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01 18:56
来源:电商天下
刘强东,又赢下人心之战
最怕别人突然的关心,刘强东一出手,同行又紧张了。
请客吃饭,京东来真的
豪爽的刘强东,是真把大家当兄弟了。
就在前两天,京东黑板报发布公告,宣布了一则好消息:“东哥请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吃肯德基!”
具体而言,京东将为骑手发福利,每人一份汉堡鸡翅薯条可乐的四件套,发放至京东App账户,次日即可领取核销。
这场“请客”看似轻巧,却精准锚定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人群——骑手。
不是抽奖、不是随机,也不是积分门槛,而是“全职骑手都有份”,这份诚意打破了常见的福利套路,在舆论场激起了不小的水花。
骑手群体的辛劳众所周知,但能像这样被当成“主角”对待,并不常见;
更别说是在电商平台鏖战双十一、运力高负荷运转的当口。
而这场请客,显然不止于骑手。
从官方表述来看,京东外卖还联动肯德基面向消费者推出29.9元“同款套餐”,
并将持续联合百大品牌、名人明星一起“排队请客”,把吃饭这件事变成全民狂欢。
换言之,在这个双十一冲刺期,造车刘强东在造车之余,也没忘了借京东外卖让大家吃得好、吃得便宜、还能吃出热闹。
一边是对骑手的情绪抚慰,一边是对用户的福利拉动,
在电商天下看来,这场由“东哥”亲自挂帅的请客行动,本质上是京东对外卖品牌形象的一次强化。
平台不再是冷冰冰的流量管道,而是有人情味、有温度的服务载体;
而刘强东本人,也再次用“人格化”的表达方式,把企业好感值拉满。
京东外卖,换了一种活法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这份炸鸡请客之前,京东就已经悄悄在多个城市上线了一项重要改革:取消骑手超时罚款机制。
十月中旬,多家媒体确认,京东外卖已在深圳、南京、武汉等25个城市试点推行“服务分”制度。
在新机制之下,骑手配送超时不再直接罚款,而是按超时区间扣除服务分,用以影响系统派单优先级。
而服务分后续可通过良好履约重新提升,最终形成一种动态调节、正向激励的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从“惩罚机制”转向“温和引导”。
事实上,这是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对骑手群体意义重大的变化。
长期以来,“时间即金钱”几乎是所有外卖平台的共识,算法驱动之下,骑手的每一次超时都可能意味着扣款、降权,乃至封号。
为了不被罚,骑手们只能在配送时争分夺秒,有时不得不违反交规,在恶劣天气下强撑、在高峰期拼命赶单。
不难发现,在配送效率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残酷的事实:骑手的安全、尊严、喘息空间,在高强度平台逻辑中几乎无处安放。
而如今,京东外卖不再强调“跑得快”,而是说“别怕超时,服务好用户也重要”。
在电商天下看来,从制度到语境,这种软性的管理方式,是在给平台与劳动力之间那根紧绷的弦松绑,也是为“外卖不是压榨”的品牌形象建立基础。
更重要的是,它为京东外卖在日益胶着的外卖市场中,找到了一条不那么“血战”的活法。
在群狼环伺的外卖行业,京东此刻选择“骑手友好”“用户有感”“品牌有温度”,其实是一种长期主义。
监管上门,外卖平台被约谈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0月中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突然出手,对京东、美团、饿了么、抖音四大外卖平台进行了一次突击调查。
调查的起因,说起来甚至有些“鸡毛蒜皮”:
有消费者在某平台购买蛋糕,收到货后发现品牌不符、货不对板,遂投诉至监管部门。
但经过调查,发现这家蛋糕商户竟然存在严重的资质问题,而且同时上线了多个平台。
监管人员进一步抽查后,发现不仅这家如此,不同平台上都存在类似审核漏洞。
于是,一次普通的食品投诉,牵出了整个行业藏污纳垢的“老问题”:
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是否走形式?是否真正承担起了守门人的责任?
与以往的约谈不同,这次是实打实的“上门执法”——调查人员进驻平台总部,启用执法记录仪全程录像,并要求核心业务负责人现场配合问询。
据报道,部分公司甚至出现“驻场问询数日”的情况,也有企业传出配合态度消极的风声。
在电商天下看来,这种级别的监管,已经远不只是“提醒注意”,而是在敲警钟:
平台再大,也不能拿“舌尖安全”当儿戏;再热闹的促销季,也必须给合规让路。
对于京东外卖而言,在一边送炸鸡、取消罚款、打造“骑手友好”平台形象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平台治理中可能存在的“盲区”——
你可以讲温情故事,但监管讲的是规则;你可以请客吃饭,但系统审核与资质把控的底线,不能踩。
在电商天下看来,这也正是平台们通往“长期主义”的必修课:
表层品牌建设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治理逻辑是否扎实、流程是否合规,能否承受得住突如其来的压力测试。
写在最后
外卖平台的战斗,从来不只是订单量和客单价的竞争。
骑手制度、用户体验、平台治理、食品安全,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
随后监管的上门调查,给所有平台浇了一盆冷水;而这次“请骑手吃肯德基”的暖心行动,又让人看到京东在品牌表达上的温度。
某种意义上说,京东和刘强东赌对了人情,但也不能忽视规则的刚性。
人们会被“请客”打动,也会对“蛋糕货不对板”保持警惕;平台可以用炸鸡收买人心,也必须用流程和治理构建信任。
尤其是面对监管收紧与合规红线清晰化的趋势,谁能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谁才有可能走得更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