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Q3主动基金动向:大幅加仓AI硬件 | 2025Q3基金持仓分析

2025-10-30 23:02

(来源:一观大势)

核心观2025Q3主被动基金重仓市值创新高。主动基金大幅加仓A股,持仓集中度提升,大幅加仓TMT产业链,减配消费和银行。基金发行拐点将近,行情有望扩散。

摘要

主动基金大幅加仓AI硬件。2025Q3主动偏股基金和股票ETF重仓市值合计环比+21.7%至7.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环比升至85.6%,持仓集中度CR20环比+6.3%。板块上,主动基金大幅增配创业板和科创板,继续减配主板,港股实配比例小幅下滑。风格上,主动基金加仓行为较极致,增配沪深300,减配上证50和中小盘;大幅增配成长,减配消费和金融居前。三季度全球AI产业催化众多,主动基金大幅增配TMT产业链,电子、通信实配比例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电子行业实配比例升至25.5%,已经超过2021年牛市主线电力设备实配比例高点(20.3%),加仓风格较为极致。随着基金回本效应持续显现,叠加宽基指数突破关键整数点位,主动基金规模仍有上行空间,仓位偏低且业绩偏强的电新/计算机/传媒,以及增速显著改善的周期行业或受到资金青睐。

业配置:增配TMT/中游制造,减仓消费/大金融。三季度基金主要增配电子/通信/电新/有色,减配银行/食饮/家电/汽车。从超配环比来看:1)科技成长尤其是TMT产业链整体获大幅增配,但军工被明显减配,二级行业中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元件/电池/半导体/游戏获大幅增配,主要得益于AI资本开支的强劲拉动以及AI应用逐步取得积极进展,而军工电子被明显减配,主因内卷压力仍然较大以及阅兵催化兑现。2)周期板块内部分化,有色获得明显增配,主因全球流动性宽松以及矿端和出口扰动加剧支撑金属价格上涨,工业金属增配居前,周期中基化减配幅度居前。3)金融和消费板块整体被减配,金融中非银获明显增配,主因股市上涨对板块业绩形成支撑,证券/多元金融增幅居前,而银行/地产被减配,城商行降幅较大;消费板块整体被显著减配,家电/汽车/食饮/医药减配幅度居前,二级行业中,白电/化学制药/白酒/乘用车等减配幅度居前,主因国补透支耐用品需求以及内生动能偏弱下,消费行业景气度较低。

港股配置:配置占比小幅下滑,增配AI龙头和创新药。2025Q3主动基金南下配置港股趋势仍在延续,重仓规模环比+635亿元至3818亿元,但受到A股加仓强劲的影响,港股实配比例环比小幅下滑至18.7%。行业上,三季度主动基金大幅增配商贸/医药/有色,减配社服/通信/轻工,AI云厂商和创新药龙头增配居前,而潮玩和外卖等消费类公司减配较多,或主要受外卖大战的冲击。

基金发行或迎来拐点,行情有望扩散。根据历史复盘经验,基金回本和指数突破整数关口是新发基金加速以及行情加速上涨的重要拐点。2025年9月主动基金收盘价接近前高,截止10月28日,最近半年、最近一年、最近两年和最近三年收益率为正的普通股票基金占比分别达到97.1%、95.5%、91.5%和77.2%,基金回本效应再度显现,叠加上证指数站上4000关键点位,我们认为基金发行有望迎来新的向上拐点,并与行情加速上涨形成正反馈。行业上,三季度电子行业实配比例已经升至25.5%,基金加仓较为极致(21年电力设备高点为20.3%),行情有望向仓位偏低的科技方向,如电新/计算机/传媒,以及三季度业绩改善的周期板块扩散。

风险提示:历史数据对未来指引性不明确;数据统计口径存在偏差;数据测算误差

01

2025Q3主动基金大幅加仓,增配双创成长

1.1.  25Q3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环比上升

基金资产配置变化:25Q3主动偏股基金和股票ETF的股票持仓市值创历史新高,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环比大幅上升。25Q3主动偏股基金和股票ETF股票持仓市值分别环比+6305.3和6592.2亿元至3.58万亿元和3.66万亿元,合计持仓市值环比二季度增长21.7%至7.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主动基金股票仓位环比延续上升的趋势,债券和现金持仓占比则延续下降,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后同)股票仓位85.6%,环比+1.4%。

