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OpenAI最新股改和路线图总结

2025-10-30 10:39

原标题:OpenAI最新股改和路线图总结

历史性的一天

2025年10月28日对OpenAI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天。上午,OpenAI董事会主席Bret Taylor通过官方博客宣布公司完成资本重组;晚间,CEO Sam Altman和首席科学家Jakub Pachocki举行了长达一小时的直播AMA,首次向公众详细阐述了OpenAI的超级智能路线图、基础设施扩张计划以及新成立的OpenAI Foundation的使命。

这次重组不仅为OpenAI扫清了继续融资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它为全球*影响力的AI公司确立了一个独特的双层治理结构:非营利基金会控制营利性公益公司,确保商业成功与使命导向同步前进。

一、公司结构重组:使命与商业的平衡术

新架构:非营利基金会 + 公益公司

OpenAI企业结构演变历程(2015-2025)

根据OpenAI官方博客,重组后的公司架构由两部分组成:

顶层:OpenAI Foundation(非营利基金会)

性质:非营利组织,延续OpenAI自2015年创立以来的使命

使命:确保通用人工智能(AGI)造福全人类

权力:对营利性业务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会成员直接管理下层公益公司

底层:OpenAI Group PBC(公益公司)

性质: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公益性公司)

使命:与OpenAI Foundation完全一致

运营:像传统公司一样运营,但受到使命约束,尤其在安全问题上必须以使命为准则

Bret Taylor在博客中强调:"非营利组织继续控制营利性业务,这使我们的使命保持在中心位置。这种资本重组维持了当今行业中最强大的使命导向治理代表。"

Sam Altman直播画面,讨论2028 AI研究员目标

股权分配:谁拥有OpenAI?

重组后的股权结构清晰明了:

OpenAI重组后股权分配结构图
OpenAI重组后股权分配结构图 OpenAI重组后股权分配结构图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Foundation持有的1,300亿美元股权,使其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的基金会,轻松超越盖茨基金会的860亿美元资产规模。正如官方博客所言:"公司商业上的成功越大,非营利基金会的股权价值就越高,这些价值将用于资助其慈善工作。"

监管博弈:近一年的艰难谈判

这次重组并非一帆风顺。OpenAI与加州和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进行了近一年的建设性对话。据《纽约时报》报道,加州总检察长Rob Bonta特别关注ChatGPT与年轻人的互动方式,并在谈判中讨论了一起南加州夫妇指控ChatGPT导致其儿子死亡的案件。

OpenAI在官方博客中表示:"我们根据这些讨论做出了若干改变,我们相信OpenAI——以及我们服务的公众——因此变得更好。这些改变包括为ChatGPT添加家长控制功能,允许家长监督青少年使用情况,并在发现自残迹象时通知家长。

此外,Meta曾致信加州总检察长,敦促其阻止OpenAI的重组,称这将开创危险先例——允许初创公司享受非营利地位的好处,然后在找到盈利途径后抛弃这一安排。但最终,两州监管机构都批准了重组方案。

二、Sam Altman直播AMA:通往超级智能的路线图

超级智能时间表:首次公开的关键节点

在10月28日晚的直播中,首席科学家Jakub Pachocki首次详细阐述了OpenAI的研究路线图。他指出:"AGI这个词可能低估了技术进步的潜在规模。我们内部相信,距离实现超级智能——在众多关键维度上超越所有人类的系统——可能已不足十年。"

OpenAI设定了两个明确的内部目标:

2026年9月:AI研究实习生

能力:能够通过消耗大量计算资源,有意义地加速内部研究人员的工作

水平:相当于能通过国际数学或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5小时任务时间跨度"水平

2028年3月:全自动AI研究员

能力:可自主完成大型研究项目

意义:科学研究将完全由AI自动化,AI系统将能够推动科学前沿发展

Sam Altman补充道:"AGI的到来将是一个持续数年的过渡过程,而非单一时间点。到2028年,科学研究将由AI完全自动化。"

关于当前模型进展,Altman透露:"我们并未雪藏某个极其强大的模型,但有许多已开发的技术组件,当这些组件组合在一起时将带来巨大能力飞跃。预计未来六个月内,模型能力将有显著提升。"

五层安全框架:从价值对齐到系统保障

随着系统能力向超级智能迈进,Jakub Pachocki提出了一个结构化的五层安全框架:

价值对齐(最核心层):AI最根本"关心"什么?

目标对齐:AI如何与人互动、如何遵循指令?

可靠性:AI能否准确校准预测、在困难任务上表达不确定性?

对抗性鲁棒性:AI能否抵御来自人类或其他AI的蓄意攻击?

