国产化空间广阔。

东吴证券认为,长存三期、长鑫存储两大存储FAB加速新产能扩张,寒武纪和海光最新财报当中的营业收入和出货量也侧面反映了中芯国际先进逻辑产能的良率正在提高,设备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国产半导体设备自身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26年有望开启确定性强的扩产周期,设备全行业订单增速或超过30%,有望达到50%+。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