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31 18:28
在这个很多人觉得新能源会和燃油长期共存的新当口,吉利在最近丢下了两颗重磅炸弹。一个是产品力大幅提升的新帝豪,一个就是以B级尺寸、插混身份卖到6.88万起的星耀6。其中新帝豪另外再聊,今天就重点说说,星耀6相比上一个种子选手秦PLUS,除了把价格、油耗进一步降低之外,它给新能源市场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其实这个影响,开头就已经点到了,不是性价比的进一步提升,也不是性能指标的再次优化,而是动力路线之争。正如开头所说,比起之前一边倒的倾向于新能源,政府带头补贴、企业也公布停售燃油车计划,到了现在很多人却发现:内燃机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还远着呢。
因为现在哪怕充电已经不再是难事(节假日除外),今年好几起上热搜的纯电车起火事故、电池的使用寿命等等,纯电的处境其实是在努力解决各种问题但至今还没彻底解决,那何谈彻底取代内燃机。何况,在电车逐渐降低关键零部件成本,降低充电焦虑的时候,燃油技术也没闲着,那就是眼看确实没见到各种新奇的黑科技的了,尤其油耗很难实现重大突破,但论成本,它却是极其适合这个全球经济下行的时代。
那么在这个时候,混动就成为了兼顾多方优点的技术方案:省去了大电池,成本跟燃油车差不了多少不说,从事实数据来看这几年也确实没见过什么PHEV或者增程车自燃的,油耗还能稳稳当当的保证在4L左右的水平……那论市场潜力值,它显然可以像海鸥星愿,或者小米特斯拉那样,只要产品定义成功,就决不会缺爆款。回到星耀6这个话题,它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就是于此了,也就是接过秦PLUS的接力棒,让混动车继续守住通勤王的位置。
当然,从产品本身来看,星耀6在大部分地方都是做的尽善尽美的,比如颜值这一块,“吉利AMG”的观感让人觉得它比秦PLUS更适合去越级挑战凯美瑞、帕萨特,而不是仅限于同级PK朗逸轩逸(当然星耀6的尺寸也更大),再比如从入门6气囊、倒车影像、大屏车机、车联网、LED大灯、仿皮座椅这些刚需配置全部标配,它也让6万级的入门价毫无水分。但终究也是留下了BUG,那就是中低配60公里的纯电续航,到了明年可是要被购置税减半补贴卡在门外了(要求得续航过100才能拿到补贴)。只不过,考虑到六七万的车购置税全交也就五六千块钱,这只能算个小bug。
总的来说,比起那个卖方时代,如今消费者的建议和心声越来越能成为“金玉良言”,这两年狠抓入门级、平价市场的吉利,销量和口碑上的回报都有目共睹。而这一次,它真正奔向了关键市场,通过星愿、星耀6、新帝豪这三款车,打算同时拿下入门纯电、燃油、混动领域的通勤王。那么在你看来,有了这一手之后,它会迅速成为比亚迪之后的又一个500万级中国车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