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31 15:42
(来源:我的电池网)
2025年10月30日,中科电气(300035)同步披露《关于引入战略投资者暨公司股东协议转让部分股份的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以及《关于与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两大公告叠加,释放重磅合作信号。
根据公告,中科电气控股股东暨实际控制人余新、李爱武夫妇及其一致行动人余强、李小浪以及公司股东罗新华、黄越华、黄雄军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凯博(成都)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凯博投资基金”)合计转让其持有的公司34,278,187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001%。转让完成后,余新、李爱武夫妇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中科电气股权比例降至12.93%,仍为中科电气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此次转让并非简单的股东减持,更凸显出公司实际控制人余新、李爱武夫妇支持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引入认可公司价值和看好未来发展的战略投资者、助力公司长远发展的决心和魄力。
在中科电气的公告中,可以注意到四川、成都等多处相关表述。进一步对本次股权转让的受让方进行分析,能够看到国资及行业客户的相关身影。
本次交易受让方为凯博(成都)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根据披露信息,目前其主要出资人为两方:一是四川和成都的国资背景投资主体,另外一方是锂电池行业的头部企业中创新航(03931.HK)。
近年来,成都国资在投资领域也动作频频、非常活跃,其中,对海光信息的投资堪称经典,早年在海光信息还没有第一代产品时,成都产投集团联合成都高投等成都国资投资主体以不到10亿元价格拿下海光信息6.5亿股,通过“股权绑定+产业培育”模式,十年间将其孵化成国产 x86 芯片龙头,凭借IPO前两次转让就收回成本。当前账面浮盈超1000亿元,账面回报超100倍,充分彰显其产业洞察力与资源整合能力。
从产业背景看,四川已聚集200余家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覆盖锂矿开发、材料生产、电池组件到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正全力打造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这一生态的构建,离不开地方国资平台的深度参与和培育,而本次合作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
本次协议转让受让方凯博投资基金主要合伙人四川省和成都市国资背景投资主体中,有一个主要代表方——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结合中科电气与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来看,成都产投是促成本次协议转让的重要参与者,以及其在相关产业的深远谋划。在新能源锂电产业,成都产投早已布局,通过投资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中科电气、巴莫科技、德方创域(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等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深度参与四川、成都动力电池产业 “强链固链”。事实上,成都产投与中科电气的合作早有渊源,2022年便通过旗下基金参与中科电气定增,间接持有中科电气18,382,352股股份,持股比例2.68%。
如中科电气相关公告所描述的:双方将围绕负极材料业务,全面深化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资源、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展开多方位的合作,赋能中科电气快速扩大产能规模、推动产线的更新升级、完善材料产业布局、加深上下游协同合作,共同将中科电气打造成为负极材料全球领先企业,并推动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在四川省和成都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双方协同共赢。
本次受让方的另一位合伙人为中创新航,中创新航作为国际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连续多年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和储能电芯出货量倍数级增长,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动力及储能电池企业之一。2025年上半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车量21.8GWh,同比增长22.7%,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单月装车量达4.7GWh;储能电芯出货量大幅增长,排名全球第四。本次合作以充分发挥各自在市场、渠道、品牌、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当下新能源锂电产业竞争激烈,而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从2025年的市场数据来看,在储能和新能源车的带动下,市场需求强劲,在2023-2024年两年调整周期之后,可能面临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周期。在新的周期下,谁能持续具备产能快速扩张能力和技术领先优势,将是下一轮竞争取胜的关键,中科电气本次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或许就是在为更远大的未来做规划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