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03 14:32
原油周报
信达能源
本文源自报告:《原油周报:多空因素交织,油价小幅下跌》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 | 发布报告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 报告作者:刘红光,石化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S1500525060002;胡晓艺,石化行业分析师,S1500524070003。
摘要
【油价回顾】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国际油价小幅下跌。本周,市场质疑对俄制裁的执行效果,欧佩克+倾向于12月继续小幅增产,叠加9月伊拉克出口增加,市场对供应过剩担忧,油价下跌。周后期,上周EIA库存数据利好,以及中美领导人会谈和美韩协议传来乐观消息,同时美联储降息,国际油价反弹。整体看,本周油价小幅下跌。截至本周五(10月31日),布伦特、WTI油价分别为64.77、60.98美元/桶。
【原油价格】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64.77美元/桶,较上周下降0.43美元/桶(-0.66%);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为60.98美元/桶,较上周下降0.52美元/桶(-0.85%);俄罗斯Urals原油现货价为65.49美元/桶,与上周持平;俄罗斯ESPO原油现货价为59.32美元/桶,较上周下降1.03美元/桶(-1.71%)。
【海上钻井服务】截至2025年10月27日当周,全球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数量为369座,较上周减少1座,其中东南亚、其他地区各增加2、1座,中东、北美各减少3、1座;全球海上浮式钻井平台数量为130座,较上周减少2座,其中欧洲增加1座,东南亚、北美、其他地区各减少1座。
【美国原油供给】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为1364.4万桶/天,较上周增加1.5万桶/天。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美国活跃钻机数量为414台,较上周减少6台。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美国压裂车队数量为175部,较上周减少3部。
【美国原油需求】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炼厂原油加工量为1521.9万桶/天,较上周减少51.1万桶/天,美国炼厂开工率为86.60%,较上周下降2.0pct。
【美国原油库存】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原油总库存为8.25亿桶,较上周减少632.5万桶(-0.76%);战略原油库存为4.09亿桶,较上周增加53.3万桶(+0.13%);商业原油库存为4.16亿桶,较上周减少685.8万桶(-1.62%);库欣地区原油库存为2256.5万桶,较上周增加133.4万桶(+6.28%)。
【美国成品油库存】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汽油总体、车用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库存分别为21073.8、1526.3、11218.9、4142.0万桶,较上周分别-594.1(-2.74%)、-44.2(-2.81%)、-336.2(-2.91%)、-150.9(-3.52%)万桶。
【生物燃料价格】生物柴油:截至2025年10月31日,酯基生物柴油港口FOB价格为1190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持平。烃基生物柴油港口FOB价格为1900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持平。生物航煤: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国生物航煤港口FOB价格为2450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50美元/吨。欧洲生物航煤港口FOB价格为2780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70美元/吨。废油脂: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国地沟油、潲水油价格分别为921.28、1010.16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分别-11.78、-10.60美元/吨,中国餐厨废油UCO价格为1140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5美元/吨。
相关标的:中国海油/中国海洋石油(600938.SH/0883.HK)、中国石油/中国石油股份 (601857.SH/0857.HK)、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600028.SH/0386.HK)、中海油服/中海油田服务 (601808.SH/2883.HK)、海油工程(600583.SH)、中曼石油(603619.SH)等。
风险因素:(1)中东地区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出现大幅度的干扰。(2)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潜在制裁可能。(3)美国与伊朗谈判的不确定性。(4)美国为推动俄乌冲突结束,造成原油市场波动。(5)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端不振。(6)新能源加大替代传统石油需求的风险。(7)全球贸易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全球经济及石油需求产生破坏的风险。(8)OPEC+联盟修改石油供应计划的风险。(9)美国对页岩油生产、融资等政策调整的风险。