系统性安全(最外层):包括系统安全性、数据访问范围、可使用设备等外部限制

Pachocki特别介绍了"思维链忠实度"(Chain-of-Thought Faithfulness)这一创新研究方向:"在训练过程中刻意让模型内部推理的某些部分不受监督,使这部分推理能够更忠实地反映模型真实所思所想。"这项技术已被OpenAI内部大量使用,用于理解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演变,并与外部合作者成功研究了模型的欺骗倾向。

基础设施野心:从1.4万亿到每年1万亿

Altman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公开了OpenAI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已承诺投资

总额:约1.4万亿美元

产能:对应超过30吉瓦(GW)的数据中心容量

合作伙伴:AMD、博通、谷歌、微软、英伟达、甲骨文、软银等

*目标

愿景:建立"基础设施工厂",每周新增1吉瓦(GW)算力

成本目标:将每GW成本降至约200亿美元(设备5年生命周期)

年度投资:最终目标是

每年在基础设施上投入1万亿美元

Altman坦言:"要支撑这一投资规模,公司年收入最终需要达到数千亿美元。我们正处在通往这一目标的陡峭增长曲线上。"他指出,企业服务将是重要收入驱动力,但也看到从消费者获取收入的多种方式,不仅限于月度订阅,还包括新产品和硬件设备。

产品演进:从超级助手到AI平台

Altman阐述了OpenAI的战略转型:"过去我们的产品形态主要是ChatGPT这样的AI超级助手,现在正朝着更宏大的目标演进——成为一个平台,一个其他人可以在其上构建应用和服务的'AI云'。"

OpenAI产品与基础设施架构(图片来源:OpenAI直播展示) OpenAI产品与基础设施架构(图片来源:OpenAI直播展示)

他引用比尔·盖茨的观点定义平台成功:"当其他人基于平台创造的价值超过平台构建者自身创造的价值时,平台就成功了。这正是OpenAI明年的目标。"

为实现平台化,Altman强调两个基础原则:

用户自由

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成年用户"

将推出"Adult Mode",为已验证年龄的成年用户放宽内容限制

允许用户在AI使用上拥有更多控制权和定制化能力

隐私保护

人们与AI的互动方式非常私密,"像对医生、律师或配偶一样与之交谈"

需要以不同于以往技术的方式思考隐私问题

GPT-5争议回应:承认失误并承诺改进

Altman在直播中正面回应了今年8月GPT-4o升级到GPT-5引发的用户不满。他承认:"我们在4o到5的升级中确实学到了教训。我们会在未来做得更好,无论是在连续性方面,还是确保模型对大多数用户变得更好,而不仅仅是对使用AI做科学或编码的人。"

他特别为自己此前使用"情色文学"作为说明用户自由的例子而道歉:"我以为情色文学和色情机器人之间有明确区别。无论如何,我们试图表达的重点是,人们需要灵活性,他们想以不同方式使用这些工具,我们希望在自己的*方服务中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成年用户。"

三、OpenAI Foundation:有史以来*的非营利组织

初始承诺:250亿美元的两大聚焦领域

根据OpenAI官方博客,OpenAI Foundation将首先在两个领域投入250亿美元:

健康与疾病治疗

官方博客明确指出:"OpenAI Foundation将资助加速健康突破的工作,使每个人都能从更快的诊断、更好的治疗和治愈方法中受益。"

初期活动包括:

创建开源且负责任构建的前沿健康数据集

为科学家提供资金支持

利用AI加速疾病研究和新疗法开发

AI韧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官方博客解释了这一全新概念:"正如互联网需要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生态系统——保护电网、医院、银行、政府、公司和个人——我们现在需要一个针对AI的平行韧性层。"

OpenAI联合创始人Wojciech Zaremba在直播中用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类比:"互联网早期人们不敢在线输入信用卡号,而现在庞大的网络安全产业保护着关键基础设施。同样,AI领域也需要一个'AI韧性层',OpenAI Foundation将帮助催生这样一个生态系统。"

AI韧性不仅包括在模型层面阻止危险查询(如病毒学相关内容),还包括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以便在问题发生时有效应对。这是一个比传统"AI安全"更广泛的概念,涉及众多组织构成的生态系统共同解决问题。

使命延续:从2015到2025

官方博客特别强调:"OpenAI于2015年作为非营利组织成立,其使命是确保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今天,OpenAI仍然是一个致力于同样使命的非营利组织。"

这次重组的核心逻辑是:让OpenAI Foundation控制营利性业务OpenAI Group PBC,后者作为公益公司,其使命与基金会完全一致。这确保了"公司的使命与商业成功共同前进"。

Bret Taylor在博客结尾写道:"我们相信,世界上最强大的技术必须以反映世界集体利益的方式开发。资本重组的完成使我们有能力继续推动AI前沿,并拥有更新的公司结构来确保进步服务于每个人。"

