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04 04:2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随着多地中小学“秋假”与红叶最佳观赏期的重合,叠加“轻户外”“友好型登山”等新玩法兴起,国内旅游市场在“十一”假期后再度迎来出游小高峰。多家旅游平台最新数据显示,近期错峰游热度攀升,登山游凭借多元体验吸引各年龄段人群参与,成为节后旅游市场的核心亮点。
南下错峰游趋势明显
今年,浙江绍兴、四川自贡等多座城市试行中小学“秋假”,且多数安排在11月中上旬,与北方红叶最佳观赏期、南方凉爽秋游季形成“时间共振”。
随着天气逐渐凉爽,游客加速南下错峰游。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十一”后错峰游十大热门目的地中,成都、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占据7席,北方游客南下避寒赏秋趋势显著。
红叶观赏与山岳景观的结合进一步推高出游需求。10月20日至27日,北京香山公园、本溪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巴中光雾山旅游景区位列红叶景区搜索热度前三;预计11月中旬,安徽塔川、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等南方红叶景区将接力迎来观赏高峰。
为让游客更好地赏秋,记者了解到,密云区以“寻觅秋韵游”“探秘红叶游”为主题推出了2条精品旅游线路。寻觅秋韵游线路,游客可观看飞天凤凰表演,徒步登高观赏密云水库与红叶美景。探秘红叶游线路,串联张裕爱斐堡、古北水镇等景区,游客可品尝葡萄美酒、观赏水镇长城红叶。
登山游“破圈”
今年以来,登山游吸引力
不断增长,呈现“全龄参与、下沉渗透”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也被“种草”。
途牛截至目前最新预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三线及以下城市登山游用户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0%,成为登山游市场的一股新生力量。客源地方面,二线及以上城市贡献超70%出游人次,同时,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超40%,成为市场新增长点。
不同年龄段人群玩法差异显著。80、90后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登山,占比达57%;00后在“特种兵旅游”“夜爬”等潮流带动下,出游人次同比增长27%,泰山、峨眉山、武功山是其最爱,超50%的00后选择与友人组队,通过分享美景拓展“山搭子”社交圈;年长者则偏好省心的跟团游,选择率超80%。
值得关注的是,“友好型”登山体验成为破圈关键。近年来,不少景区在打造“友好型”登山体验方面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在追求旅行便捷与乐趣并存的当下,“窝囊废爬山”“无痛爬山”等方式悄然兴起,成为登山游市场的新潮流。
例如,泰山、峨眉山等景区推出外骨骼机器人,张家界百龙天梯、老君山下山滑梯等设备,让“窝囊废爬山”“无痛爬山”成为新潮流;同时,泰山、黄山等景区“陪爬”服务,通过向导、背包、摄影及情绪鼓励,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推动登山游从“体力挑战”转向“休闲社交”。
冰雪旅游启动
日前,随着可可托海、崇礼万龙、赛里木湖等热门滑雪场陆续“开板”,2025-2026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境内游市场“南下避寒”与“北上追雪”同步升温。
途牛截至10月底最新预订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广州、武汉、杭州、深圳、贵阳、重庆等地用户冰雪旅游意愿启动得更早。在截至目前预订冰雪旅游相关产品的用户中,南方游客占比超过60%,“北上追雪”成为更多南方游客冬季出游的优选。
与南方游客“北上追雪”相呼应,北方游客“南下避寒”需求也在气温走低后明显增长。途牛截至目前最新预订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沈阳、天津、西安、南京、杭州、成都、郑州、石家庄等地用户避寒游热情旺盛。
从秋假红叶游的错峰热潮,到登山游的全龄化破圈,再到游客冰雪游,当前旅游市场正朝着“体验更舒适、人群更广泛、玩法更多元”的方向发展。随着景区持续优化服务、平台推出精准优惠,秋冬季节的旅游热度有望进一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