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31 17:49
(来源:淘金ETF)
深耕电力十七载:从设备龙头到能源生态构建者特锐德自成立以来便聚焦电力设备领域,凭借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把握,逐步成长为中国领先的户外箱式电力设备集成服务商。公司早期以高压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为核心产品,凭借模块化、集成化的技术优势,迅速抢占新能源发电领域市场,相关产品中标份额长期位居行业第一,为后续转型充电网奠定了深厚的电力技术积淀与客户基础。
2014年起,公司前瞻性布局新能源充电业务,通过子公司特来电打造充电网运营平台,开启“电力设备+充电网”双轮驱动模式。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在全国成立独资/合资公司超过290家,其中与政府投资平台、公交集团等国有企业的合资公司达180家,构建起覆盖全国的线下服务网络。“从设备供应商到生态运营商的转型,不是业务的简单延伸,而是对能源革命趋势的精准把握”,这种战略前瞻性让特锐德在充电网赛道提前锁定先发优势,目前运营公共充电终端79.2万台,市场份额24%,稳居行业第一。
① 财报亮点频现:盈利与规模实现双向突破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5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表现尤为突出,归母净利润达3.59亿元,同比增幅41.53%,环比亦增长36.75%,单季盈利规模接近上半年总和,展现出强劲的利润释放动能 。扣非净利润同样表现不俗,三季度同比增长47.08%,远超营收增速,验证了盈利增长的真实性与可持续性。
盈利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成为财报最核心的闪光点,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双升”态势尤为显著。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攀升至26.41%,同比大幅上升5.88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更是增至27.76%,同比上升3.37个百分点,环比亦提升0.34个百分点 。净利率的改善更为迅猛,三季度净利率达到10.23%,较上年同期上升3.31个百分点,环比激增3.56个百分点,创下阶段性新高 。“毛利率的提升是价值创造能力的直接体现,而净利率的跳升则标志着公司进入了规模与效率共振的盈利加速期”,这一变化背后,既是充电网业务扭亏为盈的贡献,也源于高压预制舱等传统主业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附加值提升。
运营效率的优化与现金流的改善,为盈利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尽管三季度期间费用总额有所增加,但结合营收规模看,公司费用管控成效依然值得肯定,前三季度三费占营收比例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显示出内部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55.8%,现金流与利润的匹配度显著改善,这不仅缓解了此前市场对资金周转的担忧,更为后续研发投入与产能扩张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业务端看,充电网业务上半年已实现扭亏为盈,三季度延续盈利态势,叠加海外高毛利订单的交付落地,共同推动盈利结构持续优化。特锐德的财报亮点不仅在于利润数字的增长,更在于其背后盈利模式的成熟与增长质量的提升。
② 热点概念深度绑定:政策红利精准承接
特锐德的业务布局与当下多个核心热点概念高度契合,形成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赋能。在新能源充电领域,公司深度受益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 年)》,该方案明确2027年底全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公共充电容量超3亿千瓦,而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已提前完成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47.5万台直流终端中70%以上支持120kW以上快充,完全适配政策导向。
车网互动(V2G)与虚拟电厂概念的落地更显公司前瞻性,目前已在山东、江苏等五省市开展调峰辅助服务,2025年上半年参与规模达1800万kWh,产生效益超1000万元。随着试点范围扩大,公司79万台充电终端形成的分布式储能网络,有望成为电网灵活性调节的核心力量,按单终端日均调峰2度、度电收益0.2元计算,全年潜在增值收益可达2.85亿元。此外,液冷超充概念持续发酵,公司1000kW功率液冷超充终端实现量产,5分钟充80度电的效率直击用户充电焦虑,“技术迭代与政策导向的同频共振,让热点概念从题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
③ 需求爆发式增长: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催化
充电网行业正处于需求爆发的黄金周期,政策强制扩容与市场自发增长形成叠加效应。政策端,除“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外,多地出台配套政策,要求新建住宅配建充电设施比例不低于100%,高速服务区实现快充全覆盖,2025年以来全国充电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超50%,为行业增长提供确定性支撑。