重仓股持仓集中度环比大幅提升,硬科技产业公司挤出消费和稳定类资产。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前十、前二十大重仓股票配置比例分别为22.8%、32.2%,CR20环比+6.3%,重仓持股集中度明显上升。从主动基金重仓二十大个股的边际变化来看,三季度以小米集团-W、泡泡玛特、招商银行五粮液为代表的消费和稳定类资产掉出基金前二十大重仓个股,而以工业富联寒武纪-U、兆易创新亿纬锂能(维权)为代表的硬科技企业晋升至主动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票。

1.2. 板块配置:创业板、科创板配置比例上升,主板配置比例延续下降

板块配置:主板配置比例延续大幅下降,创业板配置比例继续大幅上升,科创板配置比例大幅上升。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大幅加仓双创,创业板持仓比例23.6%,环比+4.8%,继续大幅上升;科创板持仓占比17.3%,环比+2.1%;主板持仓比例环比-6.5%至59.1%。

市值风格:增配沪深300,减配上证50、中盘股和小盘股。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上证50和沪深300配置比例分别为15.8%和58.9%,环比-1.5%和+2.8%,沪深300获大幅增配;中证500和中证1000为20.9%和12.0%,环比-1.8%和-0.5%,中盘股、小盘股被减配。

行业风格:大幅增配成长,减配消费、金融、周期。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成长风格持仓占比为61.1%,环比变化+13.2%;消费、金融、周期风格持仓占比分别为16.4%、3.9%、16.8%,环比变化-5.5%、-3.5%、-2.2%。

1.3. 央国企配置变化:央国企被大幅减持,民企获大幅增持

央国企配置变化:央国企被大幅减持,民营企业获大幅增持。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中央、地方国企配置分别占比7.0%、14.2%,环比-2.8%、-2.6%;公众企业、民营企业、外企配置占比分别为12.8%、59.8%和5.7%,环比+0.7%、+4.4%和+0.5%。

02

行业配置:增配TMT/中游制造,减仓消费/大金融

2.1.  板块:基金加仓TMT/中游制造,减仓消费/大金融

基金加仓TMT/中游制造/上游材料,减仓可选/必选/大金融,电子/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配置提升幅度较大。25Q3主动偏股基金大幅加仓TMT,同时增配中游制造、上游材料。具体而言:TMT板块中电子获大幅加仓,实配环比+6.81%,通信也获增持,实配环比+3.97%;中游制造中电力设备获明显增持,实配环比+2.31%,但国防军工被减持,实配环比-1.17%;上游材料中有色金属获明显增持,实配环比+1.32%;可选消费中家用电器和汽车被大幅减持,实配环比分别-1.65%和-1.46%;必选消费均被减配,其中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被大幅减持,实配环比-1.76%和-1.18%;中游周期中基础化工被减持,实配环比-0.53%;大金融均被减持,其中银行被大幅减持,实配环比-3.03%;交通运输与公用事业被减仓,实配环比分别-0.89%和-0.77%。

实配比例:电子/传媒/通信/电力设备/有色增配,银行/食饮/医药生物/汽车/家电减配。配置比例上升较大的一级行业为:电子+6.81%,通信+3.97%,电力设备+2.31%、有色金属+1.32%、传媒+0.56%。配置比例下降较大的一级行业为:银行-3.03%,食品饮料-1.76%,医药-1.18%,汽车-1.46%,家电-1.65%。

超配比例:电子/通信/电力设备/非银/传媒增配,食饮/汽车/家电/银行减配。超配比例上升较大的一级行业为:电子+3.99%、通信+3.21%、电力设备+0.73%、非银金融+0.58%。超配比例下降较大的一级行业为:食品饮料-1.08%、汽车-1.39%、家用电器-1.43%、银行-1.14%。

从二级行业来看:电子主要是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获明显增配,通信主要是通信设备获明显增配,电力设备主要是电池获增配,传媒主要是游戏获增配,有色主要是工业金属获增配;银行主要是城商行和股份行被减配,食饮主要是白酒被减配,医药生物主要是化学制药被减配,汽车主要是乘用车被减配,家电主要是白电被减配。

2.2. 央国企行业配置:电子/有色央企增持比例较大

央企一级行业:电子/有色金属行业央企增持比例较大。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增配央企公司前五的一级行业分别是:电子(环比+10.87%)/有色金属(环比+3.15%)/计算机(环比+2.87%)/建筑材料(环比+0.57%)/商贸零售(环比+0.47%)。