四、与微软的新协议:延长至2032年的深度绑定

微软持股与权利变化

微软与OpenAI合作关系演变图 来源:The Business Engineer 微软与OpenAI合作关系演变图 来源:The Business Engineer

OpenAI与微软的新协议是此次重组的关键组成部分。根据CNBC报道:

股权变化

此前:在不含最新融资轮的情况下,微软持股约32.5%

重组后:微软持股约27%,价值约1,350亿美元

投资回报:微软自2019年起累计投资超130亿美元,当前账面回报约10倍

协议延长

原协议:微软对OpenAI技术拥有*访问权至2030年

新协议:延长至2032年

AGI后权利:新协议明确,即使OpenAI达到AGI,微软仍可继续访问其技术(前提是技术配备"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性的微调:更多自主权

《纽约时报》披露了协议的重要变化:

OpenAI获得的新自由

可以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某些产品

可以签约其他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此前需要微软批准)

承诺向微软购买2,500亿美元Azure服务,但微软不再拥有"优先拒绝权"

微软保留的权利

继续作为OpenAI的"前沿模型合作伙伴"

在OpenAI研究技术成为公开产品之前,拥有访问权(至2030年或AGI到来)

知识产权延长至2032年,包括AGI后的模型(但不包括OpenAI开发的硬件)

双方都可独立追求AGI

微软可以独立或与其他伙伴合作开发AGI

OpenAI可以与第三方联合开发某些产品

一个独立专家小组将判断OpenAI是否达到AGI

硬件排除条款:为Jony Ive项目铺路

新协议明确,微软对OpenAI硬件开发项目没有权利。这为OpenAI收购苹果前设计主管Jony Ive创立的公司后的硬件原型开发扫清了障碍。OpenAI正在探索开发自己的硬件设备,包括在直播中提及的Atlas浏览器以及未来几年计划推出的消费电子产品。

五、影响与展望

对OpenAI:IPO之路更加清晰

Altman在直播中首次明确表态:"考虑到我们的资本需求以及公司规模,IPO是最可能的路径。"但他也强调,目前没有具体计划或时间表。

此次重组为潜在IPO扫清了*障碍——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公益公司(PBC),OpenAI Group现在拥有了与Anthropic、xAI等竞争对手类似的法律结构,可以像传统公司一样进行公开募股。

SoftBank等投资者的动作也很说明问题。据知情人士透露,SoftBank原本在协议中规定,如果OpenAI年底前未完成重组,将把投资从300亿美元削减至200亿美元。现在重组完成,SoftBank已同意进行全额投资。

OpenAI估值增长历程:从非营利组织到5000亿美元AI巨头(数据来源:Visual Capitalist) OpenAI估值增长历程:从非营利组织到5000亿美元AI巨头(数据来源:Visual Capitalist)

对微软:4万亿美元市值新里程

10月28日重组宣布当天,微软股价收涨1.98%,报542.07美元,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是微软首次站上这一里程碑。

微软在声明中表示:"当我们进入合作关系的下一章时,两家公司的定位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可以继续构建满足现实世界需求的优秀产品,并为每个人和每个企业创造新机会。"

虽然微软持股比例从32.5%降至27%,但其投资价值从约130亿美元增长至1,350亿美元,账面回报约10倍。更重要的是,协议延长至2032年,确保了微软在AI时代的战略优势地位。

对AI行业:新标准还是特例?

OpenAI的重组模式——非营利基金会控制营利性公益公司——可能成为AI行业的新标杆,也可能仅是OpenAI的特例。

支持者认为:这种模式平衡了使命导向与商业需求,尤其适合需要海量资本投入的前沿AI研究。OpenAI Foundation持有1,300亿美元股权,能够确保公司不会偏离初心。

批评者质疑:Public Citizen联合创始人Robert Weissman在声明中表示:"今天OpenAI的宣布是试图巩固现状,在这种现状中,OpenAI非营利组织听命于OpenAI营利性公司,尽管非营利组织应该对营利性公司施加运营控制。"

无论如何,OpenAI的重组已经完成,监管机构已经批准。这家公司现在可以全力推进其超级智能议程,而1.4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承诺和2028年实现全自动AI研究员的时间表,都表明OpenAI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技术豪赌。

2028:一场约定的未来

Jakub Pachocki在直播中的一句话值得深思:"深度学习可能在不到十年内将人类带入超级智能时代。"

OpenAI已经为我们画出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2026年9月:AI研究实习生

2028年3月:全自动AI研究员

2028年:科学研究由AI完全自动化

这些不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而是OpenAI首席科学家在公开直播中做出的承诺。无论这些目标最终能否实现,有一点是确定的:OpenAI已经将自己的命运、1.4万亿美元的资本承诺以及人类对AGI的期望,都押注在了这个时间表上。

2028年,我们拭目以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