一周原油点评:
▪油价回顾▪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国际油价小幅下跌。本周,市场质疑对俄制裁的执行效果,欧佩克+倾向于12月继续小幅增产,叠加9月伊拉克出口增加,市场对供应过剩担忧,油价下跌。周后期,上周EIA库存数据利好,以及中美领导人会谈和美韩协议传来乐观消息,同时美联储降息,国际油价反弹。整体看,本周油价小幅下跌。截至本周五(10月31日),布伦特、WTI油价分别为64.77、60.98美元/桶。
石油石化板块表现: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沪深300下跌0.43%至4640.67点,石油石化板块上涨0.05%。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炼化及贸易板块上涨0.47%,油气开采板块下跌1.20%,油服工程板块下跌1.46%。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油气开采板块自2022年以来涨幅177.15%,炼化及贸易板块自2022年以来涨幅32.18%,油服工程板块自2022年以来涨幅8.78%。
▪上游板块公司股价表现▪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上游板块股价表现较好的是中海油田服务H(+5.43%)、中曼石油(+4.44%)、中海油服(+2.57%)。
原油价格:
原油价格: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64.77美元/桶,较上周下降0.43美元/桶(-0.66%);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为60.98美元/桶,较上周下降0.52美元/桶(-0.85%);俄罗斯Urals原油现货价为65.49美元/桶,与上周持平;俄罗斯ESPO原油现货价为59.32美元/桶,较上周下降1.03美元/桶(-1.71%)。
原油价差: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布伦特-WTI期货价差为3.79美元/桶,较上周扩大0.09美元/桶;布伦特现货-期货价差为0.94美元/桶,较上周收窄0.90美元/桶;布伦特-俄罗斯Urals价差为-0.72美元/桶,较上周收窄0.43美元/桶;WTI-俄罗斯Urals价差为-4.51美元/桶,较上周收窄0.52美元/桶;布伦特-俄罗斯ESPO价差为4.42美元/桶,较上周收窄3.05美元/桶;WTI-俄罗斯ESPO价差为0.63美元/桶,较上周收窄3.14美元/桶。
相关指数:截至2025年10月31日,美元指数为99.73,较上周上涨0.80%;LME铜现货结算价为10901.50美元/吨,较上周上涨0.87%。
海上钻井服务:
已有合同的钻井平台数量:截至2025年10月27日当周,全球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数量为369座,较上周减少1座,其中东南亚、其他地区各增加2、1座,中东、北美各减少3、1座;全球海上浮式钻井平台数量为130座,较上周减少2座,其中欧洲增加1座,东南亚、北美、其他地区各减少1座。
(注:将全球主要作业海域分为非洲、东南亚、欧洲、中东、北美、南美、其他地区)
原油板块:
▪原油供给▪
产量板块: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为1364.4万桶/天,较上周增加1.5万桶/天。
钻机板块: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美国活跃钻机数量为414台,较上周减少6台。
压裂板块: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美国压裂车队数量为175部,较上周减少3部。
▪原油需求▪
美国炼厂: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炼厂原油加工量为1521.9万桶/天,较上周减少51.1万桶/天,美国炼厂开工率为86.60%,较上周下降2.0pct。
中国炼厂:截至2025年10月30日,主营炼厂开工率为80.50%,较上周下降0.39pct。截至2025年10月29日,山东地炼开工率为55.22%,较上周下降1.0pct。
▪原油进出口▪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原油进口量为505.1万桶/天,较上周减少86.7万桶/天(-14.65%),美国原油出口量为436.1万桶/天,较上周增加15.8万桶/天(+3.76%),净进口量为69.0万桶/天,较上周减少102.5万桶/天(-59.77%)。
▪原油库存▪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原油总库存为8.25亿桶,较上周减少632.5万桶(-0.76%);战略原油库存为4.09亿桶,较上周增加53.3万桶(+0.13%);商业原油库存为4.16亿桶,较上周减少685.8万桶(-1.62%);库欣地区原油库存为2256.5万桶,较上周增加133.4万桶(+6.28%)。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全球原油水上库存(包括在途和浮仓)为13.70亿桶,较上周-3895.5万桶(-2.84%)。其中,全球原油浮仓库存为8537万桶,较上周-595.5万桶(-6.98%);全球原油在途库存为12.85亿桶,较上周-3300万桶(-2.57%)。
(注:每周都对本周和上周数据进行更新和修正)
成品油板块:
▪成品油价格▪
北美市场: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美国柴油、汽油、航煤周均价分别为101.80(+6.88)、81.98(+3.76)、97.52(+7.04)美元/桶;与原油差价分别为36.62(+4.40)、16.80(+1.27)、32.35(+4.56)美元/桶。
欧洲市场: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欧洲柴油、汽油、航煤周均价分别为99.55(+8.59)、97.80(+5.38)、105.67(+8.80)美元/桶;与原油差价分别为34.37(+6.11)、32.63(+2.90)、40.49(+6.32)美元/桶。
