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华勤vs龙旗,净利差距超9倍!

2025-10-30 16:11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季已近尾声,国内智能硬件ODM行业两大上市公司——华勤技术龙旗科技,交出了差异显著的前三季度成绩单。尽管同属智能终端设计与制造领域,两家公司在营收规模、盈利能力、资产结构和研发投入等方面呈现出明显分化,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战略与行业定位。

营收差距持续扩大,行业集中度提升

从营收表现看,华勤技术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2025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288.82亿元,同比增长69.5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收入达449.43亿元,同比增长22.75%。这一表现延续了华勤技术近年来的稳健增长态势。

相比之下,龙旗科技的营收表现相对疲软。前三季度公司营收313.32亿元,同比下降10.28%;第三季度收入114.24亿元,同比下降9.62%。这一反差凸显了两家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不同处境。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观察,华勤技术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年度营收自2021年起便稳定在800亿元以上,2024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98.78亿元。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仅前三季度营收就已超过2024年全年,预计今年将再创新高。

龙旗科技的营收规模则长期在200-400亿元区间波动。尽管2024年曾冲高至463.82亿元,但2025年前三季度回落至313.32亿元,与华勤技术的规模差距明显。

数据对比显示,两家公司的营收差距正在快速扩大:从2021年的约591亿元,到2024年的约635亿元,再到2025年前三季度的约975亿元,反映出头部ODM厂商的规模优势持续强化,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盈利能力分化明显,主业竞争力差距悬殊

盈利能力的对比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两家公司的本质差异。华勤技术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99亿元,同比增长51.17%,展现出强劲的盈利增长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仅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规模就已超过以往任何全年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相比之下,龙旗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07亿元,同比增长17.74%,利润规模约为华勤技术的六分之一。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观察,华勤技术的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18.93亿元稳步增长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30.9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5%,呈现出稳健的上升曲线。而龙旗科技的盈利增长相对平缓,近五年始终在5-6亿元区间内波动。2023年达到阶段高点6.05亿元后,2024年回落至5.01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显示出盈利能力的局限性。

更能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扣非净利润指标进一步揭示了两家公司的本质差异。华勤技术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4.79亿元,同比增长46.32%,自2021年的10.43亿元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龙旗科技同期扣非净利润仅2.71亿元,同比下降18.35%,且从2023年的5.26亿元高点持续下滑。两家公司在扣非净利润方面的差距从2021年的约2.8倍扩大至目前的9倍以上,主业竞争力差距持续扩大。

从盈利质量角度分析,华勤技术扣非净利润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从2021年的55%提升至当前的80%,表明公司利润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盈利质量持续改善。反观龙旗科技,该比例从2021年的67%下滑至当前的53%,显示非经常性收益在利润构成中占比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有所弱化。

资产运营效率各异,财务策略迥然不同

在资产运营方面,两家公司展现出不同的管理哲学。截至20259月末,华勤技术应收账款达367亿元,龙旗科技为110.16亿元,这一规模差异与两家公司的营收比例基本匹配。然而,在回款效率这一关键指标上,两家公司展现出显著差距。

华勤技术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48%,周转天数为65.06天,显示出较强的资金回收能力。相比之下,龙旗科技的应收账款占比达35.16%,周转天数长达97.60天,比华勤技术多出近32天。这意味着龙旗科技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销售收入被客户占用,对公司的现金流构成较大压力。

这一差异的背后是客户结构和议价能力的直接体现。作为行业龙头,华勤技术与全球头部品牌客户的合作中拥有更强的话语权,能够争取到更有利的信用条件。而龙旗科技为争取订单,可能在信用政策上做出了更多让步,反映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弱势地位。

在存货管理方面,龙旗科技存货规模22.35亿元,周转天数仅19.41天,展现出卓越的存货管理效率。华勤技术存货规模达171.40亿元,周转天数32.53天,规模庞大但周转相对较慢。

这种差异体现了两家公司不同的业务策略选择。华勤技术作为全品类ODM龙头,需要为多个产品线和全球客户储备大量原材料和产成品,这种大库存策略支撑了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龙旗科技则采取了更为精细化的库存管理策略,注重存货周转效率,这与其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产品线较为集中的特点相匹配。

在资产规模方面,华勤技术展现出强劲的扩张态势。截至2025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1027.59亿元,同比增长34.68%,成为行业内少数突破千亿资产规模的企业。龙旗科技总资产为273.07亿元,仅为华勤技术的四分之一,同比增长3.65%,增速相对平缓。

在股东权益方面,华勤技术达到248.70亿元,同比增长10.32%;龙旗科技为57.40亿元,同比增长2.49%。这一对比反映出两家公司不同的资本积累速度和发展策略。

业务结构对比:全品类布局与单一业务依赖

从业务来看,华勤技术正通过3+N+3”产品矩阵,驱动其业务结构持续进化。公司夯实了在智能硬件ODM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作为全栈式平台,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服务器等核心计算设备品类中均位居行业前列。在此基础上,华勤拓展业务边界,将汽车电子、软件业务和机器人开辟为三大创新业务支柱,这一布局彰显了其超越单一硬件制造、向多元化科技平台迈进的战略野心。

相比之下,龙旗科技的转型步伐相对迟缓。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占比仍高达77.90%,而该业务毛利率仅为4.92%,盈利空间稀薄。这种高度依赖单一业务的营收结构,使公司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显得更为脆弱。

在研发投入方面,两家公司展现出不同的战略思维。华勤技术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46.20亿元,绝对规模持续领跑行业。这种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支撑了其全品类发展的平台战略,为公司在新兴领域的拓展提供技术保障。

龙旗科技则选择了以研发强度取胜的路径。尽管研发投入绝对规模为19.51亿元,但其研发费用率自2023年起持续领先,2025年前三季度达到6.23%,显著高于华勤技术的3.58%。这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反映了公司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在特定领域实现突破的战略意图。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数据,全球智能手机ODM行业正处于格局重塑期。华勤技术以40%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龙旗科技以28%的份额位居第二。分析认为,华勤技术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全栈式解决方案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从整机设计到制造运营的全价值链服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