市场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三季度全国已突破6000万辆,充电需求随之呈几何级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国公共充电量同比增长45%,而特锐德充电量增速更达4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细分场景需求同样旺盛,新能源重卡补能需求催生大功率充电市场,公司与陕汽重卡、一汽解放合作计划铺设超1万个重卡充电终端;县域市场成为新蓝海,公司率先在山东、河南开展试点,抢占下沉市场先机。“政策打底、市场放量,行业需求的爆发不是短期脉冲,而是持续五年以上的确定性趋势”,这种趋势为特锐德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④ 从“充得上”到“充得好”的进化
特锐德以持续的研发投入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实现从“充得上”到“充得暴”的跨越。公司拥有十大研发中心,专利数量超1400项,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58亿元,同比增长19.4%,高强度投入确保技术领先性。在核心技术上,液冷超充终端实现1000kW功率突破,5分钟充电80度电可增加续航600公里,效率是传统快充的4倍;高低压一体化群充系统打造4兆瓦“功率池”,电流输出最高达1600A,解决重卡补能痛点。
自研核心部件更将技术命脉牢牢掌握在手中,“特来劲”充电模块采用60kW碳化硅核心,实现50-1000V超宽电压覆盖,99%车型通吃,这种全适配能力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优势。安全技术同样领先,“四层网络架构”与“两层安全防护”技术解决行业核心安全难题,配合电池健康卫士报告等增值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技术壁垒的核心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链条的自主可控”,这种优势让公司在大功率充电设施招标中屡屡胜出,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
⑤ 成长背后的坚实支撑
稳健的财务状况与充足的产能储备,为特锐德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财务层面,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资产总计达245.81亿元,家底雄厚且结构持续优化,2025年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虽未直接披露,但从盈利改善与费用管控成效来看,造血能力已显著增强。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通过与国企合资、引入合伙人等模式,实现轻资产运营,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有效控制负债风险,为长期发展预留空间。
产能布局上,公司已形成覆盖全国的生产与服务网络,在核心区域布局智能制造基地,实现充电设备的本地化生产与快速交付。针对超充设备需求爆发,公司提前扩产,第6代480kW全液冷超充设备已实现量产,2025年底前计划建成10000个超充终端,预计新增收入45亿元。产能与订单形成良性循环,2024年光储充一体化业务新签项目达85亿元,充足的订单储备确保未来2-3年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财务稳健打底,产能匹配需求,这种良性循环是公司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能力”。
⑥ 客户与份额:从资源绑定到市场垄断
通过独特的客户合作模式,实现从资源绑定到区域垄断的进阶,核心份额持续提升。在客户结构上,公司构建起“国企合资+政企客户+行业伙伴”的三维体系,与270余家地方政府及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场地与电网核心资源,在山东、江苏等核心区域市占率超30%,形成显著的区域垄断效应;同时覆盖全国3000家政企客户,充电终端渗透公交、物流、港口等五大场景,客户粘性持续增强。
行业伙伴合作更拓宽了服务边界,与5家保险龙头企业合作提供电池衰减保障服务,为银行开发定制化充电功能接口,向高德、百度等地图商开放数据接口,实现“充电网+金融+出行”的生态联动。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不断巩固,截至2024年底,运营公共充电终端70.9万台,其中直流充电终端42.4万台,市场份额约26%;2024年充电量超130亿度,市场份额约24%,两项核心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客户结构的优化本质是资源整合能力的体现,而资源整合正是充电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⑦ 新兴赛道: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的想象空间
在巩固充电网龙头地位的同时,特锐德积极布局新兴赛道,打造多引擎增长格局。光储充放检一体化成为当前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公司发布的“智慧能源站5.0”实现100%绿电自给,度电成本降至0.28元,2024年与宁德时代合作50座光储充一体化电站项目,该业务毛利率达42%,成为新的利润增长极。
海外市场实现突破性进展,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50%,中标沙特政府5亿美元充电网络项目,与欧洲能源巨头EnBW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欧洲超充网络,预计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将提升至35%,打开全球增长空间。更具前瞻性的是AIDC领域布局,公司凭借中压配电和充电模块积累的DCDC隔离电路技术,向SST等先进技术领域横向拓展,有望培育全新增长引擎。“新兴赛道的布局不是盲目多元化,而是基于核心技术的能力延伸”,这种战略定力让公司在保持主业领先的同时,不断打开价值增长的天花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