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聚力蓝色创新,澎湃海洋动能 2025海洋中心城市论坛在深圳开幕

2025-11-01 09:00

(来源:中国水运报)

转自:中国水运报

10月28日至29日,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主论坛2025海洋中心城市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开幕。论坛以“聚力蓝色创新,澎湃海洋动能”为主题,广邀全球海洋领域政、产、学、研界精英,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探寻新路径、为海洋治理与蓝色经济合作创造新机遇、为海洋新质生产力与未来增长注入新动能。

本届论坛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深圳海洋大学(筹)、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深圳海博会有限公司承办。

10月28日下午论坛开幕,全球精英共聚,擘画海洋蓝图。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何广顺,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局长陈华平,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吕滨,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会长杨洪,南方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先后致辞。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主持开幕式。

何广顺指出,海洋经济是沿海国家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海洋城市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动力引擎。自然资源部积极支持沿海各地深挖海洋资源潜力,激发海洋经济活力,优化区域海洋发展布局,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增长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推动广东、山东、浙江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海洋强省。支持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推动深圳、上海、青岛等积极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探索以海洋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路径。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优势互补的海洋产业合作,携手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陈华平在致辞中介绍,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党中央赋予深圳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深圳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涉海市场主体超11万家。海洋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涉海创新载体增至86个,企业专利年均增速超10%,水下机器人企业专利数居全国第一。现代海洋城市风貌初步显现,持续推进“山海连城”体系建设,贯通330公里山脊翠脉、串联220公里“滨海滨水蓝带”,塑造世界级城市活力海岸带。海洋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化,成功举办5届中国海博会、3届深圳渔博会,承接3项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计划,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并签约20个成员国。深圳将筑牢海洋生态安全蓝色屏障,锻造海洋科技创新硬核实力,敞开合作共赢开放之门。

吕滨在致辞中表示,海洋基金会过去围绕深圳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文化传播等方面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未来将继续与各方携手,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联合产学研开展绿色智能船舶、海洋医药等关键技术研发与转化,推动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二是促进国际交流与标准对接,组织港口航运机构合作,推动智慧绿色航运标准共享,助力深圳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三是凝聚社会力量,引导社会资本与公益力量参与海洋生态保护,支持深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海洋。

2025海洋中心城市论坛采用“1场主论坛+4场专业论坛”模式。主论坛围绕“向海图强•科技赋能”“蓝碳引领•产业转型”“产城融合•未来即来”三大议题展开。4场专业论坛涵盖海洋公益、海工装备、绿色智能航运、海洋工程科技创新等热点前沿领域。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自2019年以来,海洋中心城市论坛累计邀请全球300余位重要海洋国家政要、国际组织高层代表、500强涉海企业高管参会或演讲,提供前沿思考、产业洞察、决策支持,吸引全球逾1万名涉海专业人士参会,打造了高规格、高水平的全球蓝色经济智库,成为推动蓝色经济合作与海洋创新发展的重要国际平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