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A股突发!市场尾盘大幅异动→

2025-10-30 16:45

(来源:中国商报)

转自: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今天A股突然开启“防御模式”,市场尾盘大幅异动!发生了什么?一起来看——

10月3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73%,深证成指跌1.16%,创业板指跌1.84%,北证50跌1.3%。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为24643亿元,较上一日增量1736亿元。全市场4100只个股下跌。

在板块题材上,钢铁、量子科技、电池、能源金属等涨幅居前。下跌一侧,科技股普遍调整。尤其算力产业链的热门个股,并未受隔夜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提振,如工业富联,早盘创出历史新高后回落翻绿。 “易中天”中的新易盛天孚通信则双双走弱。

在消息面上,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75%—4.00%。

短线而言,有分析认为,指数虽震荡整理,但仍维持较强的承接动能,并且热点也以常规的高低切轮动为主,并没有涌现过多的亏钱效应。因此后市仍以震荡向上结构为主,把握热门板块轮动过程中的低吸机会或是关键。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表示,从短期来看,政策合力将加速A股的长期估值修复进程;从中长期看,在全球资金再配置的大背景下,一个更具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的资本市场将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一个服务于科技创新、让投资者有获得感、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资本市场,其长期投资逻辑也日益坚实。

PART1

量子科技概念上行

今天,量子科技概念涨幅靠前,截至收盘,上涨1.27%。其中,富士达涨幅近20%,国盾量子纬德信息等跟涨,格尔软件神州信息等涨停。

在消息面上,英伟达推出NVQLink,为17家量子计算公司和9家科研实验室连接量子与GPU计算。美东时间10月28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华盛顿举行的GTC大会上正式发布NVQLink互联系统——这项技术能将量子处理器与其高效运行所需的AI超级计算机相连接,为新一代超级计算机铺路,有助于降低量子比特的错误率。

同时,国内量子科技赛道再次迎来重磅政策利好。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指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信证券表示,从国内外来看,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及量子精密测量的商业化均有所加速,建议关注量子信息领域相关投资机会。

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研报称,量子计算已成为具有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根据IBM和中国信通院报告,量子计算目前还处于早期技术攻关阶段,预计未来5到10年有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量子安全在应用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中国在QKD量子安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形成了以QKD技术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量子测量产业当前则已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

PART2

港口航运板块表现活跃

今天,港口航运板块表现活跃,多股涨停。

在消息面上,近期,板块内多重利好共振,包括集运欧线上涨、油运旺季,以及国内产业合并重组、三季报业绩兑现等。

10月以来,超大型油轮(VLCC)运费大幅攀升,大国港口费税以及强劲的原油产量支撑了旺盛的运输需求。随着欧佩克(OPEC)自4月起已通过连续数月增产,叠加冬季季节性补库存需求升温,油轮运输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推动运价继续上行,尤其在年底前或将迎来新一轮高峰。

华源证券日前表示,建议把握油运旺季运价主升浪的节奏。

此外,国内行业并购重组也在加快。中远海能10月29日发布公告,拟以约5.98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中远海运液化气运输有限公司100%股权。

三季报业绩也传出捷报。中国船舶10月29日发布公告称,第三季度营收为347.63亿元,同比增长4.76%;归母净利润为20.74亿元,同比增长97.56%。

PART3

电池板块涨幅居前

今天,电池板块涨幅居前,多股涨停。

在消息面上,近期锂电行业电解液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六氟磷酸锂、VC添加剂等因供需紧平衡出现明显价格波动。下游储能等行业需求量大且行业发展前景有较好预期。

在储能方面,“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发布,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并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有分析认为,在顶层设计下,储能行业迎来发展拐点,新能源全面入市交易导致电价下降,使得储能的必要性显著提升;在容量电价、峰谷套利等新盈利模式下,储能项目盈利能力大幅改善,行业需求迎来高速增长期。

此外,2025固态电池智造和产业链创新论坛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召开。近日,固态电池相关新进展不断。10月16日消息,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开源证券认为,当前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2025年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年至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此外,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注:图片源自同花顺,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