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调研速递|深圳安培龙接待平安资管等7家机构调研 三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压力传感器收入增超56%

2025-10-31 21:40

10月31日,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安培龙”)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于10月24日至29日期间接待了平安资管、天风证券、海富通、泰康资产、国联民生证券、东北证券、招商基金等7家机构的调研。调研活动涵盖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及网络会议等形式,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延洪及证券事务代表、投资者关系总监彭碧泳参与接待并就经营业绩、产品布局等核心问题回应了机构关切。

调研基本信息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其他网络会议
参与单位名称 平安资管、天风证券、海富通、泰康资产、国联民生证券、东北证券、招商基金
时间 2025年10月24日14:00-15:00(平安资管、天风证券)、16:00-17:00(海富通);10月25日10:00-11:30(泰康资产、国联民生证券);10月29日10:00-11:00(东北证券)、15:00-16:00(招商基金、天风证券)
地点 腾讯会议(10月24日两场、10月29日下午场)、公司会议室(10月25日、10月29日上午场)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张延洪(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彭碧泳(证券事务代表、投资者关系总监)

三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前三季度增长超30%

调研中,公司首先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23.39%,创历史单季度营收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9.64万元,同比增长14.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2.87万元,同比下降15.63%。

指标 2025年第三季度 同比增幅 2025年前三季度 同比增幅
营业收入(万元) 30,822.85 23.39% 86,210.26 30.27%
归母净利润(万元) 3,099.64 14.09% 7,312.85 ——
扣非归母净利润(万元) 2,352.87 -15.63% —— ——

压力传感器成增长引擎 汽车领域收入占比近六成

在核心产品表现方面,压力传感器业务增长显著。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压力传感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56.64%,占总营收比例达55.88%,成为目前收入占比最大、增长最快的产品品类。该品类涵盖MEMS压力传感器(低压)、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中压)、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高压),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

汽车应用领域同样表现亮眼。受益于新客户、新项目需求增加及供货份额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在汽车领域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48.02%,占总营收比例达59.09%,凸显公司在汽车传感器赛道的竞争优势。

境内外销售双增长 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7.5%

销售区域方面,境内市场仍是主力。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境内销售实现7.32亿元,同比增长32.56%,占总营收比例84.92%;境外销售1.30亿元,同比增长18.72%,占营收比例15.08%,境内外市场协同发展。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总计6466.0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50%,同比增长57.93%。公司表示,将重点围绕敏感陶瓷材料、MEMS及IC设计三大技术平台,推进车规级传感器芯片自研、MEMS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突破,筑牢技术壁垒。

毛利率同比略降 多维度施策提升盈利韧性

关于毛利率,公司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8.45%,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受下游客户竞争压力传导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为应对挑战,公司从三方面推进降本增效:技术研发端通过改进技术方案、升级材料配方提升创新能力;生产制造端加大自动化设备引入及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供应链端优化策略确保稳定高效运行,同时依托规模化生产摊薄固定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益。

产品梯次化布局 聚焦进口替代与多领域拓展

在产品布局上,公司践行“多产品、梯次化布局”思路,打造丰富产品矩阵:成熟产品包括PTC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器、温度传感器、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战略产品涵盖MEMS压力传感器、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氮氧传感器、力传感器;同时积极探索未来产品品类。公司将依托家电、汽车领域客户资源优势,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提升市场占有率及行业地位。

本次调研显示,深圳安培龙在传感器核心赛道持续发力,凭借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有望进一步巩固在汽车及消费电子领域的竞争力。机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业绩增长持续性、成本控制效果及新产品市场拓展进度。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