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30 12:17
(来源:中国银河宏观)
降息25个基点符合预期,12月再降预期明显收窄:美联储在10月议息会议上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3.75%至4.00%,为年内第二次、也是连续第二次降息,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此次操作延续“风险管理式”降息思路,意在在经济温和放缓之际对冲就业下行风险。然而,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12月是否继续降息“远非板上钉钉”。美联储虽仍处于降息通道,但节奏趋缓,政策转入数据驱动的观察期,交易盘面迅速反应,市场对年内再降的概率从90%降至70%左右。
美联储内部分歧明显扩大,决策层对风险平衡看法分化:此次降息并未获得全票支持,十位委员投下赞成票,两位委员投反对票且方向相反。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主张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以更快应对经济疲软;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弗里·施密德则倾向维持利率不变,认为通胀仍偏高、政策不宜过度放松。两张反对票一松一紧,显示委员会内部对“通胀韧性与就业风险”的判断分歧加大,美联储已从此前“一致抗通胀”的阶段,进入对降息节奏存在争议的阶段,未来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上升。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政策节奏将更加谨慎,12月行动取决于数据:鲍威尔指出,当前利率区间已接近多数委员认为的“中性水平”,部分委员主张“退一步、观察再行”。他承认,在政府停摆导致部分经济数据缺失的情况下,政策评估难度显著上升。若无法获得足够的就业、通胀和产出信息,美联储可能倾向于“在雾中减速”,延缓进一步调整的节奏,避免政策误判。本次表态强化了“不预设路径、数据依赖”的决策框架。我们认为10月是最后一次确定性的降息,12月是可选但非必要的降息。
本次最大看点是宣布自12月1日起暂停缩表:美联储宣布自12月起停止缩减证券持有量,标志着自2022年6月启动的量化紧缩在三年半后正式告一段落。本次暂停缩表是对近期货币市场流动性迅速收紧的一种回应。10月中旬,隔夜回购利率一度飙升至6%,逆回购池余额锐减至不足3000亿美元,银行体系准备金跌破3万亿“警戒线”,短端资金市场出现明显挤兑迹象。与此同时,财政部发债与TGA账户吸金进一步放大了流动性紧张。暂停QT本质上是“被动稳流动性”的防风险操作,以防2019年式的回购市场失序重演。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解释称,近期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加剧、银行体系准备金逼近充足水平,美联储需在“流动性红线”亮起前及时调整。暂停缩表并非重新放水,而是从“收紧流动性”转向“防范摩擦、稳住资金”。后续将保持资产负债表规模稳定,并通过到期MBS再投资短期国债的方式缩短久期、提高国债占比,从而降低回购市场波动。
美国经济温和扩张、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通胀回落但仍具黏性:今年上半年美国GDP增速约1.6%,消费保持韧性,企业投资延续增长,房地产活动依旧低迷但未形成系统拖累。劳动力市场呈现温和降温,就业增速放缓、职位空缺减少但失业率仍处低位。通胀方面,在截至9月的12个月里整体与核心PCE同比均约2.8%,关税推升商品价格但服务业通胀回落,剔除关税影响后核心通胀接近2.3%至2.4%,距离目标区间不远。鲍威尔认为,关税导致的物价上升属于一次性水平效应,美联储的任务是防止其演化为持续通胀。
政府停摆导致数据真空,政策判断与市场波动风险上升:政府停摆造成大量关键经济数据发布延迟,美联储需更多依赖高频指标与企业调查,削弱了政策前瞻性,也放大了市场对单一数据与官员表态的反应。若停摆持续,将增加政策的不确定性,并强化“谨慎评估、延后行动”的必要性。
资产配置展望:(1)美股:科技及制造业龙头普遍上调资本开支指引,美国产业投资周期仍处高位运行。暂停缩表的政策信号缓解了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标普500指数有望继续向7000点区域靠近。(2)美债收益率:在降息周期与稳表效应下预计将震荡下行,10年期收益率有望向3.7%靠拢。(3)美元指数:强势主要源于内生基本面保持韧叠加欧日经济面疲弱,预计后续维持高位盘整。(4)黄金:随着地缘风险阶段性弱化、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押注降温,在前期积累了较大涨幅后,短期内金价可能表现偏软,但中期仍受益于名义与实际利率的回落。关注10月30日中美谈判,若谈判顺利将提振市场信心并改善全球资金风险偏好。
风险提示:美国劳动市场数据和经济超预期下行的风险、美国银行系统意外出现流动性问题的风险、特朗普政策超预期刺激通胀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10月3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降息如期落地,政策进入观察期——10月FOMC会议》
分析师:张迪 S0130524060001
研究助理:吴佳文
评级标准: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研究官方订阅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策略”“中国银河固收”“中国银河科技”“中国银河先进制造”“中国银河消费”“中国银河能源周期”“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