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一位职教毕业生的“充电”人生

2025-11-02 06:00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10月25日清晨,在贵安新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正负极制片车间,高级设备工程师郭华正带领团队,对刚更换的CBL09型号生产设备进行精细调试。这不仅仅是一次设备型号的简单更新,更是对电池宽度、厚度等关键工艺参数的精准优化,直接关乎比亚迪海豹等新能源车的电池适配性能。

郭华,这位在贵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技术精英,自2017年从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毕业后,便踏上了设备研发与管理的征途。从富士康到比亚迪,他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2022年10月,他加入贵安新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肩负起车间现场运维、设备改造开发及节能改善的重任。在他的带领下,多项设备改造与创新项目应运而生,为公司的技术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其中,最令郭华自豪的,莫过于他独立研发的龙门吊换辊设备。在电池极片压制过程中,主辊重达16吨,传统更换方式需外调吊车,不仅耗时长达半个月,费用高昂,还易受天气影响。

而郭华设计的龙门吊,巧妙地安装在货台上,实现了24小时随时吊装,将换辊时间从8天大幅缩短至2天。据估算,每年可为公司创造约120万元的效益。目前,该项目已试运行成功,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将在贵阳贵安产区全面推广。

在郭华的推动下,车间自动换卷、预分切等多项技术改进得以实施,使车间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超过30%。作为职业教育“双证毕业”制度的受益者,郭华不仅取得了毕业证书,还考取了电工证、计算机二级等多项职业资格证书,为他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互派教师开展学训教学,已培养出一千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活跃在汽车生产制造、新能源电池制造、产线维护管理等领域。

当前,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蓬勃发展,在郭华所在的贵安新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每天有超过3000块电池包下线。这背后,是大批从职业教育中走出的技术人才在默默支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