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01 10:03
(来源:商图药讯)
创新药十年崛起,初步改写世界格局,如果要为这个奇迹找一个缩影,和铂医药是最佳选择之一。
市值从最低7亿到现在130亿,和铂的价值发现之旅远未结束,价值创造之旅也将掀开更为恢弘的画卷。10月28日,“智耀和铂 汇创星辰” 和铂医药全球研发日活动于上海成功举办。和铂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劲松博士展望了公司2028年愿景:
成为全球领先的平台型制药集团,形成至少5款商业化及准商业化的自免、肿瘤领域产品矩阵,潜在全球销售峰值超200亿人民币;诺纳生物保持50-80%高速增长,实现10亿人民币常规化收入;年均达成2笔以上规模化产品授权,总金额超15亿美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玉章在研发日上高度评价和铂医药“以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国际一流的技术平台和富有成效的研发成果,成为了中国生物医药创新企业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如同中国创新药不断被重新定义一样,和铂不断刷新能力边界,BD之王将只是公司的众多标签之一。在研发日上,和铂正式发布首个全人源AI HCAb模型,加速新一代疗法落地,推动医药创新全面进入AI时代。
创新药发展至今,是时候提出哲学三问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也就是说,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将以何种身份存在,是继续做研发管线的配套工厂,还是掌握源头创新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
和铂的回答是后者,其独有的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平台,是下一代复杂分子的底层建筑和核心框架,将直接影响创新的方向。
01 2028年将发生什么?
正是对创新话语权的掌控,和铂得到国际长线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持续加码。
9月以来,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增持和铂医药,持股比例从9月初的6.37%提升至7.05%,累计买入近1000万股。10月25日,和铂医药-阿斯利康创新实验室在北京正式揭牌,双方合作从单一授权、股权投资,逐步升级至生态共建,新一代抗体药物从发现到优化的全流程研发进入加速通道。
2025年,和铂全面迈入3.0阶段,构建三大增长引擎:诺纳生物作为世界顶尖的生物技术创新引擎,打造全球抗体药物开发新基建;全球创新平台出海,年内对外授权交易总额突破60亿美元;通过和铂制药最大化中后期管线的全球价值,超20条差异化产品管线,具备全球BIC/FIC竞争力。
未来3年,和铂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2028年将跃升为全球领先的平台型制药集团,形成授权合作+产品销售收入双引擎。
大规模的产品开发及商业化平台:形成至少5款商业化及准商业化的自免、肿瘤领域产品矩阵,潜在全球销售峰值超过200亿人民币;3款以上产品完成全球概念验证,全球潜在销售峰值超50亿美元;每年3款以上产品进入IND阶段,未来3年累计递交超10项IND申请;疾病领域从肿瘤、自免拓展至代谢、中枢神经、抗衰,分子类型从抗体+延伸至体内CAR-T、小核酸、mRNA、核药、小分子。
最前沿的AI+抗体工程技术集群:诺纳生物营收保持50-80%高速增长,实现10亿人民币常规化收入,构建装载人工智能内核的抗体工程技术集群。
常态化的全球创新赋能平台:年均达成2笔以上规模化产品授权,总金额超15亿美元;以与阿斯利康长期合作为基石,实现年均可持续固定收入贡献,并持续获得项目选择权及里程碑等可持续收入;平台出海模式将拓展至更多全球前二十大跨国药企;利用平台优势和资源禀赋,至少孵化3家和铂系Biotech。
诺纳生物获得2025年度医学界诺贝尔奖盖伦奖“Best Startup”提名,已与超过110家全球医药创新客户开展合作,累计项目数量超过320个,超过19个分子进入临床阶段,已孵化2家生物科技子公司。
2028年,诺纳生物还有令人震撼的进化,不仅将构建更多样的技术集群,涉足更广泛的新分子类型,还将构建A3(Antibody Engineering抗体工程+AI Plus人工智能平台+Automation自动化湿实验室)医药创新“新基建”平台,赋能全球生物医药合作伙伴,建立“自动化-AI”新药发现螺旋进化循环。
02 AI深度融入研发血脉
作为一家技术平台企业,和铂在创新药版图中,还起着前沿风向标的作用。
在研发日上,和铂正式发布其Hu-mAtrIx™人工智能平台驱动的首个全人源AI HCAb模型——全人源重链抗体(HCAb)生成和筛选模型 。该模型基于和铂专有的全球最大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数据库,集成了一个微调的大型语言模型(LLM)用于序列生成,并辅以高精度的AI分类和成药性预测模型。
从大海捞针到AI精选
和铂建立了涵盖AI HCAb序列生成、AI引导设计与筛选(包括AI分类模型与成药性预测)以及湿实验验证的端到端闭环工作流。该流程将HCAb的发现从“大海捞针”转变为“AI精选”,显著提升了抗体发现的效率与准确性。
HCAb生成模型基于900万条NGS HCAb序列及海量公共数据库,通过微调蛋白质大语言模型,实现AI从头生成高潜力HCAb候选序列,并针对靶点特异性HCAb进行二次优化。随后,候选序列进入智能筛选流程:AI分类模型快速滤除非HCAb序列,多模态AI模型(达到SOTA水平)则对成药性指标进行评估。最终,只有通过严格筛选的候选分子才会进入合成与湿实验验证阶段。
提升结合分子多样性与成药性
HCAb序列生成模型能够生成数量级更高的候选序列,并显著提高成功率。AI HCAb成药性预测模型在HCAb的稳定性、溶解性、聚集性等关键指标上达到湿实验验证标准。更重要的是,AI HCAb模型能够在已知抗体结合序列之外,生成具有更高多样性的新序列,从而挖掘具备更优特性的候选分子。
数据显示,在和铂AI平台de novo生成的107个全新分子序列中,抗体命中目标靶点的比例达到78.5%,其中20个分子在湿实验中被验证具备高活性、高纯度、高产量和特异性等优良特性。这些AI 设计的抗体展现出了优异的成药性,平均产量超过700 mg/L,多个候选序列的结合能力达到纳摩尔级别,并具备对人和食蟹猴相关靶点的结合活性。
加速新一代疗法落地
和铂AI技术平台设计理念是一个通过持续学习与反馈驱动的自我进化创新系统:AI设计—自动化验证—AI再学习。这一迭代流程使生成式AI能够创造多样化的新分子,同时高通量自动化平台快速完成分子表征并将实验数据反馈给模型,持续提升AI智能水平与研发效率。
基于这一系统,AI HCAb模型有望加速全人源HCAb在新一代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多特异性抗体、XDC、体内CAR-T以及吸入或口服大分子药物——助力重塑生物制剂研发的格局。依托AI 能力与HCAb 技术基石,和铂医药正加速推进新一代创新疗法的落地,并通过数据驱动的预测流程发掘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和铂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把AI制药技术向前推进一大步,正如上海国投公司副总裁陆雯的评价那样:“和铂医药不仅是在使用AI这一工具,更是在系统性地构建其面向未来的‘AI+生物医药’核心能力”。
和铂医药是一家面向未来的企业,技术边界拓展永无止境,总是在不断重新定义自己。研发日释放了划时代的创新动向,一扇窗户徐徐打开,我们看见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