东南亚市场:截至2025年10月31日当周,新加坡柴油、汽油、航煤周均价分别为93.18(+6.40)、79.73(+3.56)、91.30(+5.20)美元/桶;与原油差价分别为27.96(+3.88)、14.57(+1.10)、26.05(+2.64)美元/桶。
▪成品油供给▪
产量方面: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成品车用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产量分别为959.0、449.8、172.0万桶/天,较上周分别-0.4(-0.04%)、-13.4(-2.89%)、+7.7(+4.69%)万桶/天。
▪成品油需求▪
消费方面: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成品车用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消费量分别为892.4、358.0、194.8万桶/天,较上周分别+47.0(+5.56%)、-26.7(-6.94%)、+22.9(+13.32%)万桶/天。
出行数据:截至2025年10月30日,美国周内机场旅客安检数为1695.78万人次,较上周增加161.92万人次(+10.56%)。
▪成品油进出口▪
汽油板块: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车用汽油进口量为12.0万桶/天,较上周增加4.5万桶/天(+60.00%);出口量为84.9万桶/天,较上周减少36.3万桶/天(-29.95%);净出口量为72.9万桶/天,较上周减少40.8万桶/天(-35.88%)。
柴油板块: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柴油进口量为10.9万桶/天,较上周增加3.3万桶/天(+43.42%);出口量为150.7万桶/天,较上周增加43.5万桶/天(+40.58%);净出口量为139.8万桶/天,较上周增加40.2万桶/天(+40.36%)。
航煤板块: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航空煤油进口量为12.9万桶/天,较上周增加4.8万桶/天(+59.26%);出口量为11.6万桶/天,较上周减少10.1万桶/天(-46.54%);净出口量为-1.3万桶/天,较上周减少14.9万桶/天(-109.56%)。
▪成品油库存▪
美国成品油: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美国汽油总体、车用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库存分别为21073.8、1526.3、11218.9、4142.0万桶,较上周分别-594.1(-2.74%)、-44.2(-2.81%)、-336.2(-2.91%)、-150.9(-3.52%)万桶。
新加坡成品油:截止至2025年10月29日,新加坡汽油、柴油库存分别为1063、1030万桶,较上周分别-27.0(-2.48%)、-625.0(-37.77%)万桶。
生物燃料板块:
生物柴油价格及价差:截至2025年10月31日,酯基生物柴油港口FOB价格为1190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持平,与地沟油、潲水油价差分别为268.72、179.84美元/吨,较上周五价差分别+11.78、+10.60美元/吨。烃基生物柴油港口FOB价格为1900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持平,与地沟油、潲水油价差分别为978.72、889.84美元/吨,较上周五价差分别+11.78、+10.60美元/吨。
生物航煤价格及价差: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国生物航煤港口FOB价格为2450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50美元/吨,与地沟油、潲水油价差分别为1528.72、1439.84美元/吨,较上周五价差分别+61.78、+60.60美元/吨。欧洲生物航煤港口FOB价格为2780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70美元/吨。
原料油价格: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国地沟油、潲水油价格分别为921.28、1010.16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分别-11.78、-10.60美元/吨,中国餐厨废油UCO价格为1140美元/吨,较上周五价格+5美元/吨。
生物柴油出口量:截至2025年09月,中国生物柴油(酯基)出口量为7.31万吨,较上月-3.49万吨,其中福建生物柴油(酯基)出口量为0.64万吨,较上月-2.69万吨。
原油期货成交及持仓板块:
原油期货成交及持仓:截至2025年10月31日,周内布伦特原油期货成交量为121.03万手,较上周减少144.73万手(-54.46%)。截止至2025年09月23日,周内WTI原油期货多头总持仓量为193.67万张,较上周减少2.59万张(-1.32%);非商业(投机和套利目的持有)净多头持仓10.3万张,较上周增加0.42万张(+4.30%)。
风险因素:
(1)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出现大幅度的干扰。
(2)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潜在制裁可能。
(3)美国与伊朗关系的不确定性。
(4)美国为推动俄乌冲突结束,造成原油市场波动。
(5)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端不振。
(6)新能源加大替代传统石油需求的风险。
(7)全球贸易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全球经济及石油需求产生破坏的风险。
(8)OPEC+联盟修改石油供应计划的风险。
(9)美国对页岩油生产、融资等政策调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