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30 19:30
华盛资讯10月30日讯,QUANTA SERVICES, INC.公司今日公布2025财年Q3业绩,公司Q3营收76.31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3.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7%。
一、财务数据表格(单位:美元)
| 指标 | 截止2025年9月30日三个月 | 截止2024年9月30日三个月 | 同比变化率 | 截止2025年9月30日九个月 | 截止2024年9月30日九个月 | 同比变化率 |
| 营业收入 | 76.31亿 | 64.93亿 | 17.5% | 206.38亿 | 171.19亿 | 20.6% |
| 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 | 3.39亿 | 2.93亿 | 15.8% | 7.13亿 | 6.00亿 | 18.9% |
| 每股基本溢利 | 2.28 | 1.99 | 14.6% | 4.80 | 4.09 | 17.4% |
| Electric | 61.72亿 | 52.34亿 | 17.9% | 165.74亿 | 136.32亿 | 21.6% |
| Underground and Infrastructure | 14.59亿 | 12.59亿 | 15.9% | 40.63亿 | 34.87亿 | 16.5% |
| 毛利率 | 15.9% | 15.6% | * | 14.8% | 14.3% | * |
| 净利率 | 4.4% | 4.5% | * | 3.5% | 3.5% | * |
二、财务数据分析
1、业绩亮点:
① 2025财年第三季度总营收达到76.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4.93亿美元增长17.5%,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② 归属于普通股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8%,从去年同期的2.93亿美元增至本季度的3.39亿美元。
③ 电力(Electric)部门作为核心业务,其收入同比增长17.9%至61.72亿美元,同时该部门的营业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1.0%提升至11.4%,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④ 地下与基础设施(Underground and Infrastructure)部门表现同样出色,收入同比增长15.9%至14.59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从7.5%显著提升至8.4%。
⑤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积压订单(Backlog)达到391.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39.64亿美元增长15.3%,为未来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2、业绩不足:
① 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SG&A)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收入增速,同比增长18.4%至5.73亿美元,对公司的营业利润构成了压力。
②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显著增加,本季度达到1.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10亿美元增长了20.6%,这主要与公司的收购活动有关,侵蚀了部分营业利润。
③ 利息及其他融资费用持续攀升,从去年同期的0.60亿美元增至本季度的0.72亿美元,增幅达19.8%,主要原因是长期债务的增加。
④ 利息收入大幅下滑,本季度仅录得0.0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0.07亿美元相比下降了48.6%,反映出公司现金持有量或利率环境的变化。
⑤ 伴随收购活动的增加,本季度产生了0.32亿美元的收购与整合成本,这些一次性费用对当期净利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公司业务回顾
QUANTA SERVICES, INC.: 我们在本季度实现了强劲的业绩增长,总营收达到76.31亿美元,净利润为3.43亿美元。自2025年第一季度起,我们开始采用新的业务分部报告结构,即电力部门和地下与基础设施部门。这两个部门在本季度均实现了稳健的收入增长,分别为17.9%和15.9%,共同推动了公司的整体业绩。
四、回购情况
公司在报告中未披露回购情况。
五、分红及股息安排
公司在报告中未披露分红及股息安排。
六、重要提示
在本季度,公司产生了0.32亿美元的收购和整合成本。此外,公司自2025年3月31日开始,将其业务报告结构调整为电力(Electric)和地下与基础设施(Underground and Infrastructure)两个分部,相关的历史数据已重述以适应新结构。
七、公司业务展望及下季度业绩数据预期
公司在报告中未披露业务展望及下季度业绩数据预期。
八、公司简介
Quanta Services, Inc.是一家领先的专业承包服务公司,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其他特定国际市场的公用事业、可再生能源、通信、管道和能源行业提供全面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由华盛天玑AI生成,财务数据可能出现识别缺漏及偏差,仅供各位投资者参考。更多公司财报信息:请点击查看财报源文件链接>>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