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比亚迪海獭:比合资特供车更让人感动,BYD铁了心要当世界巨头?

2025-10-30 17:34

有时候,真不知道是不是合资时代的跪舔文风迷了眼,大多数人至今保持着一种喜爱的优点放大、缺点无视,不喜爱的反其道行之的伪客观。这不是单纯的崇洋媚外或者爱国情绪过于爆棚,而是史料太少,一叶障目。

感叹完了,那就进入正题,比亚迪在日本造K-CAR这件事,为何能成为这次东京车展的大新闻?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比亚迪那台K-EV BYD RACCO……算了直接叫海獭吧,180公里的WLTC续航等等参数都不是重点,打不打得过本土的K-CAR也不是重点。重点是个态度和消费者待遇的问题。

也就是本土化车这件事。而对于这个话题,回想当年,合资之所以造一台火一台,那对中国市场确实是用了心的。BBA的车不光默认打包加长,还有朗逸、名图、凌派这样的特供车,那能不火么?

可跟比亚迪在日本推出K-CAR的举动比起来,又显得不够味了。因为刚提到的那些中国特供,当年热销归热销,但本土化的程度并不深,跟BBA的加长其实是一个意思,操控、性能、科技属性等等并没有真正做出差异化,而且大多都还是轿车。而当时中国人真正稀缺的,显然不是轿车,而是你不知道一车能装多少人的平价面包,是真正带着野味的SUV……这个时候你再想想朗逸、名图、凌派这些车还是合资品牌的中方牵头搞的,忽然又觉得品牌方、外方并没有那么在乎中国人喜欢什么车,中国汽车市场的差异化了。

而比亚迪呢,你要它去创造一个比K-CAR更适合日本的新品类,可能时间还不够。但它出海短短就这几年时间,也没跟本土品牌合资,也没有本土工程师献计献策,这台至少日系味很浓的K-CAR它就来了。不是只卖唐宋元夏海鸥海豚的搬运模式,也不是朗逸、凌派那种看似本土实则依然同质化的模式,日本人喜欢什么就造什么,那就没必要说什么套话、官话,期待比亚迪海獭能在日本开花结果,也期待后续比亚迪旗下各种旅行车、皮卡、平价越野百花齐放就完事了。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