央企一级行业:公用事业/银行行业央企减配比例较大。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减配央企公司前五的一级行业分别是公用事业(环比-6.66%)/银行(环比-4.67%)/通信(环比-2.90%)/医药生物(环比-1.99%)/国防军工(环比-1.73%)。

03

港股配置:配置占比小幅下滑,增配AI龙头和创新药

3.1. 港股配置:配置比例小幅下滑,增配科技、减配消费龙头

港股配置:主动基金港股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新消费和创新药龙头获大幅增配。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配置占比18.7%,配置比例小幅下滑,持仓总市值环比+635亿元至3818亿元。港股AI科技龙头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等加仓幅度居前,消费类龙头小米集团-W、美团-W和泡泡玛特被大幅减配。

3.2. 港股行业实配:商贸/医药/有色增配,社服/通信/轻工减配

主动基金增配AI科技和创新药。25Q3港股配置比例上升较大的一级行业为:商贸零售+6.5%(主要是阿里巴巴-W)、医药生物+3.2%、有色+1.6%。配置比例下降较大的一级行业为:社服-2.3%、通信-2.1%、轻工-2.0%。三季度主动基金南下增配国内AI云厂商和创新药。

04

基金发行或迎来拐点,行情有望扩散

4.1. 基金盈利改善、指数突破关键点位,基金发行迎来向上拐点

复盘过去两轮牛市,基金盈利回正和指数突破整数点位(3000)是新发基金份额和行情加速向上的重要拐点。(1)第一轮牛市(2014-2015年):2014年9月主动股票基金指数收盘价超过前高,最近半年、最近一年、最近两年和最近三年收益率为正的普通股票基金占比分别达到100.0%、78.0%、92.1%和91.6%,基金回本效应下,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迎来向上拐点,上证指数加速向上突破。随着指数超过3000点关口,新发基金进一步激增与行情上涨形成正反馈。(2)第二轮牛市(2019-2020年):2019年12月主动股票基金指数收盘价超过前高,最近半年、最近一年、最近两年和最近三年收益率为正的普通股票基金占比分别达到100.0%、100.0%、77.6%和84.7%,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迎来向上拐点。随后受疫情冲击,行情快速下滑,但随着国内防疫工作取得进展,股市重拾升势,新发基金规模继续加速提升,2020年7月指数突破3000点关口,新发基金激增与行情上涨形成正反馈。

10月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基金回本效应再现,基金发行有望迎来新拐点。从目前基金收益率和新股发行来看,2025年以来上证指数快速上涨,但新发股票基金份额并未经历大幅上升,本质原因在于基金盈利能力仍然较弱,阻碍资金持续入市。但2025年9月主动基金收盘价接近前高,10月最近半年、最近一年、最近两年和最近三年收益率为正的普通股票基金占比分别达到97.1%、95.5%、91.5%和77.2%,基金回本效应再度显现,我们认为基金发行有望迎来新的向上拐点,并与行情加速上涨形成正反馈。

4.2. 科技成长行情有望向低仓位方向扩散

科技成长行情有望向低仓位方向扩散。25Q3电子行业被大幅加仓,行业实配(25.46%)和超配(11.32%)比例分别超过21年电力设备行情实配(20.27%)和超配(9.20%)比例高点,短期来看电子产业链持仓集中度已经偏高。从一级行业超配比例以及历史分位来看,25Q3电子、通信超配比例均处于2015年来最高水平,而电力设备/汽车/传媒等超配比例并不极端,计算机/机械/军工/医药超配比例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我们认为电子、通信为代表的AI硬件行业持仓集中度短期已较为极致,短期资金止盈动机或有所增强。截止2025年10月29日,根据已经披露业绩的口径来看,2025三季度全A业绩有所扩散,科技成长景气延续偏强,同时周期板块出现明显改善。科技内部电新/计算机/传媒/机械等增速较高但仓位仍处于中低水平;周期中公用/环保/基化/建材等增速改善而仓位仍处于偏低水平,行情有望向低仓位方向扩散。

05

历史数据对未来指引性不明确;

数据统计口径存在偏差;

数据测算误差。

本公司是本报告所述寒武纪-U(688256),中芯国际(688981)的做市券商。本报告系本公司分析师根据寒武纪-U(688256),中芯国际(688981)公开信息所做的独立判断。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