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贯通国际标准创新医学检验人才培养

2025-10-30 05:48

(来源:新华日报)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逐年提高,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夺桂冠……亮眼成绩背后,是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近十年探索贯通国际标准的系统化教学改革成果。改革落地至今,已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行业服务能力、对外影响力的多重突破,成为职业教育对接医疗行业标准的典型实践。

此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标准脱节,一直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的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学校自2016年起,联合江苏省人民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第三方检验机构及合作企业,组建跨领域团队,开启以“贯通国际标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变革。以国际医学实验室黄金准则ISO15189为蓝本,将其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起独特的系统化改革路径。

“样本接受复核3次、检验前做质量控制、异常结果需临床复核……”在校医学检验实训中心,学生操作严格对标ISO15189,这正是该校“贯通标准”、将“标准融入五金”体系的生动实践。学校打破传统,通过“课程—模块—活动”三个层面把ISO15189标准“翻译”成教学语言,拆解出人才培养核心能力目标。一方面,修订8门核心课程教学标准,新增《质谱检验技术》等特色课程覆盖新技术标准;另一方面,按ISO15189标准打造“样本接收区—检测区—报告区”实训基地,让学生日常学习“每一步都符合标准”。

有了标准基础,还需科学培养路径。学校创新设计“三阶四层”培养体系。“三阶”即从“认知岗位”到“体验岗位”再到“胜任岗位”递进;“四层”则在实践教学中,实现从“基础”到“核心”“综合”再到“创新”的能力提升。学生从一年级形成职业规范认知,到二年级逐步强化质量意识,再到毕业前已能独立执行全流程标准、参与质量改进项目,标准素养与岗位能力实现阶梯式匹配。

课堂教学中,学校基于OBE和CDIO等理念,创新“四阶递进”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检验》等核心课程中,教学环节被重新设计为“探析流程—阐明原理—提高技能—持续改进”四阶段,将标准条款转化为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内化标准意识。其中,学生参与开发的“AI抗酸杆菌识别模型与设备”已推广至国内外35家企业使用,充分展现基于标准的创新能力提升。

近年来,该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ISO15189标准认知率大幅提升,凭借扎实标准素养入职后能更快融入临床环境,部分优秀毕业生短期内便成长为单位质控骨干。同时,学生综合竞争力在赛场上彰显,近五年,专业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多项高规格赛事中斩获13项一等奖,因“操作流程规范、结果溯源清晰”获高度评价。

行业影响力持续扩大:学校是全国医学检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参与制定的高职医学检验国家教学、实习标准在教育部官网发布,2门核心课程标准向全国高职院校推广;2019年,“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助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案例入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标准化实训基地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3000人次,30余所省内外院校借鉴建设经验;学校参与中非职业教育联盟项目,助力坦桑尼亚开发“卫生检验检疫员5级”国家职业标准,实现标准国际输出。朱玲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